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文学家陶弘景有什么之称
创始人
2024-04-22 12:01:49
0

杰出文学家陶弘景有什么之称

陶弘景有什么之称

陶弘景是南朝著名的隐士,字通明,所以后世称其为陶通明。所谓“通明”,可以两种解读,一是开通而贤明,语出《荀子》的“求仁厚通明之君而托王焉”,二是通晓明了。

陶弘景画像

如果是第一种意思,那么陶弘景取这个字,其实就是抱着一种得遇明君的希望。这就是积极出仕为官的心态,也很符合他是士族家庭的出身,以及他早期的人生经历。据说,陶弘景在书中自己写到,他以前希望四十岁左右做到尚书郎,然后到浙东做一方好县令。可见他也曾希望在仕途上有一番作为。

如果是第二种意思,那就是对自己智力的一种肯定。据说,陶弘景四五岁的时候就很喜欢读书,九岁就开始读《礼记》、《尚书》、《周易》等经典,而且能属文达意。可见他从小聪慧,理解能力不凡。但相对而言,还是第一种的可能性比较大。

陶弘景辞官后,去了句容之句曲山,并称这座山是叫茅山,然后在山腰建了座房子就开始隐居修道。于是,他自号华阳隐居。

此外,陶弘景还有一个“山中宰相”的称号。他后半生一直隐居,即使梁朝皇帝三番两次地来请他出山,他都坚决地推辞了。虽然如此,皇帝还是深知他的才华,又是派人给他送炼丹的材料,又是给他在茅山建道观。而且国家每次遇到吉凶和出兵有关的大事,皇帝都会写信向他请教,一个月会有好几封信。可见陶弘景虽然隐居山中,但是在朝廷的地位仿佛宰相一般。

陶弘景简介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南朝人,历经宋、齐、梁三朝,曾经为官,后辞官归隐坚决不再出仕,精通医药、炼丹,在文学方面也颇有造诣,有不少著作传世。

陶弘景画像

陶弘景从小聪明好学,博览群书,十岁的时候因为看了葛洪的《神仙传》而迷上养生之道。因此,他小小年纪就才学不凡,声名远播,擅长琴和棋,书法上工于草书和隶书。

等到萧道成当上丞相之后称帝,还没有弱冠的陶弘景就被他先后任命为诸王的侍读,之后担任奉朝请一职,这是一个十分闲散的官职。当时朝廷的礼仪事务,皇帝和百官一般都是向他请教,可见他深受器重。不过,陶弘景志不在官场,他虽然和诸王等贵族生活在一起,但他不汲汲于权利和富贵,总是把自己自己一个人关在屋里面,不和外面来往。

公元492年,陶弘景上书辞职,临行时朝中百官为他设宴践行,因为当时来送的人太多,帐篷和车马都堵住了道路。之后,他就隐居到来山中去修行,并把那座山称之为茅山,学习道教的符箓炼丹道法等,并且游历名山寻访仙药。梁朝建立后皇帝几次请他出山都遭到了拒绝,不过还是十分尊重他,时常写信向他询问国家大事,因此陶弘景被称为“山中宰相”。

陶弘景生性喜欢写作,到了晚年更是如此,主要是道教著作,此外也涉及天文、地理、医药、养生等领域。去世时已经八十有五,谥号贞白先生。

陶弘景 陶山

陶弘景辞官归隐后,先是四处游历,足迹遍布中国的名山大川,既是拜师学道,寻访仙药,也是享受大自然的美景,之后才正式定居在茅山。其中陶山就是他曾经隐居多年的地方,当地也流传了不少相关的传说和故事。

陶弘景画像

陶山现在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因为形状像木鱼又叫木鱼山。据说,古时它叫屿山,因为陶弘景隐居于此,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比如治病救人而分文不取,所以为了纪念他称其为套公,山也于是改名。后来,陶山被认为是洞天福地,在道教七十二福地中位列第二十八。

据说,一天有一个老婆婆拄着拐杖来找陶弘景看病,她说自己是沙门山人。陶弘景给他把脉后,才来三味草药给她,叮嘱她回去煎服。老婆婆果然药到病除,几天后来向陶弘景道谢,送了他一颗木头的方形印章。老婆婆跟他说,以后如果遇到旱灾,可以把这个印在屿山东北的八角桥边的红岩上面盖三侠,就会有乌云出现,雨水自然落下来。

后来,那里确遇到了一场大旱,陶弘景试了试老婆婆的方法果然灵验。不久,他把这方印章交给了当地的长老保管。当地的百姓都说那个老婆婆是山门山的白龙娘娘。

从此,那里只要一遇到干旱,当地百姓就会抬出陶弘景的塑像来求雨。据说现在的陶山,还保留着陶弘景的庙,而在它的左边则是白龙庙。

陶弘景的诗

陶弘景是道士,擅长医学养生,但此外,他也是个文学家。因为他隐居山林,时常游山玩水,喜松涛,观山涧,得见美景自然要吟诗作赋,他的诗歌虽然大部分已经亡佚,但还有部分保留下来。

