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花
鸢尾花,从一开始知道它以来,就被它的名字所深深吸引着。它名字来源于希腊语,语意为“彩虹”,因此,鸢尾花有彩虹之称,又名“彩虹花”。因为天上彩虹的七种色彩皆在鸢尾花的色系里。鸢尾花姿态优美、花色齐全,正因为如此多样而绚烂的色彩,使其不光在人们徜徉花海的视觉盛宴上占了一席之地,同时也在笔墨丹青里,增添了几分它所独有的美的姿态。“彩鳞轻舞蝶飞乱,幽幽翠峰梦何还?神女花都绮罗秀,圣灵皇室凤羽涵。此去天涯江湖剑,不归尘世明月簪。妖蓝美姬虹彩语,潇潇故人鸢尾寒。”
鸢尾花是美得优雅而触目惊心的,美在我们每一个人的世界里。五月的熏风里,鸢尾花盛开,如同一只只蝴蝶带着七彩的炫目,翩跹于绿叶只见。它喜欢在蓝天下煽动翅膀,离开那无形的怀抱,仰首飞去,恋上那最轻淡的白云,很久很久。鸢尾花随风轻轻舞动,将摇曳的姿态转化成最动人的语言,似乎是要把那里的春天传递到更远的地方去了。
孩子们在花丛中嬉戏,与它一起晶莹最耀眼的童真。它们也是春天的精灵,像孩子一样,咧着嘴笑着。即便是多变的天,即便是高耸的树木投下的黑影,也阻挡不了它们迎风开花向前跑的微笑。恋人们看到鸢尾花海,是会相爱的。做一丛最自然的鸢尾花,盛开在窗前,静静守候,在月下,把彼此的影子都照进馥郁深邃的蓝,和那幽深幽深的梦里。纵使目光无声,纵使芬芳无觉,它们也会歌成一片最皎洁的月光峦曲,整夜整夜的吟唱。
老头子老婆子相互搀扶着漫步在鸢尾花的岁月里,是会开尽饱满而深沉的皱纹,化尽花甲古稀之感叹的。人未散,琴未断,心酽酽,人暖暖。花不知所语,只待如期而遇;情不知所起,只知如美而眷。不恋尘世浮华,不述红尘烟火,不叹世道悲凉,不语人间堕落。只因有你续解相思味,只因有你但盼良人归。曾几何时,我们举案齐眉,把酒言欢,我还会垂帘悄悄对你羞;不日之后,你我白雪为发,容颜迟暮,你是否予我倾世温柔?此时的鸢尾,终是开出了象征着天长地久的花,然后随着一张张彩色照片,把永恒定格在了这样的一瞬间,醉眼看花花亦醉……
鸢尾花盛开了,带着光明和自由,带着爱,带着我们我期望的一切,盛开在天国与人间,盛开在梵高的画里,盛开在席慕容的诗里。
《鸢尾花》,开得太深沉,画得更深沉。在凡高那些要么笔法升腾,要么布局简洁的花卉作品中显得格外突出,纵然知名度不是最高,画面整体感却相当出众的《鸢尾花》,有着幽闭的构图,厚重的色彩,灵活饱满的笔触,和细致敏感的绘画视角。
丰硕的蓝紫色花瓣,大面积绿色的尖头长叶向上欲冲,星星点点的黄色花蕊,加上在一旁做衬托的与之一同繁茂生长的万寿菊,还有花丛下砖红色的土壤——形态各异又浑然一体。同样是凡高描绘花卉的名作,相比较著名的《向日葵》组画中如烈焰般火热的,从画面中倾斜而出的激情,和那沟壑纵横般遒劲的笔触与为增加立体感厚涂而出的高光,《鸢尾花》以着另一种基调触动着欣赏者的感官。
克制还是倾诉?压抑或是抒发?挣动的花朵,浓密的花叶,蓝紫色的浓郁傲然盛放。只是,常说画面的感觉就是画者内心情感,那么这盛开的鸢尾花,真的可以展现受疯病困扰的凡高的内心世界吗?越浓厚的色彩越能包藏着细微的惶恐与不安吧?所以,明显的轮廓勾勒,和同期作品少有的厚重平实的质感,是画家对于当时情绪波动的一种本能控制。所以,“我希望表现真正的悲哀”,这样说着的凡高在描绘鸢尾花时,没有用他招牌式的流动运笔与果断拉笔,便是奇怪中的不奇怪,矛盾中的不矛盾。
以着这样的思路重新欣赏凡高的作品,对《鸢尾花》别具一格的意境也有了更新的体会——并不仅仅是在以过去不常见的方法来作画,而是以一种近乎于自闭的方式来抑制内心的狂热,并表达自己心底深层的思虑。
