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力不同。对人,对事。
特别是经常读文学类的书。当你很讨厌一个人时,你将注意力慢慢去观察他身上的细节部分,手掌,肩膀,还有脸上的褶皱。你内心的怒气会慢慢减缓。
因为读过太多小说下的人物。每一个人都是立体且复杂。你不会因为一个人的title和社会地位而去盲目崇拜和仰慕,你知道一个人的道德观和她表达的,创造的角色可以不一致。我们看到的每一个人,都是面具之上,他想让我们看到的形象。
祛魅,从而慈悲。李叔同曾说学佛,可以让我们拥有两样东西,一者是智慧,一者是慈悲。
慈悲就是我们看到一个人,我们会从内心深处去感受,每一个人拥有不一样的生存环境,我们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见解不一样,认知不一样。但是我知道每一个人能够展现出他现在这样,都是过往所有经历生活的塑造。
懂得,你所感受到的人和事,更多的都是宇宙中磁场能量的共振,你看到的只是这一瞬间的东西,而非本质和永恒。承认暗物质和看不见的能量存在,是一本一本文学书教会我的。
松动内心的执念和评判。接受每一个当下的呈现。相信未来是流动而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