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行政执法队执法人员针对非法采摘野生植物行为采取了专项打击行动,共查处了5起非法采摘野生植物(沙葱、韭菜花、野生蘑菇等)行为,共 24 人被查处。当地部门给出的执法理由是大量采摘野生植物会对牧民草牧场造成破坏,不仅容易导致矛盾纠纷,还会破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这条新闻在网上引起了一定争议,对于这种执法行为和执法理由,有部分网民表示无法理解。无法理解的理由,主要是认为野生沙葱、韭菜花、野生蘑菇等属于民间传统上的“野菜”,属于生长在“野地”中的“无主”之物,怎么连采野菜也“犯法”了呢?
但认真看下来,内蒙古相关地区的执法还真没有什么大问题。
首先从野生植物物种保护的角度来说,乱采沙葱、韭菜花、野生蘑菇等的确存在采摘了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的可能。比如“野生蘑菇”中的野生口蘑、松茸,就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二级保护名录》中的物种,如果随意采摘,确实可能触犯法律。
沙葱和韭菜花的情况则复杂一些。此前有网上信息说沙葱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但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农业农村部2021年联合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并未见到该物种,目前也未有权威行业管理部门对该物种调整保护级别的信息。所以该物种是否属于重点保护植物或还有争议。至于有网友提及很多饭店也提供沙葱菜品,那是因为沙葱人工栽培已经非常成熟,和野外采摘沙葱不能一概而论。
来源:新京报
标星+置顶厦门晚报
一秒找到晚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