“首席投资官”旗下新媒体平台,原“中国私募股权投资”
每日分享PE/VC行业最权威新闻资讯
来源: 钛媒体创投家
作者:郭虹妘
摄影:Bob君
截至2024年10月22日, 中国私募股权市场现存基金管理人12898家。
如果只剩下3000家GP,中国风投市场会是怎样的格局?
上周末,钛媒体创投家受邀参与了央视《对话》栏目的录制,现场9位嘉宾围绕《创投资本的“耐心”与“现实”》这一话题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当聊到“国内创投行业管理人出清”这一话题时,几位嘉宾给出了不同的预期,有嘉宾认为最终GP数量会稳定在6000家左右,有嘉宾认为是8000家左右,也有嘉宾认为是3000家左右(因为不确定对话栏目最终会不会剪掉以上内容,我们在这里就不实名引用观点了)。
大家的共识是,出清对于整个风投行业而言是好事。淘汰投资能力欠缺,靠周期红利“苟活”的GP,不仅对LP更加友好,对于创业者来说,也是优化资源分配的 洗牌。
1、出清空间
或许出清空间并不大。
执中ZERONE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22日,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共计 注册过的基金管理人有 19538 家,现存 基金管理人 12898 家。
值得关注的是, 近三年国内备案的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出现“消失”的现象,2022年注销1581家,2023年注销1761家,2024年注销826家 (数据来源执中ZERONE)。
提到这个数字时,很多人会引用一组旧数据做对比:“美国的风险投资机构总数只有2000多家”。而实际情况是,2024年NVCAyearbook报告数据显示,到2023年年底,美国风险投资生态系统中有3417家风险投资公司,管理总资产达到1.21万亿美元。
12898家对比3417家看似是巨大的数量差距,存在合理的出清空间,但是从另外一组数据看,出清空间并不大。
援引执中ZERONE数据,近三年时间内有过新募基金动作的管理人数量,仅有6895家。 其中国资控股和国资参股的管理人数量高达1960家,国内独立市场化运作的管理人数量为4935家。
不言而喻,其面临出清挑战的是4935家独立市场化运作的基金管理人。所以,综合考虑中美创业公司数量和风投资金总量的配比关系,与当下“健康运行”的GP数量,初步推断,中国GP数量可出清的空间或许并未想象中那么大。
“不必在理论层面上考虑剩余多少家GP才合理,无论最终稳定的是3000家还是8000家,市场会给予答案,我们希望是市场化优胜劣汰的结果,而不能是一刀切的缩减。”中国投资协会股权和创业投资专委会会长沈志群会长表示。
“鼓励国资资金进场,鼓励耐心资本, 用更多的亏损容忍来解决国资进场的顾虑,从监管角度心意是好的,实践起来会很难把控。“投资人李昊表示。
任何行业都是在优胜劣汰中升级。譬如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之下,迅速涌现出200多家企业,最后厮杀活下来10家中国车企 。
2、稳定的结构
如果GP数量相对稳定, 天使 、VC、PE各阶段投资人数据,以及 国资、民营、外资各类投资机构数量占比又怎样的呢?
