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白露,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加上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光照强度减弱,地面辐射散热快,所以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天气渐渐转凉,寒生露凝。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那么老话“烂了白露,天天走溜路”什么意思?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老话“烂了白露,天天走溜路”什么意思
老话“烂了白露,天天走溜路”的意思是说,如果白露当天下雨了,那么接下来的天气将会以阴雨天气居多,导致路面变得泥泞和滑溜,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不便。特别是在白露之后,如果降雨较多,不仅会影响人们的出行,还会对农业种植产生不利影响。从农业种植的角度来看,白露过后是秋收、秋播的高峰期,如果降雨较多,不利于农作物的收获和晾晒,可能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因此,从这两个方面来看,白露下雨被认为是不好的情况。
此外,这句谚语也反映了农民对天气变化的担忧。白露时节,如果下雨,预示着接下来的雨水可能较多,这不仅会影响粮食作物的成熟和收获,还可能导致粮食发霉腐烂,从而影响农业生产。民间一直认为白露下雨不好,并且把白露节气前后几天如果降雨了,视为“烂白露”,认为这样的天气不利于农业生产。
尽管“烂了白露,天天走溜路”这句谚语反映了人们对白露时节降雨的担忧,但气象专家指出,民间关于白露节气的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决定天气是否下雨的最终因素还是看大气环流。
白露下雨有什么说法
白露下雨的说法和意义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
首先,从农业的角度来看,白露期间的天气情况对农作物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些农谚表明,如果白露节气当天或期间下雨,可能会对农业产生不利影响。例如,“白露有雨冬来早”意味着如果白露期间有雨,寒冷的冬天会来得较早,这可能会影响农作物的成熟和收获。此外,“白露雨苦”的说法也暗示了白露时节下雨可能会对农作物造成损害,影响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另一方面,从气象和健康的角度来看,适量的降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减少空气中的干燥,对于呼吸道的不适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同时,白露下的雨水也可以净化空气中的尘埃和有害物质,改善空气质量,对人们的健康有益。然而,过大的降雨量可能导致洪涝灾害发生,对农作物和房屋造成损害,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不便。
综上所述,白露下雨的说法和意义是多方面的,既可能对农业产生不利影响,也可能对人们的健康和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白露下雨的好坏主要取决于降雨的程度和对当地的具体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