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工作原理:负反馈闭环控制
恒电位仪通过参比电极实时监测被保护金属的电位,将测量值作为取样信号与预设控制电位进行比较,通过闭环调节机制动态调整输出电流或电压,使电位稳定在设定范围内(误差通常≤5mV)。具体流程如下:
电位监测:参比电极(如Ag/AgCl电极)测量被保护金属的实时电位。
信号比较:比较放大器将测量电位与预设控制电位进行差值计算。
调节输出:若存在偏差,移相触发器调整可控硅导通角,改变输出电压或电流,使极化电流变化,直至电位恢复设定值。
闭环反馈:持续监测并调整电位,形成闭环控制系统,确保电位稳定。
二、关键组件与功能
参比电极:提供稳定的电位基准,如铜/硫酸铜参比电极(CSE)或银/氯化银电极(Ag/AgCl),用于精确测量被保护金属的电位。
辅助电极:与工作电极(被保护金属)构成导通回路,通常采用惰性材料(如铂、石墨)以避免自身腐蚀。
比较放大器:放大取样信号与控制信号的差异,确保调节灵敏度,通常采用深度负反馈的差动放大器。
移相触发器:根据误差信号调整可控硅导通角,动态调节输出电压或电流。
电源模块:提供直流电能,支持大功率输出,适用于长距离管道或大型储罐的阴极保护。
三、运行模式与功能
恒电位模式:
以参比电极反馈为基准,自动调节输出电流,确保电位误差控制在极小范围内(如5mV以内)。
适用于需要精确电位控制的场景,如埋地管道、海洋平台等结构的阴极保护。
恒电流模式:
当恒电位功能失效(如参比电极损坏)时,设备自动切换为恒定电流输出模式,确保保护作用不中断。
电流输出不变,电压随环境变化调整,维持保护电流的连续性。
断电电位测量:
通过快速切断阴极保护电流(<10ms),测量断电瞬间的管地电位,直接获取真实极化电位,避免IR降干扰。
适用于评估阴极保护效果,确保电位在有效保护范围内(如-0.85V至-1.20V vs C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