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疆
企业限制员工上厕所的事儿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但没想到,有些企业的脑洞这么大,动作这么拼。据《工人日报》报道,最近,公司装“计时厕所”防止员工摸鱼的事儿上了热搜,引得无数网友纷纷吐槽。
“职场一入深似海,从此如厕不自由”。厕所计时原本只是影视剧里面的情节,但有人真把这个做成了一种生意,这家企业的人还自豪地表示,曾为多家头部互联网公司提供智慧厕所解决方案。明明是头部企业,偏偏盯着员工的臀部做文章,看到这儿,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这些智慧的头部企业都有谁?
某些企业为什么喜欢盯着厕所?表面上看是为了防止员工“摸鱼”,其实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摸鱼”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绩效考核足够科学合理,完全没必要对厕所严防死守。相反,如果企业管理一塌糊涂,就算看住了厕所,也看不住那些想要“摸鱼”的心。
既然防不住员工“摸鱼”,此举的意义到底何在呢?实际上,包括“厕所制度”在内,很多奇葩规定根本就不像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更像是测试员工的服从性和忠诚度。说白了,这样的企业想要的只是服从命令的“机器”,根本没把员工的个人权益和劳动权益放在眼里,所以他们根本不在乎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
从“测试忠诚度”的角度出发,当然是越苛刻的条件,越能测试出效果。于是,各种反人性的管理规定越来越多。这些企业并不是不懂法,他们只是欺负劳动者没办法——如果每一种奇葩规定都能得到强力纠偏,并受到应有的处罚,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企业管理方式何至于大行其道?
实际上,奇葩的“厕所制度”只是病症,畸形的劳资关系才是病灶。如果企业管理有失体面,劳动权益很容易受到践踏,体面劳动也将无从谈起。对于那些无视公序良俗的企业规定,劳动法规必须硬起来,只有守住法律的体面,才能守住劳动者的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