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晏子使楚典故 晏子对楚王说了什么话
创始人
2024-04-17 19:45:22
0

齐国晏子使楚典故 晏子对楚王说了什么话

晏子使楚

晏子,众所周知的一位历史人物,身为春秋后期齐国的国相,为人机智,善于辞令,也是当时远近闻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爱国忧民的性情在各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称赞和声誉。晏子使楚这则典故中,讲述了晏子是如何的巧言善变,赢得了楚王的尊重。

晏子使楚画像

当时的晏子被任命去楚国访问。楚国人知道晏子身材矮小,于是就让晏子在大门旁边的一处小门中进去。晏子于是停住了脚步说;“出使到狗国的人才从狗洞里进去,今天我来楚国相访,不应该从这个洞进去。”于是迎宾客们就带晏子从另一扇大门进去。

晏子初次拜见楚王,楚王便质问到:“楚国是没人了吗,竟派来您作为使臣。”晏子很是严肃的回答,齐国上下七千多户人家,若是全部张开袖来,天瞬间就能暗下来;若一起挥洒汗水,瞬间倾盆大雨。怎么能没人才呢!楚王仍就不甘示弱,反问道:“既然如此,那为何会派您来呢?”晏子则机智的回答道:“齐国派使臣一般会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选派,贤能的人自然会到贤国的国家访问,像我这般不肖,只能来到楚国了。

于是楚王很是懊恼,便向群臣请教,于是乎就出现了”晏子偷盗事件”。再一次酒宴上,晏子被诬赖偷盗,楚王就问道:“齐国人都会偷盗吗?”晏子则离开座位说道;“我听说橘子长在淮河以南结出的是橘子,淮河以北则是酸枳,尽管叶子相同,但味道不同。究其原因,还是水土不同。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盗,来楚国就偷盗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楚国的水土会导致人民偷盗吗?”于是楚王说;“圣人是不能同他拿来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己讨没趣罢了”。就这样晏子再一次用自己灵敏的头脑获得了楚王的尊重。

晏子谏景公

“晏子谏齐景公”来自于《晏子春秋》一书中,它主要记录了晏子同齐景公的一段对话,主要提醒齐景公在执政方面要忠实百姓疾苦。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晏子画像

齐景公还在位时,天气伴随着下雪一直不放晴,当时的齐景公身着白色狐皮大衣,坐在朝堂一边的台阶上。晏子进朝面谏君上,站立了一会,景公说道:“真是奇怪,下了几天雪,天气却不冷。”晏子回答:“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我听别人说,以前古代的国君,自己吃饱后却不知别人饿着,自己不冷却不知别人的寒冷,自己过的安乐却不知别人的贫苦。现在君王却也不知道了。”听完,景公:“好!我已经领悟了。”于是就命人拿出皮衣,拿出粮食给那些挨饿受冻的人。

齐景公想要建高台,于是发动百姓劳动,高台建成后,又想要造钟。于是晏子进谏道:“所谓的君王不能以百姓的劳苦作为自己的乐趣。君主已经建造了高台,现在却又想造钟,这样会对百姓造成很大的负担,百姓必然也不会接受。君主这样的做法是不可行的,这样会导致矛盾的产生。”于是,景公听了晏子的话,停止了造钟的想法。

全文主要通过晏子与景公之间的对话宣扬了爱民思想,并劝诫了君王为民着想的执政之道,只有这样国家才会强盛。

晏子为齐相

宴婴像

面对动荡不安的社会,晏子对外反对侵伐战争,对内主张和实施尚贤和爱民的仁政德治。他的政治活动主要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主要反对齐国参加对外侵伐战争,主张培养文人义士为主。后期主要是反对一些暴敛行为,主张节约爱民为主。

他的一生,基本上是在齐国的政治舞台上度过的,他忠于君上而不保守,机智却不呆板。司马迁的著作《史记》还将他和齐国的另一个在宰相管仲相并列共同写入书中,并且还对两人进行了不同的评价。晏子对待齐国的真的可谓是鞠躬尽瘁,齐庄公在位时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巩固自己的地位,对晏子的劝阻,不但不理会,还产生了间隙。之后又是不听阻拦,一意孤行,组织叛乱趁机攻打晋国候又攻打鲁国,导致激怒了鲁国。晏子迫不得已只能将家里的贵重物品全部上充国库。散去了佣人,带着自己的妻儿老小来到一个小村子里,一边靠打鱼维持生计,一边密切关注事物的发展。

