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类专业曾一度被归为“生化环材”四大天坑专业之一,但近年来,特别是随着新能源、半导体等战略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材料类专业就业率、就业薪资都在不断增长,事情似乎迎来了反转。
材料类专业的真实境遇究竟如何?
材料类新增专业点数量逐年增加,新增数量与撤销数量的差值逐年增加,增速加快,五年间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增多达90个专业点。随着新能源行业爆发式增长和半导体的加持,社会对材料类人才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材料类专业正迎来高速发展时期,招生计划逐年增加,且增速加快。2025年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招生计划接近1.3万人,相比2021年翻了快两倍。
新能源是“未来风口”,现在招生数据证明,这个未来已经到来。对考生来说,选择材料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就是当前最核心、最确定的赛道之一。
材料类招生院校逐年增加,但其招生院校的占比稳定在37%左右,专业覆盖面波动较小。材料类专业在大量新增,但是专业覆盖面却没有明显增加,这说明除了少量的新增院校外,更多的院校是在原有材料类专业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或新增。
高校正在对材料类专业进行结构性调整,新增的专业点绝不再是传统的金属、水泥、高分子材料,招生计划的天平也正在急剧向新能源、半导体、生物医药等前沿方向倾斜。
2025年多所985院校将材料类专业放入试验班中进行招生,因此统计的招生人数有所下降,其实际招生人数应该是在上升,材料类专业各层次的招生人数都有所增长。
2025年改为仅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还招文科生,面向新疆招收3人,其他所有院校的材料类专业均不再招收文科考生,综合省份的选科也要求必须选择物理和化学的其中至少一科。
2025年26%的专业分数下降,64%的专业分数有所上升,其中3%的专业下降超过5分,21%的专业上涨超过5分,材料类专业的整体录取分数大幅上涨。材料类专业(尤其是前沿方向)已成为考生公认的“热门选择”。
以河北省为例,下表展示了材料类专业排名靠前的六所985高校历年录取位次。从2023年开始,这些头部院校材料类的录取位次整体都在逐年上升,材料类专业的录取下降趋势已经逆转。
材料类的就业率整体上涨,历年的就业率都高于全国本科的平均值,且差值还在不断拉大,差值拉大意味着材料专业的就业市场增速跑赢了整体大环境。
实际的就业数据直接驳斥了“材料是天坑,毕业即失业”的过时观念,证明市场对材料人才有较高需求,且消化毕业生的能力在持续增强。
材料类专业毕业生的薪资水平呈现持续向好态势。自2021年起,毕业半年的起薪已反超全国本科平均水平,且领先幅度逐年扩大;毕业五年后的薪资也保持增长,至2024年已领先平均值近千元。起薪(毕业半年)提高,薪资成长性也不错(五年后)。
材料类专业不仅就业率高,就业质量也在显著提升,真正实现了“不仅能就业,更能就好业”。
材料类专业的就业质量近年来显著提升,随着就业率与薪资水平持续走高,毕业生在五年后的职业满意度也保持稳健攀升。
数据显示,该指标于2024年已与全国本科平均水平基本持平,预计到2025年将实现反超,反映出材料类专业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正在不断增强。
特别声明:本文为易度排名原创作品。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禁止转载和使用,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