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大消息:
据观察者网报道,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德克·贝亚茨近日在美国访问期间发表讲话,强调中国在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并重申需要给予荷兰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阿斯麦(ASML)“尽可能自由的发展空间”。
贝亚茨表示,他与美国商务部副部长唐·格雷夫斯的会面是为了推动双边贸易发展,而非讨论出口限制事宜,因为这超出了他的职权范围。
报道指出,贝亚茨在此时访问美国,恰逢美国试图扩大对中国某些计算机芯片制造商的半导体出口限制。
这番言论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显得尤为引人关注。众所周知,近年来美国一直在联络其盟友,企图在芯片等高科技领域对中国实施限制。身为美国在欧洲的重要盟友,荷兰也因此面临着来自美国的巨大压力。
在此背景下,贝利亚茨公开强调中国市场的重要性。这一表态很容易被解读为他在向美国传递信息,表明荷兰不愿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贝利亚茨的言论其实反映了ASML,这家荷兰科技巨头所处的复杂处境。
截至目前,全球各行业对芯片的需求依然非常旺盛,这本应是阿斯麦公司大展所长的绝佳时机。然而,荷兰政府屡屡向华盛顿的压力屈服,使得这一"国家队"企业深受其害,不得不无奈地对美国表达不满。
可以预见,在这场前所未有的芯片博弈中,荷兰政府必须在维护自身经济利益与履行盟友责任之间寻求微妙的平衡。如果继续过度迎合美国的要求,不仅可能失去中国这一关键市场,还可能使阿斯麦这样的“国家珍宝”失去其应有的地位。
第二大消息:
央视新闻近日报道,委内瑞拉外长希尔正式宣布,该国最高法院已经批准了检察院关于对阿根廷总统米莱、总统府秘书长卡里娜·米莱以及安全部长布里奇发布逮捕令并展开犯罪调查的请求。
委内瑞拉检方将对米莱三人展开调查,罪名包括严重盗窃、洗钱、非法剥夺自由以及非法干扰民用航空运行安全等多项指控。
委内瑞拉国有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47货运飞机于2022年6月被阿根廷拦截并扣押,该飞机在阿根廷司法机关的批准下,于2023年2月12日被移交给美国。
在委内瑞拉发出通缉令的数小时之后,阿根廷联邦法院迅速采取了对策,向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内政和司法部长卡韦略以及其他30名委内瑞拉政府高官发布了“立即逮捕”的命令。这项命令同时要求国际刑警组织对上述官员发布国际通缉令,指控他们犯有“危害人类罪”。
尽管显而易见,对于国家领导人发布的通缉令几乎只具有外交警告的作用,不太可能带来实际效果。然而,委内瑞拉和阿根廷两国仍通过互相发布总统逮捕令的方式,表达了彼此之间的不满。
尽管双方均已威胁将升级至国际通缉令,但从当前情况来看,无论是米莱还是马杜罗都不太可能因对方的通缉令而被逮捕入狱。双方将继续斗争,寻求新的策略来对抗对方,这也凸显了拉丁美洲当前局势的复杂与动荡。
令人欣慰的是,虽然该地区领导人之间存在诸多“私人恩怨”,但这不太可能导致地区冲突。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内部纷争频繁的拉丁美洲,可能更加难以实现其团结一致、促进经济发展的美好愿景。
第三大消息:
据环球网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日前在社交媒体X上发布帖子,对美国总统拜登在美日印澳“四边机制”(QUAD)峰会“闭门讲话”中涉及中国的言论被曝光一事作出回应,提醒QUAD四国“下次别忘了关掉麦克风”。此外,林剑在帖子中还附上了一张对比图,展示了近期中美两场主场外交在主题上的显著差异。
图片上方展示的是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现场,主题为“合作...合作...合作”。图片下方则为2024年美日印澳“四边机制”(QUAD)峰会的现场,其主题为“中国!中国!中国!”。
近日,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领导人峰会在美国总统拜登的家乡特拉华州威尔明顿召开。联合声明虽然并未直接提及中国,但据法新社报道,美国官员表示,“应对中国”是此次峰会的重要议题之一。
据报道,美国白宫此前表示,此次“四方峰会”的主要议程包括加强在印度洋的安全合作等内容,不针对任何国家。然而,据美国“政治新闻网”和路透社等媒体报道,峰会刚一开始,拜登即对中国进行了严厉批评,指责中国在南海等问题上表现得咄咄逼人。
美方声称他们的行动不针对中国,但峰会的首个议题就是中国,会议的各个方面都在谈论中国,这是典型的言行不一,甚至连美国的媒体也对此表示怀疑。近日在美国召开的美日印澳“四边机制”峰会(QUAD峰会),其虚伪行径被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直言不讳地指出。林剑表示,QUAD峰会试图通过排斥和遏制中国来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即便需要牺牲亚太地区人民的利益也在所不惜,试图拼凑一个封闭排他的“小圈子”,这样的企图注定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