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一二年级时,各科成绩都是“倒数”,我也给了她很多辅导,但都像雨下在了沙漠里,她成绩依旧很稳定地维持“倒数”的状态。
现在回看,她“倒数”并不是她太差,而是她的同学成绩太好。比如数学和英语,大都满分,我们的八十多分就实在是不够看。
如果只是成绩不好,也还能接受,让我焦虑的是,女儿在班级里是妥妥的二等公民。
看着女儿的木讷和自卑,我非常的难过。
转机就出现在三年级,她的成绩从三年级起,就开始有了起色,到了四五年级,开始成为所谓的“学霸”。而一二年级时的“学霸”有好几个却“泯然众人矣”。
我并不知道,她的变化是因为我的努力,还是因为她长大了,大脑的发育跟上了同龄人。
我把我的做法整理一下,供友友们参考。
⭕️一、习惯。
☘️1、一二年级已经养成了好习惯。
我女儿的学习习惯很好,回家写作业,写完作业就看书。
一年级时大都看绘本,有时候我会陪她读一些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的童书。
二年级起,她就开始独立看书,生字已经不会影响她的阅读了。
到了三年级,她的学习习惯已经养成。写作业和看书,从来都是她的主动行为。
在这里,想强调一下,选书非常重要。
家长自己一定要多去少儿图书馆,见到合适的书,就借回来,如果孩子喜欢,那一定要记下作者或系列名称,或方便用一个点拽出一条线的书籍信息。
不要小看给孩子选书这件事情,所有学科都需要的两个底层习惯:阅读习惯和听说习惯。
如果没有孩子感兴趣的书籍,想让孩子养成爱阅读的习惯,太难了。
借书,是为了选择合适的书。只要书是好书,就需要买回来,你并不知道孩子什么时候需要它,当需要它的时候,刚好它在,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美好了。
如果书买回来后,孩子并不喜欢,也不用着急,书放在那里,你并不知道哪一天孩子的小手就会去拿起它。
☘️2、如果前期没有养成阅读习惯,该怎么办?
每天选择一篇短小的、孩子感兴趣的阅读材料,请孩子精读。
偶尔插播孩子“不喜欢”的,比如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中的一个片段,又比如知乎上的某高赞回答,孩子自然(科学、劳技等)课本的一个段落等等。
开始的时候一定要短小,慢慢加量,一定要坚持。
第一次可以是妈妈先读,然后请孩子“帮忙”:“妈妈读不好,宝贝你读一遍给妈妈听听,可以吗?”
还可以带着孩子听听故事或社会新闻,听完后,和孩子讨论,这个“讨论”要偏重于孩子说,你多听。孩子说话的时候,也不要打断他。当孩子说出自己的观点或有比较清晰的表达时,一定要及时送出表扬。
陪孩子成长,都比较费妈啊,但是,小学的习惯一定一定要养好。
⭕️二、抓错题。
如果你仔细察看过孩子的课本、练习册和试卷,你会非常容易地发现,三年级起,各科的知识点都稍微有了点难度。
这时候,除了学校的作业外,我还买了辅导书《一课一练》和《名校名卷》。
买辅导书,并不是为了让孩子刷题,而是你发现孩子的错题后,你就可以通过辅导书找到相似或相关的题型,选出来,让孩子做一下。
另外,我是手抄错题,因为在抄的过程中,我会用更换数字或更换名词、场景等,再创造几个相似的题。然后复印两三份。
孩子订正完毕后,第一次再做错题,大概率是能做对的,但是,你过二三天后,再给她做,她可能又会错。
这是错误的思维习惯在作祟。
没关系,继续把正确的思路再给她讲一遍,重复练习很重要。
孩子的可塑性很强,你一定一定要重点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不要为了追分数而急功急利地让孩子“记”套路。
当孩子遇到不会的题目,建议孩子认真多读几遍,很多时候,孩子在读第二遍的时候,就会做了。
在做题的过程中,也需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可以用“看得见的成就”来激励孩子。
“看得见的成就”有很多方式,比如在醒目的地方贴一张大纸,孩子做一道题,就画一颗星;比如孩子做一道题就朝透明的玻璃罐里放一颗彩珠。
如何在孩子学习过程中注重过程和小目标,让孩子有成就感?
⭕️三、背单词。
大脑是在睡眠期间整理记忆信息的,所以,睡前是记忆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学习需要记忆的内容,就比如记单词。
睡前一小时,背一定数量的单词,如果记不住也没关系,读三五遍也行。
孩子需要听、读一些英文小故事或绘本。我们以前用过一个APP,叫“爱听外语”,很不错。
除了黑布林系列外,我们还听、读完过两本书:《小学英语阅读100篇》和《新课标小学英语阅读》。
以上,是一位普通妈妈的总结,希望能给友友提供一些参考。
上一篇:晕3D怎么办?
下一篇:分红险的红利如何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