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线充电领域,快充与控温似乎始终是一对难以平衡的矛盾,功率提升往往伴随着发热加剧,既影响充电效率,也会损伤设备电池。而安克在海外推出的花哨产品半导体制冷三合一无线充电站(代号好像是A25X7),有着Qi2.2 25W快充+TEC半导体制冷+ActiveShield 5.0防护的三重黑科技,看着很唬人啊。

作为苹果生态的御用搭子,它不仅能同时为 iPhone、Apple Watch 和 AirPods 供电,更能在满功率输出时保持低控温,目前这款产品尚未在国内发售,和上次我分享的160W 3C口充电头一样~

不同于传统无线充电器的扁平造型,它采用了辨识度极高的V-Rod 设计,机身线条流畅且带有手工抛光工艺,放在桌面既能满足充电需求,也能作为兼具质感的数码配件。

Apple Watch 充电模块固定在 40° 倾角,既能保证佩戴者查看屏幕的清晰度,也能让手表充电时不易滑落,搭配附赠的防滑贴纸,即使是曲面表壳也能稳稳贴合;手机充电区域采用宽幅防滑表面,支持横竖两种摆放方式,最大可倾斜 70°,不管是追剧时充电还是办公时查看消息,都能找到舒适的视角;耳机充电区则精准对齐Qi 标识中心,AirPods 或其他支持Qi 无线充电的 TWS 耳机放在上面,不用反复调整位置就能稳定充电了。

不过这种独特的 V-Rod 造型也对桌面风格有一定要求,它的立体结构和手工抛光质感更适合现代简约、数码风桌面,若你的桌搭偏向极简素净或工业风,可能会显得有些突兀;同时,相比传统扁平无线充,它的体积更大,需要在桌面上预留专门的摆放空间,对于桌面空间紧张的用户来说,自己考虑好哈···

作为核心卖点,三合一充电器的半导体制冷 +Qi2 快充组合,搭载下一代Qi2 无线充电模块,支持 Magnetic Power Profile 磁吸对齐技术,手机靠近时能自动精准吸附,不仅连接稳定性远超传统无线充,能量传输效率也大幅提升,配合Qi2 25W官方认证,成为少数能实现这一高功率无线输出的产品,貌似目前就是20多款吧。

实际测试中,给 iPhone 17 PM充电时,大概26分钟就能从0%充至50%,比普通 25W无线充电器快了40%(普通款需 32 分钟);即使是仅支持15W无线充电的 iPhone 15 Pro,也能在其优化下实现更凉爽、更高效的充电过程,发热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而针对 Apple Watch,它通过了苹果 Made for Watch(MFW)官方认证,最大输出5W功率,给 Apple Watch S10充电,19分钟充50%,速度与原装充电器持平;同时支持 AirPods及所有带无线充电盒的TWS耳机,5W稳定输出满足日常补能需求,真正实现 一部设备,搞定苹果全家桶。

但兼容性的 专一也带来了局限性,它的核心优势完全依托苹果生态和Qi2/MagSafe 协议,对安卓设备的适配不够友好。一方面,安卓机型即便支持无线充电,也无法触发 25W高功率输出,只能以普通低功率缓慢补能;另一方面,由于MagSafe磁吸的独占性,安卓机若想通过磁吸壳实现吸附充电,不仅会出现对齐精度下降的问题,还可能导致功率损耗,甚至偶尔出现虚充现象,充电屏幕显示连接,但实际功率极低,需要反复调整位置才能稳定供电,这对于安卓用户来说,属于要开骂的了吧···

之所以能在高功率下保持低温,关键在于其搭载的航空级TEC主动冷却系统。这套高效制冷方案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快速吸收充电产生的热量,再由内置风扇将热量排出,配合 ActiveShield 5.0 安全防护技术,形成 制冷 + 监控的双重保障。

ActiveShield 5.0 每天会进行超过 1000 万次温度检测,实时监控手机充电模块的温度变化,屏幕上会以 Ultra-Cool(超冷)Cold(凉爽)Moderate(适中)三种状态直观显示,一旦检测到温度异常,会立刻联动 TEC 系统增强制冷,或适当调整输出功率,确保充电过程安全且不伤电池。更难得的是,风扇运行时的噪音控制极为出色,即使在 Boost 模式下满负荷工作,噪音也低于 29 分贝,接近耳语级的运行状态,不会干扰日常办公或夜间休息。

三合一充电器的智能交互体验同样拉满,将 被动充电升级为 可自定义的主动控制。它支持 NFC 一键配对功能,只需将手机顶部靠近充电器的 NFC 区域(确保手机 NFC 开启),即可快速下载或打开安克 APP,无需手动搜索蓝牙设备,配对过程比传统无线充便捷数倍。

连接APP后,用户可以实现全方位的个性化设置,切换三种充电模式(Boost 模式全力快充,兼顾制冷控温;Ice模式强化冷却,适合边充电边玩游戏、看视频的场景;Sleep 模式关闭制冷和屏幕,低功耗静音运行,适配夜间充电);调整屏幕亮度(20%-100% 滑动可调);

设置时钟显示(三种主题、12/24 小时制切换,可自定义屏保激活时间和重复日期);还能查看实时充电数据、功率曲线,以及进行固件更新、恢复出厂设置等操作。

充电器自带的高清显示屏是核心交互窗口,不仅能实时显示三个充电模块的输出功率、设备温度、蓝牙连接状态,还支持触摸操作,在触摸区滑动可切换屏幕页面,点击可确认选项,双击能瞬间激活Sleep模式,长按2秒关闭屏幕,长按7秒重置蓝牙,长按15秒恢复出厂设置,成本有点高啊。值得一提的是。

屏幕超时后会自动切换到时钟屏保,若长时间未与手机配对导致时间不准,只需通过蓝牙连接安克 APP,即可自动同步标准时间,无需手动调整

在兼容性与实用性上,三合一充电器针对性优化了苹果生态设备的适配体验。它支持 iPhone 12及以上机型(iPhone 16e除外),其中 iPhone 16及以上机型升级至 iOS 26后,可完整支持Qi2.2 标准,实现25W满功率快充;Apple Watch全系列均能适配,从S1到最新的S11、Ultra机型都能稳定充电,即使屏幕显示 0W也属正常现象,是苹果为保护电池设计的系统策略,不影响充电效果;

AirPods 及所有支持Qi 无线充电的 TWS 耳机,均可在耳机充电模块上获得 5W稳定输出。需要注意的是,要实现最佳充电效果,需搭配至少 65W的适配器(推荐使用产品附赠适配器),同时避免使用厚度超过 2.5mm 或非 MagSafe 兼容的手机壳,金属异物会影响充电性能,使用时需提前移除。

实际场景体验中,三合一充电器的 三合一特性和制冷优势展现得淋漓尽致。夜间充电时,切换到Sleep模式后,风扇停止运行、屏幕自动熄灭,既不会产生噪音干扰睡眠,也不会因灯光影响休息,清晨醒来就能收获三台满电设备;办公场景下,开启Boost 模式,iPhone横放在充电区追剧,Apple Watch挂在专属模块上监测健康数据,AirPods 放在侧边补能,三者同时充电互不干扰,手机全程保持 微冷触感,不会因长时间充电而发烫;

目前海鲜市场的流通价格大概在 1500 元左右,远超市面上普通三合一无线充电器(多数价格集中在 500-1000 元区间),这样的定价对于苹果全家桶用户来说想整个有意思的桌搭买一下还是可以的,其他用户不如老老实实买国内各种50/80W风冷无线充电器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