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家庭为什么很难培养出精英?根源在于父母的牛马思维
今天我刷到一个视频,视频里是一众中学生,身着西装,扮演联合国代表的样子。
视频中的会议现场,和你平日里在新闻媒体上看到的联合国大会现场,几乎达到了1:1复刻,总之,场面挺震撼的。而视频中的学生,和你平日里看到的身边的普通人、穷学生的一个明显的区别是,他们脸上只有自信和淡定,绝无畏畏缩缩,或者曾经被精神/物质虐待的样子。
这个活动其实付费门槛并不高,几千块就可以报,只是它和普通人存在信息差,普通人很少、很少,或者几乎不会想到让孩子学习联合国式的探讨议题的思维,更不会想到要培养孩子进联合国。
而中产精英和富人的孩子,早在他们的孩子只有9~17岁的年龄,就已经接受这种思维的培养。这个活动的全称叫“国青模联”。它的指导单位是:联合国全球传播部。
所以它并不是一个与联合国总部无关的、纯过家家式的活动,我相信孩子在这种活动上是可以得到来自联合国总部的指导,比如,工作议程、流程是怎样的等等。
也许,作为牛马你会问:那学到了这些,见识到了这些,又怎么样呢?这又不算什么技能,对找工作、谋生有啥用?
没错,这是牛马一定会发出的疑问,你存在这样的疑问,至少说明,你目前还没有脱贫,还没有脱困,但凡是涉及到花钱的事情,你第一反应都是,这钱能不能学到技能,而后谋生。
学习一门技术,而后谋生,心里想着,只要有门技术就饿不死,这是什么思维?这是工匠思维。但古往今来,你何曾见过任何工匠,成为领袖,成为商业巨富?没有。
当马云、马化腾、李彦宏这些人成为互联网巨头的时候,雷军只有金山,且金山的市值连阿里的一个零头都不到。影响力和这些人更是没法比。
作者认为,导致雷军没有像马云、马化腾、李彦宏这些人早早取得和他们同等级别的成功的原因在于,雷军的出身对他的影响。纵然是雷军这样的天才程序员级别的人物,也难以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思维短板。
这恰恰是阻碍他成功的原因。这一点,他在采访中后来也深刻反思过,只顾勤奋耕耘没有用。实际上,作者认为,勤奋耕耘,只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绝不寻找一分耕耘可以带来十分收获的可能性,本质上还是思维上的懒,本质上就是农民思维。
一个真正优秀的孩子,从来都是拼爸妈的。拼父母不一定是拼父母的学历、金钱与地位,拼的就是一个信息差,别的爸爸妈妈都在用的学习方法,成长路线,避坑之处,提前知道了就不会走冤枉路了。
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时代就意味着会有信息差。很多信息,就拿八少八素和人大早培举例,人家不会到处张贴大告示告诉你:“我要选拔了啊!你们都来啊来啊!”,人家默默的、低调地发一个通知,那些知道的人立马就上了
今天我看到了一篇文章,是一名北大硕士将孩子送入了海淀六小强学校的“鸡娃”史。她不仅科学“鸡娃”,还擅长解读教育政策,对于未来的教育趋势,她也有着很深刻的见解,能够从容的规划孩子的教育之路。
1、让你参加信奥赛就是想坑你钱。
信奥赛含金量是高,但也又贵又难啊,保底二三十万起步,全省前10都不一定有希望,普通家庭尤其是工薪家庭没必要浪费这个时间。
2、穷人最大的阻碍——“家学匮乏。
要想打破这种现状,就必须打破教育壁垒。怎么打破?先看完《零零后》和《他乡的童年》这2部纪录片,打破家长固有教育视界的局限,家长需要把自己零散的育儿方式和经验重组,对照孩子的优势和不足,调整出真正适合他的学习方式!
3、自然教育,当下未来最流行的教育方式。
到自然中进行观察、探索、发现,让孩子真正拥有跨学科的学习能力!