从各阶段投资人来看,“美国大约有 30万人从事天使投资,而中国只有2-3万人,目前我们还无法精准统计。”沈志群会长表示。
“注定是需要大量的天使/早期投资机构去弥补这个差距的。”水木资本的董事长唐劲草也对钛媒体创投家表示:“未来稳定状态下,早期投资机构的数量可能占到总GP数量的80%。”
从投资机构类型来看,“稳定状态下,目前的头部机构占比一定相对较少,CVC的占比会增多,而当下我们的统计数据里也缺失了这一块。另外,会有大量小而精的GP崛起,基金管理规模大约在30-50亿,专注于某一个细分产业赛道,他们也会成为GP数量占比的中坚力量。”沈志群会长表示。
“在短时间内,国资GP的占比数量依然是主导,至少在50%以上。而以美元为代表的外资,即使我们态度上非常欢迎,但投资效果不会太明显,未来占比大约在10%以下。而剩下的部分则需要民营资本填充,这其中就包括了大量的CVC。”
CVC机构已经成为中国创投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母研究数据统计,2012年至2022年,CVC机构的设立数量整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年复合增长率为1.70%。CVC机构的投资事件数量从2012年的百余起增长到如今的千余起。
3、留在牌桌上的底气
“留在牌桌上”成了今年一级市场从业者的KPI。钛媒体创投家在年初《VC到底靠什么穿越周期》一文中曾经提到:VC穿越周期的三种能力: 保持专业、抵抗惯性和与LP建立专业之上的信任。目前看来,这三种能力的含金量还在提升。
“如果在上一个十年里,是通过人脉关系拿到优质项目的人或募到资金的,那么在接下来的十年,这样的幸运不会再重演。”机构合伙人王凯(化名)告诉钛媒体创投家:“无法招引优质项目,掼蛋打的再好也无法拿到LP的钱。”
“现在市场上还是有很多IR岗位在高薪招聘,也有很多优秀的IR人员在流动,对于一些机构来说,这些IR或许是他们的救命稻草。” 王凯强调:“一个优秀的IR人员,对于机构募资肯定是有帮助的,但是效果也是有限的。机构能够顺利募资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历史业绩,LP们经过泡沫洗礼之后,已经变得非常冷静与清醒了。”
投和管是能拉开差距的要素。“募资和退出,更大程度上是投资和管理能力所导致的结果,我们看到很多机构,在发掘具有投资价值的项目,以及为项目提供赋能服务上存在能力缺陷,这才是他们最终被”出清”的根本原因。” 沈会长表示。
“稳定赚钱只有5-10%”。HAOHAO学习的主理人李昊在《唯有一场泡沫能真正让眼前创投行业复苏》一文中提到VC想留在牌桌上必须解决以下5个现实矛盾: 机构里面最厉害的人不在投资一线而在募资;投资判断中,用逻辑推理来理解现实问题;投资方向太多,没有办法深入产业;为了管理费支撑团队,降低投资质量而募更大的基金;一线队伍太年轻。
4、创投家说
创投行业的“出清”仍在持续,就像沈志群会长所说,我们不必太在乎最终稳定的数量是多少,只要它是市场化筛选的结果。
每一位把创投当作毕生事业来做的管理人,都应该重新冷静地思考,如果最终只剩3000家GP,我凭什么能留在牌桌上。
查看往期精彩新闻资讯,请按秘籍操作,版主是按照手机号码的开头数字模式排版的,有你的手机号码前三位吗?非常有趣哦(~0~)
【189】《想做金融?干投行?豆瓣高评分的13本金融书籍,你读了吗?》
【188】《徐小平:若只剩1美元做marketing 我会花在PR上》
【187】《专业LP评价GP公司的18个能力层级》
【186】《让VC们血本无归,朱元璋是个极其失败的CEO》
【185】《如何与混金融圈的人做朋友:如果有投行的 请介绍给表妹》
【158】《是中国VC和创业者太笨吗,为什么硅谷和纽约的VC创业者不怎么需要FA?》
【156】《某女VC暴强经历:被骗2.3亿一声没吭默默承受,最后平和的赚回来20亿》
【155】《中国GP最喜欢“机构型LP”:富有个人遭嫌弃,母基金称王》
【153】《王岑:消费投资不是研究出来的,要大胆的去泡吧或唱K消费》
【152】《50后阎焱、60后沈南鹏、70后张磊…15位顶级投资人背后的学历大揭秘》
【139】《多彩人生!26岁中国前投行女孩,走56国,最爱印度,朝鲜》
【137】《投行系统的三类人:闲杂人等、逗逼们、螺丝钉》
【136】《用泡妞术解读私募、并购、上市、风投、天使》
【133】《沈南鹏:如果投资人只有3%的意愿投你,也要用100%的努力去说服对方》
关于我们
关键词:PE、VC、GP、LP、天使投资、投行
行业覆盖:互联网、TMT、 文化娱乐传媒
健康医疗、节能环保、消费连锁
休闲、教育、物流、农业…
PE星球
长摁二维码关注我的视频号
合作、投稿
WeMedia自媒体联盟签约成员
今日头条、新浪财经头条
一点资讯、网易号、百家号、搜狐号
通过以上平台搜索“豆虫财经”同步收听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首席投资官”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