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大家不太清楚,最近几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全球芯片设备最大买单。
像ASML、应用材料、东京电子、科磊、泛林等企业,其营收中,来自于中国的营收,有时候甚至超过40%。
当然,空口无凭,先上数据为证。
上图是SEMI(全球半导体协会)发布的全球半导体设备数据情况,数据显示2025年1季度,全球半导体设备规模是320.5亿美元,而2季度则是330.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4%,环比增长了3%。
二季度时,中国大陆市场的规模是113.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34%,而中国台湾市场的规模则是87.7亿美元,占比为26.5%,如果中国合计的话,则占到全球的61%。
所以,中国确实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买单,合计台湾省的话,中国市场贡献了全球半导体设备逾6成的收入,不统计台湾省,只说中国大陆,也贡献了全球三分之一的收入。
另外,还有一个数据,大家也可以看一下,那就是中国半导体设备的自给率,2024年时仅为14%,而预计2025年时会达到18%。
这意味着什么,大家就该懂的吧,那就是中国一直在持续的、大量的从国外进口芯片设备,国产的替代率相当低。
所以,可以说全球的半导体设备企业,都在将目光盯着中国大陆,希望中国大陆多买设备,这样它们的业绩就有保障了。
不过,在这个严峻的形势之外,国产半导体设备这几年也是高速发展,因为大家都不希望自给率低的这么离谱,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高度依赖国外的设备,这肯定是不安全的。
但设备的替代,可不是说说而已,一方面是技术、工艺等的问题,毕竟国产设备,大多集中在成熟领域,先进工艺的非常少。
二是芯片设备也是有生态的,以前大家采用国外设备,整个生产线配置的非常好,突然将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换成国产设备,需要重新磨合,这也是一项较需要时间来调整适应的。
但不管怎么样,芯片设备的国产代,是大势所趋,国产半导体设备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是美国不愿意看到,却又不得不接受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