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之心发布
机器之心编辑部
智能体(AI Agent)是 AI 演进的关键方向,正逐渐成为人机协同与机器自主决策的核心载体,并有望演进为未来智能社会的基本单元。而基础设施作为智能体落地的重要支撑,却仍然依赖大量「胶水代码」来机械拼合各个环节,并时常陷入这样的困境 —— 宝贵的智算资源在静默中闲置,突发的故障让天价训练任务一夜中断,庞大的运维团队在无尽的告警和排障中疲于奔命 —— 传统的工具链和人力运维模式,已无法应对智能体生产的动态性与复杂性。
我们需要对当下的智能体基础设施进行一次范式上的革新,让基础设施系统本身拥有自主决策、协同和进化的能力。凭借智能体的主动性和智能性,做出比人类手动操作更优、更快、更精准的决策,完成原本依赖顶尖专家高级脑力劳动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实现超越人类经验的卓越运营,以支持更高效、稳定与普惠的智能体创新。
今天,无问芯穹正式推出基础设施智能体蜂群,它是基于无问芯穹长期的 AI-Native 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及经验沉淀,深度融合多智能体协同架构与行业场景需求,所提供的新一代基础设施智能化解决方案。通过封装 SOTA 模型筛选、基础设施平台管家、资源运营、答疑排障、智算集群运维等多个智能体模块,构建高度自治、动态协作的「基础设施智能体蜂群」体系,打造对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的智能感知、决策与执行闭环,显著提升资源利用率、运维效率与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以相同的投入实现运维能力百倍拓展。
以传统的智算集群基础设施使用运营运维方式为例,无问芯穹基础设施智能体蜂群通过多智能体协同,把传统分散在开发、运维、运营团队的割裂流程,统一在一个智能化的「感知 — 决策 — 执行」闭环中。无论是算力池化后的弹性调度、集群跨地域统一运营,还是高性能网络、存储与安全的协同管控,蜂群架构都能实现动态优化与自适应调整。这种整体性能力让算力平台不再只是被动提供资源,而是以自治化的方式主动服务于研发任务和业务目标,实现集群资源利用率、能效比和可靠性的全面提升。
基础设施智能体蜂群是无问芯穹对新一代 AI 基础设施范式 ——Agentic Infra—— 给出的具体答案和落地实践。Agentic Infra 以智能体为自治核心,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 IaaS → PaaS → MaaS → Agent 应用之间层层堆叠、相互割裂的生产模式,构建出一个高度协同的闭环系统。
这一架构将异构算力资源、云原生组件及 AI 平台能力统一纳入 Agents 可调用范围,依托无问芯穹基础设施智能体蜂群自主拆解任务,动态组织链路中所需的算力资源、模型、工具与外部 API,并实现端到端的执行、监控与排障,覆盖从算力适配、模型选型、安全管控到最终部署的全链路智能化生产。真正实现「一句话,一个 Agent」,让每个人都能成为人工智能及智能体开发专家。
过去,无问芯穹通过服务大量的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客户,在多元异构算力的纳管调度、训练及推理优化领域拥有了深厚积淀,也在算力服务商业化落地中构建了端到端技术栈 —— 从大模型性能优化、分布式训练加速、强化学习框架,到多租户异构调度、RDMA 网络拓扑优化、高性能存储及 GPU 集群运维,形成了全链路技术解决方案,使得智能体得以更快地被结合到无问芯穹实际的智能体业务生产过程中。
目前,通过与诸多重点文生文、文生图智能体客户的共同打磨,无问芯穹的基础设施智能体蜂群已在一些重点客户的真实业务流程中取得了实际有效的落地效果。
具有超百万月活的捏 TA 被称为二次元爱好者的天堂,用户可以尽情发挥想象,通过 AI 技术轻松创作二次元风格的角色和故事,展现角色化的个人表达。其创始人兼 CEO 胡修涵表示:「在传统的智能体开发中,我们有大约超过 30% 的资源消耗于通用组件重构与流程维护,而经过与无问芯穹的合作, 通过端到端的自动化调度与资源编排,显著减少了我们在算力适配、模型集成、安全部署等方面的投入,同时还将迭代速度提升了 5 倍。智能体开发得以从一个高度工程依赖、重复劳动密集型的困境中解脱出来,转变为以目标为导向、智能自动实现的新范式。」
作为年轻人社交的创新平台头部企业,Soul App 从最初的社交连接到 AI bot 的创建,再到对话、语音、视觉和虚拟人等维度多模态端到端技术的推进,正在持续通过 AI 技术重新定义「人机关系」的边界。其创始人兼 CEO 张璐表示:「在共同打磨的过程中,无问芯穹的智能体蜂群让我们的创新周期实现了极大压缩,试错成本大幅下降,那些曾因技术门槛或资源限制而被迫搁置的想法,如今已能够快速落地。我们认为,无问芯穹此次的发布,不仅是一次工具层面的升级,更是一场生态级重构的开端。」
无问芯穹联合创始人、CEO 夏立雪曾在一次发布会上介绍了无问芯穹构建 AI Native 基础设施的核心主张:「打开水龙头前,我们不需要知道水是从哪条河里来的。同理,未来我们用各种 AI 应用时,也不会知道它调用了哪些基座模型,用到了哪种加速卡的算力。」
无问芯穹提出的下一代 Agentic Infra 范式同样内生于这一理念,不仅是「M(多种模型)×N(多种芯片)」的无感化,更是从灵感到交付的自动化、智能化。
在智能体无处不在的时代,无问芯穹希望让每一个企业都有能力成为这场变革的参与者 —— 尤其是中小规模但具备领域知识的团队,能够以更低门槛、更高效率的方式构建高质量智能体应用。
技术越先进,灵感与自动化、智能化之间的距离越短。对于开发者而言,这将是一次比「低代码」更彻底的价值解放。它允许人类将更多的重复劳动交给机器,将想象力与战略价值留给自己,人的角色正重新回归创造力本身。
上一篇:阴极保护恒电位仪的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