用这8大户外探索app、自然观察手册以及各种户外探索任务卡,能让家门口10块钱门票的公园、动物园和植物园,全部利用成孩子的私人宝藏课堂!
4、不能过度教育。
过度教育的后果就是,把钱和精力过度消耗,还没培养出一个优秀孩子。哪些是过度教育呢? 语数英是刚需,但课外班却不一定是刚需。一定要先把课内基础掌握好,再考虑是否进行课外拓展。幼儿园就搞3件事,其它真的没有那么重要:阅读、思维和运动,小学三年级以前盯好5件事,写字、看图写话、计算和阅读!
5、去某站刷各科大牛老师的课。
学古诗文看戴建业老师,学历史地理看韩茂莉讲地理学小学数学看北大学霸傲德,学物理科普看不刷题的吴姥姥,上地道美式英语课看瑞秋英语,这些老师个个都是神仙级别,更多的大牛老师免费课程和资源源在这300个资源包里,能从幼儿园能用到高中!
6、不管趋势怎么变,校内底线要守好,每科都有捷径!
数学一定要死磕计算,尤其是一二年级,根本别去想奥数什么的,那都不现实;
语文要下慢功夫,课内+课外利用好资源就是一条捷径:英语想要保证绝对优势,课内那本教材肯定不够,一定要借助原版阅读!具体规划这本家长指导手册全都有。
7、幼儿园小学一定把钱花在刀刃上!有些钱能省就省
幼儿园启蒙就狂听这100个喜马拉雅听单,都是优质资源,孩子英语、故事和表达都能从这开始;
小学想给孩子额外补充鸡饲料,就去B站听这些北大清华等名校老师的课程,孩子学校弄不懂的知识点,这些老师能给你安排明明白白;
如果你想让孩子更加努力一点,就直接利用这50个跨学科网站去学习(打包放最后了),向内对接并消化国内外顶级资源!
8、兴趣班?除非孩子有兴趣,不然就是你的兴趣班,和孩子无关。
别为了自己的虚荣心,让孩子走偏。报兴趣班前,先用50个兴趣班类目选择和天赋测试题,进行筛选
9、升学也可以不走统招,毕竟孩子远远不止高考一条路。
可以比如格力孟羽童,也是浙大毕业,走的就是外语保送路线。如果你家孩子别的方面有天赋,完全可以好好开发,争取把它走成捷径,这份升学路径可以先拿去参考。
10、孩子教育要不要规划?那是必须的。
清晰的目标和分解动作,必能成就一个优秀的娃。不知道如何规划,[海淀小学1-6年级规划表] + T2024自驱娃养成家长指导手册,必须得好好看一看!
11、有钱不如多买书。
课外书读得越多,孩子越聪明,3岁买绘本,5岁买历史书,7岁左右买科普书,8、9岁开始添加名著阅读,孩子每个年龄需要满上适合的课外书。如果你实在不知道怎么做,参考这份2024年阅读指导手册(打包放最后了),里面的书单都是孩子读了就马上有收获!
12、教育有“玄学”。
搞不明白孩子的发育特点,就很可能培养不出学霸,女孩和男孩的学习方式完全不同。女孩从幼儿园开始就要死磕逻辑思维,把天生的差距追平,男孩从小培养阅读、晨读、朗诵等习惯,这些对文科很有帮助。教育部官方给的儿童发展指南打印出来好好学习。
13、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就是家长的信息差!
当你还在拼命卷裸考的时候,人家早就通过强基、三一、科技特长生,降低几十分考985了。这些信息从哪里来?混进牛妈队伍,多混优质家长群,多取经,多学习;要想办法拿到第一手的信息,最新的教育政策,最先进的学习方法。
我给大家整理一共300多份学霸在用的学习资料,全都是免费的,从各种信息搜集到语数英等等各方各面都集齐了,想学哪一块的时候找出对应资源查一查,对着做一做!绝对能拉开其他孩子很大一截,我都打包进【2024信息差】资料包里面了
上一篇:焦虑的根源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