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全球出现疫苗短缺问题的国家数是近12年来的最高值,为82个。 ]
世界卫生组织(WHO,下称“世卫组织”)近日发布2023年全球疫苗市场报告,显示全球疫苗分配不均问题严峻。
近年来,全球疫苗价值(去除新冠疫苗影响)持续增长,但其增长主要由成人疫苗市场和私人HPV市场驱动。目前,在向低收入国家提供的疫苗中,成人疫苗占比不到10%,而高收入国家这一比例达到51%。
4月7日是2024年世界卫生日,主题为“我的健康,我的权利”,旨在倡导每个人获得优质卫生服务等权利。而在全球公共卫生议程中,疫苗在中低收入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难题却日益凸显。
前述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大约85%的疫苗价值依然流向10家制造商,近50%流向2家制造商。美国制造商生产了全球采购量的35%,主要供应给美洲区域、东南亚区域、欧洲区域和西太平洋区域。东南亚地区以全球不足10%的人口使用了全球约30%的疫苗,非洲区域接收了全球其他地区生产疫苗的12%(低于新冠疫情前的20%),但生产量仅占全球的1%。
供给侧的集中和巨头“垄断”,影响了国际组织采购(下称“国际采购”)中的议价空间,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球疫苗供应量的稳定。根据报告,2022年全球有82个国家存在至少一种疫苗缺货的现象。
全球疫苗“缺货”国家数创历史新高
根据报告,2022年全球出现疫苗短缺问题的国家数是近12年来的最高值,为82个,比上一年增加了32个。相当于有四成左右的世卫组织成员国出现了至少一种疫苗缺货现象。
“多数情况下,疫苗缺货是因为需要进口和/或国际采购。报告中疫苗生产集中在头部企业的事实也可佐证这一点。”帕斯适宜卫生科技组织中国国家代表、商务与联盟管理负责人袁瑗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
不同于基本依赖国内生产和自主采购的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主要通过国际采购,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疫苗制造商处进口疫苗。
报告显示,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自我生产的疫苗,在体量上占全球疫苗市场的七成左右,在价值上则达到九成。剩余三成左右的全球疫苗市场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泛美卫生组织(PAHO)等国际组织通过集中采购机制向低收入地区分配。
这些短缺疫苗主要指世卫组织推荐接种的儿童常见疫苗。比如,2022年,存在口服脊髓灰质炎(OPV)疫苗缺口的国家数最多,超过30个。与此同时,新冠大流行之后,在全球多国相继提出麻疹疫苗“强免”之际,2022年麻疹疫苗的“缺货”同时出现在超过25个国家,疫苗分配的不平等问题有所扩大。
为什么会出现疫苗“缺货”?报告认为,采购延误和筹资延误是主要原因。
“疫苗采购流程比较复杂。”袁瑗说,比如生产商根据预测生产疫苗,但因预测发生变化未能发货,导致疫苗货架期缩短,然而采购方不愿接受货架期短的产品;由于他国出口限制,导致部分低收入国家难以获得如注射器等耗材。
运输能力短缺也同样影响国际疫苗交付。“运费曾大幅上涨,一度增加至原来的三倍多。”袁瑗表示。
此外,2022年,新冠疫苗的全球采购量显著下降,但仍占全球60%左右的疫苗市场份额。在疫苗供应高度集中的背景下,新冠疫苗的优先生产一定程度上也对其他疫苗的全球供应造成影响。
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是一个全球性的公私合作联盟,世界银行和UNICEF分别是Gavi创新融资机制和采购服务的重要合作伙伴,该联盟通过整合多方力量,保障低收入国家免疫计划的实施。Gavi向第一财经提供的书面回复中表示,采购的资金、需求高于预期(通常是由于疫情不受控制所致)或生产过程的延误,均可能造成疫苗短缺。
如何促进全球疫苗分配公平
供应集中而需求分散,是全球疫苗分配不公的主要原因。要想改变这一点,短期来看,需要通过集中采购实现疫苗降价和供应稳定,长期来看,则需要让更多国家和地区具备本地化生产能力。
通过世卫组织预认证是一个国家疫苗具备参与联合国全球采购资格的必要条件。截至2023年11月,仅63个国家和一个区域经济体通过世卫组织预认证的合作注册程序,数量不到世卫组织成员国的1/3。
近年来,中国、印度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疫苗企业的加入,为国际采购中疫苗的降价起到积极作用。2022年,9家疫苗制造商总共提供了全球约70%的疫苗供应(不含COVID-19疫苗)。其中,三家制造商位于印度,一家位于中国(中国生物)。
但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高级项目官杜珩表示:“在疫苗的国际援助中,哪怕是免费或低价提供,受援国也有权利选择他们所需要的疫苗产品,他们往往会选择品牌知名度高的产品。而且,完全依靠Gavi支持的受援国对价格不敏感,卫生当局容易对已经广泛使用多年的疫苗产品或者免疫规划纳入前示范项目所采用的产品形成依赖,更换产品需要更多的论证、审批和协调,所以‘后发’的发展中国家疫苗新进入采购清单,即使价格更低,要想在这些国家获得一定市场份额也并不容易。”因此,杜珩认为,仅仅通过引入更多供应商竞争来实现国际采购降价的方法,存在一定阻力。
杜珩认为,对于供应厂商数量少且在低收入地区有较大需求的疫苗产品,为减少筹资和采购延误而造成的疫苗“断供”问题,国际组织可以通过研发阶段的预先采购承诺、采购量担保、跟企业达成多年采购和供应计划等多种方式,换取更多采购议价权。而对供应厂商而言,可以考虑先从将要启动该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的国家以及从Gavi受援状态“毕业”(不再作为受援国)的国家开始发力,进入国际市场。
Gavi方面也对记者提到了在供给侧“塑造市场”的重要性。“我们通过提供一定资金支持健康需求,支持有竞争力和可持续的制造商。这种方式可以激励创新,并加强疫苗供应安全。”
此外,袁瑗表示,新冠大流行以来,成人疫苗接种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当低收入国家还在努力实施儿童疫苗接种时,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有购买力和意愿为更广大的人群实施疫苗接种;健康素养高的人群有更高的接种意愿,使得人群对疫苗的需要(need)转化为需求(demand),这也是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疫苗在全球疫苗采购中占比更大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