然而,这也只是暂时。
看《鸢尾花》最大的感受应该是,画家赋予了描绘对象一种天然本真的生命力,而不是以往时常表现出的粗犷与狂野。1890年7月29日,37岁的凡高离开了人世。“The sadness will last forever……”临死时说出这样的话,对于凡高而言,或许,同样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从最初在海牙时表现的阴郁黯淡,到后来在巴黎受到大师的影响开始有了对色彩和空间感的追求,凡高,他走的是一条无比孤单的路。不知道他倒是喜欢的是那一段独特的万寿菊,还是那一丛看似一样,却又不同的鸢尾花?
他留给后世人们的不光是以那些旋涡式的流动色块来宣泄的——无声的呐喊,还有如《鸢尾花》这样,用细致而结实的笔触来叙写的——无语的倾诉。所以,“痛苦便是人生,悲哀永远没有尽头。”1889年5月,初夏的暖风拂过那个叫文森特的红发男人和他眼前,他正专注描绘的,花圃中盛开的鸢尾花。
世纪末的绘画大师的悲情一生,于此,展开了,最后一页……
也许有的时候心情无法用任何言语表达,甚至根本不必用言语来表达。席幕容的诗集静静的躺在桌上,打开在这一页《鸢尾花》。“我之于你,一如深紫色的鸢尾花之于这个春季,终究仍要互相背弃。”这是我在诗中最喜欢的一句话,如同她的名字一般,给予我们情感上最纯粹的流露。洗尽铅华,雪肤自见。穆伦,取江河之意。这条江河挟带着草原的气息一路流来,短笛牧歌,交织着甘如醇蜜,涩似黄连的感觉。于是,席慕容的《鸢尾花》,亦会使你惊喜、怅惘,并为之心折。
《鸢尾花》的字里行间中,是充满着甜蜜的惆怅的。人生到底来说,是洗尽铅华后的朴素。每一个人都曾经有最最美好的希冀,但是时间会让它褪色,变得越来越模糊,等到被纯情和浪漫无情地抛弃,被社会的残酷与现实磨平棱角,沦落在生活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其实我们有太多的东西无法去把握,不能去了解,草木的循序生长,候鸟的南飞北回;日夜交替,星辰变幻,还有不得不面对的成长。我们有太多的无能为力,我们有太多的来不及……越是长大,曾经的梦想越是远去,不是不愿坚持,只是成长中总有太多的无可奈何,而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无可奈何,我们变得成长,带着所有的感动和感激投奔另一个叫做生活的世界,只是,在经历了时光的沉淀和岁月的侵蚀后,我们还能有一颗饱满纯净的心吗?(好读者吧/?)
或许,这就是鸢尾花与春天的背弃,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梦想之于我们,我们之于生活的色彩和态度。有多少人尝到了追梦的甜蜜,又有多少人背负了不得不面对生活的伤感。这般无奈,想来,也只有鸢尾花才能够开出让席慕容都默然的情感与回答吧。但却是归于一笔嘶哑,请保持沉默,永远不要再回答我。
懵懂不知摘星事,直到流萤舞成眠。
鸢尾花开人不在,徒留痴心泪绵延。
生命如花,鸢尾花的故事,哪里是起点,哪里又会是终点?
赞
Tags:童真 守候 举案齐眉
作者:瓦缝里的星空 录入:瓦缝里的星空 来源:原创
上一篇:回家的路一直都在,只要心里有爱下一篇:荷塘心语,美丽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