身为齐国的相大夫,辅佐齐国的三任君主,一直都是勤勤恳恳,廉洁从政。他管理国家的大小事都秉着公正无私的态度。对于亲属的请求,也是秉着合法就给办,不合法就拒绝办理的行事准则。从政以来概不接受礼物,尽管很微不足道,也从来不接,还经常将自己的俸禄烦发给穷苦百姓,这样的行为似乎比皇帝做的还称职。

晏子外交的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面对楚王的羞辱,他沉着冷静,保持等着胸有成竹的面容,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和口才维护了自己国家的尊严和个人尊严,不辱使命。在《晏子使楚中》展示了这位机智的政治家、外交家的风采。

《晏子使楚中》画像

一、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当初晏子接到使命来到楚国,楚王却因晏子身材矮小对其捉弄。于是便让晏子从旁边的洞进去,这番举动,无非就是想以此来羞辱他,进而在羞辱齐国。于是晏子坚持不入,并说;“只有访问狗国的,才从狗洞进去。”言下之意便是如果我钻了狗洞,那楚国就是狗国,你侮辱了我,也是侮辱了你自己。在这里,晏子就是这样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让对方自取其辱。而晏子拿起智慧的武器,不但没使自己受辱,反而还让对方蒙羞。

二、争锋相对、捍卫尊严

见到楚王后,楚王依旧继续捉弄他,先是讽刺齐国没有人才,后又讽刺晏子无能。对此晏子依然毫不示弱,他用“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比肩继踵”等词语驳斥楚王,之后假装并顺承他的意思“我无能”,在突然利用”因为我的无用才会被派遣楚国”进行反击。晏子再次利用自己的机智聪明反击了楚王。对自己而言,维护了尊严;对国家而言,捍卫了荣誉。

三、利用类比,巧妙反击

但楚王准备诬赖他偷盗时,晏子便以“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来比喻,说明外部环境对内部事物的影响的道理,以此为由,顺势推导,再加上机智的辩驳,最终让楚王低头。

对晏子的评价

晏子,机智聪敏,能言善辩。外出使国,能够不辱使命,不仅保护了自己的尊严还捍卫了齐国的国家颜面和威严。司马迁非常赞赏他,还将其与管仲相比,就连孔子对他也是赞不绝口。

晏子使楚

他善于言辞的本领,每每对话都是话中有意,意中有话。就如当初刚到楚国时,见到楚王的有意刁难,让他钻狗洞进城,这明摆着有玩弄意味在里面。但晏子也是毫不示弱对侍卫说:“这明明是狗洞不是城门,我要是访问狗国,我必定钻狗洞,我想知道我究竟来到得是楚国还是....”就这样简短的几句话就包含了城门与狗洞的对比,开城门就是楚国,开狗洞就是狗国。这样一来,楚王就肯定知道,如若不打开城门的话,就成了狗国的国主。于是他迫于无奈,为了保住国家的颜面,只能吩咐下人打开城门,将晏子迎进宫里。

就这样,晏子利用自己的聪明机智,赢回了颜面。他也知道如果自己的话语里出现一句不好听的话,就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于是机智的他换了一种说法,让楚王自己领略话中的意思,避开了灾祸。当然其中最可敬的精神就是爱国了,当楚王在酒宴上准备陷害晏子是盗贼,进而一步侮辱齐国是偷盗的国家时,晏子又一次的利用“南橘北枳”的道理成功的反驳了楚王。这样不但有力的反驳了楚王的侮辱,还维护了自己国家的尊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人机助力缅甸地震救援 中国救...   中国日报网4月2日电 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多座建筑倒塌,曼德勒等城市成为重...
寻迹中国|外国博主走进河池 体...   河池市是广西最大的茧丝绸主产区,也是我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移”,近年来,...
东帝汶留学生感受“舌尖上的河西...   来自东帝汶的留学生杰克拉已经在甘肃省张掖市河西学院留学一年,活泼开朗的她对于中国美食一直十分向往...
美国加征关税 全球一片反对   美国白宫计划4月2日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的措施。这被认为是美国本届政府影响范围最广、冲...
美国“关税讹诈”破坏世界经济稳...   美国利用关税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讹诈,已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面对美国人为制造的...
特朗普关税乱拳开打 为何美国自...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此外,特朗普当日...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正...   新华社华盛顿4月3日电(记者熊茂伶)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宣布的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措施3日正...
缅甸强震后已发生63次余震   新华社缅甸曼德勒4月3日电(记者张东强)缅甸气象和水文局3日发布报告说,截至当地时间3日8时30...
缅甸强震已致3085人死亡   新华社快讯: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小组发布消息说,截至当地时间4月3日上午8时,缅甸强震已致...
华为、腾讯、招商局....大湾...   从“孔雀东南飞”到“百万英才汇南粤”  今天的广东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  重视人才、渴求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