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2月5日至8日,英国伦敦上空烟雾笼罩,持续4天不散,几千市民感到胸闷、咳嗽、喉痛、呕吐。4天时间,老人和病患者共4000人死亡;两个月后,又有8000人相继死去,这是一起世界上罕见的灾难性污染事件。据伦敦当局分析,这次事件是由伦敦市民烧煤过程中排出大量的煤尘和二氧化硫等毒气所形成的硫酸烟雾。因伦敦以烟雾最为著名,故称“伦敦烟雾事件”。此后,1956年1月,1957年12月,1962年12月,1963年1月,又多次发生过类似的空气污染事件,因急性中毒死亡的人数从几百人到上千人不等。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又称“地球会议”。为纪念斯德哥尔摩第一次人类环境大会召开20周年,1992年6月3日,联合国在巴西的“里约中心”组织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6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100多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在大会上发言,中国总理李鹏出席大会并讲了话。这次大会是继197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之后,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一次国际会议。
本届大会的会徽是一只巨手托着插着一支鲜嫩树枝的地球,告诉人们:“地球在我们手中。”这次大会的宗旨是回顾第一次人类环境大会召开后20年来全球环境保护的历程,敦促各国政府和公众采取积极措施,协调合作,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而共同做出努力。
会议通过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又称《地球宪章》)和《21世纪行动议程》,154个国家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48个国家签署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还通过了有关森林保护的非法律性文件《关于森林问题的政府声明》。“里约宣言”指出: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世界各国应在环境与发展领域加强国际合作,为建立一种新的、公平的全球伙伴关系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