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识李文言文翻译(王戎识李文言文赏析)
创始人
2024-08-06 12:45:41
0

王戎识李文言文翻译(王戎识李文言文赏析)

这篇《王戎识李》也是选自《世说新语》,我是有一点后悔让孩子背这篇文言文的,我们先来看原文。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其故,戎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世说新语》中许多篇目都是用白描的手法来叙述,这篇《王戎识李》就是这种手法,从头到尾都是客观描述,没有任何修饰性语言,不加烘托,笔墨简练,整篇文章言简意赅,一气呵成,流畅之极。特别是文章中的用字极其讲究,比如“折枝”的“”,“竞走取之”的“”,都是非常简练,传神,尤其是结尾处,“取之,信然”,做一句判断,证明王戎是对的,使得文章很有力道。

在文言文里描述古代名人小时候很聪明的故事有很多,比如《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孔融让梨》等等,我觉得这些人都值得称颂,也都值得学习。但是王戎看到李树在道旁,并且李子很多,就判断出这是苦李,这就有点让人觉得不那么美好了。这篇《王戎识李》也有的写做《王戎早慧》,意思是王戎从小就很聪颖智慧,但我觉得应该叫《王戎鸡贼》更合适。

我觉得这个故事反映了王戎从小内心就很阴暗,完全是人性恶的写照。这也就是我后悔让孩子背这篇文言文的原因。

我觉得无论这世事人心有多么丑陋不堪,还是应该在孩子小时候告诉他世界是美好的,让他对这个世界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不能让他过早地了解人性恶,更不能让他从小内心就充满了仇恨。

这个王戎虽然聪明,但他已经失去了小孩子应该有的天真,他对人世的丑陋认识的太早太清楚了,我想这个王戎长大后品格也不会怎么高尚。果不其然,在《世说新语》中还有几条关于王戎的故事:

一、“王戎俭吝,其从子婚,与一单衣,后更责之。”王戎的侄子结婚,王戎送了一件单衣,后来又要回来了。

二、“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王戎家有好品种的李子,卖给别人,怕别人得到种子,就把李子的核给钻个洞。这内心丑陋到什么地步了?

看看王戎的各种奇葩表现,真没什么值得赞扬和学习的。

多说几句白描,白描原来是指画画的一种技巧,在文学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上面三则关于王戎的故事,都是白描手法,特别是后两则,不加修饰,没有任何感情色彩,没有评论,但是王戎的形象表现得十分生动,呼之欲出。

在白话文中也经常用到白描手法,我第一次看到书上介绍白描手法,他举的例子是鲁迅《阿Q正传》里的一段:“阿Q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却只是抖。于是那人替他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气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其实我觉得这一段还是有感情色彩和修饰的。

再看这则故事,一丝一毫修饰都没有:未谷老人云:某庸医染疾,自开一方,而用药过重,遂至不起。有好事者,为文祭之曰:“公医,公名医。公疾,公自医。公薨。” 最后这段“公医,公名医。公疾,公自医。公薨”,简练之极,就已经把庸医的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人机助力缅甸地震救援 中国救...   中国日报网4月2日电 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多座建筑倒塌,曼德勒等城市成为重...
寻迹中国|外国博主走进河池 体...   河池市是广西最大的茧丝绸主产区,也是我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移”,近年来,...
东帝汶留学生感受“舌尖上的河西...   来自东帝汶的留学生杰克拉已经在甘肃省张掖市河西学院留学一年,活泼开朗的她对于中国美食一直十分向往...
美国加征关税 全球一片反对   美国白宫计划4月2日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的措施。这被认为是美国本届政府影响范围最广、冲...
美国“关税讹诈”破坏世界经济稳...   美国利用关税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讹诈,已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面对美国人为制造的...
特朗普关税乱拳开打 为何美国自...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此外,特朗普当日...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正...   新华社华盛顿4月3日电(记者熊茂伶)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宣布的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措施3日正...
缅甸强震后已发生63次余震   新华社缅甸曼德勒4月3日电(记者张东强)缅甸气象和水文局3日发布报告说,截至当地时间3日8时30...
缅甸强震已致3085人死亡   新华社快讯: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小组发布消息说,截至当地时间4月3日上午8时,缅甸强震已致...
华为、腾讯、招商局....大湾...   从“孔雀东南飞”到“百万英才汇南粤”  今天的广东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  重视人才、渴求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