《诏问山中何所有诗以答》

陶弘景有一首《诏问山中何所有诗以答》,从诗名就可以知道,这是他用来回答皇帝关于山中有什么的问题。“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前两句一问一答,你问山中有什么,我答山上多白云。而后两句是说,山中美好只能自己来愉悦地享受,没法给您寄送过去。全诗语言非常简朴,无华美的辞藻,但因此显得自然而又清逸,和思想境界很符合,这也是诗人自己的状态。

除了写山中景色,抒发隐逸之情,他也写过比较凄凉幽怨的诗歌,比如《寒夜怨》。“夜云生,夜鸿惊,凄切嘹唳伤夜情。空山霜满高烟平,铅华沉照帐孤明。寒日微,寒风紧,愁心绝,愁泪尽,情人不胜怨,思来谁能忍?”

夜里乌云出现,飞鸟因为受到惊吓而发出凄切的叫声,让人听了十分伤心。这前三句写夜景,每一句都有一个“夜”字,之后还有连着两句都有“寒”字的,和都有“愁”字的。这样的语言使得整首诗的感情基调非常的哀怨,与诗名相符。而诗人哀怨的原因在最后一句点明,原来是一个“思”字。诗人抒发感情从来都是有所寄托,而非无缘无故,据说这首诗是陶弘景写于齐朝灭亡的时候,所以大概是在思念故国。

陶弘景书法

陶弘景对许多方面都有涉猎和研究,医药、炼丹、天文、地理等等。他一生才学不凡,是当时有名的知识分子,而中国古代文人大多精通书法,陶弘景也不例外,他工于草书和隶书,还擅长行书。

《瘗鹤铭》局部

陶弘景一生都很喜欢写作,所以可以著作等身,这也练就了他的一手好书法。据史书记载,他年仅四五岁就开始喜欢写文章,“恒以荻为笔,书灰中学字”。所谓“荻”是一种草,小小年纪就用草当做毛笔来练字,可见他对书法的兴趣。

据说,陶弘景在书法方面,以钟繇和王羲之为师,还常常与梁武帝萧衍书信交流讨论他们的书法作品。王羲之自不必多说,书圣之名足以证明他的书法造诣。而钟繇与他齐名,据说是楷书的创始人,王羲之也曾经学习过他的书法。陶弘景擅长草、隶、行书,由此可知他从这两位书法大师那里学到了不少。而后世对他书法的评价也极高,认为是体势开张,疏密有致,已经自成一家。

陶弘景的书法作品传世至今的有《屈画贴》、《瘗鹤铭》等。其中后者是中国著名的摩崖石刻之一,“瘗”是埋葬的意思,因此就是他埋葬了自己家养的一只鹤然后为其写的铭文。这篇书法作品共86个字,背后是评价为“古拙奇峭,雄伟飞逸”。称之被推崇为“大字之祖”。据说这这一铭文所刻的摩崖,曾经遭到雷击,碎成五块而掉到江里,后来慢慢被捞出,如今已经被合在一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为真空镀膜工艺保驾护航:卓尔凡... 为真空镀膜工艺保驾护航:卓尔凡电源专业稳压器,保障镀膜质量与设备安全的基石 卓尔凡电源 张先生 13...
【ETF动向】10月27日鹏华... 证券之星消息,10月27日,鹏华国证半导体芯片ETF基金(159813)涨2.63%,成交额7.3亿...
暴涨!芯片巨头,重大宣布! 高通大动作。 当地时间10月27日(周一),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均续创新高。纳指涨1.86%,标普...
龙腾光电(688055)10月...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0月27日收盘,龙腾光电(688055)报收于4.08元,上涨3.03...
观战台:利物浦战苦主+阿森纳争... 欢迎收看2025-26赛季第19期观战台,本文将为您囊括北京时间10月29日至10月30日期间世界足...
甬矽电子(688362)10月...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0月27日收盘,甬矽电子(688362)报收于35.78元,上涨3.2...
均胜电子香港拟发行1.55亿股... 观点网讯:10月28日,宁波均胜电子公告披露,公司拟在香港市场公开发行1.55亿股H股,每股发行价不...
盟升电子(688311)10月...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0月27日收盘,盟升电子(688311)报收于37.23元,上涨8.7...
“电子搬家”折射网络社交困境 陆 夷 当下因社交需求变化而更换社交平台或账号的方式,被年轻人形象地称作“电子搬家”。日前,媒体上一...
芯东来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成...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芯东来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王野,注册资本3000万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