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不睡,下午崩溃。睡午觉可以让身体自我修复,有助恢复精力,缓解疲劳。
传统医学认为,一年365天,高温天尤其是伏天更需要午睡,就算睡不着,闭目养神10分钟也有益。
为什么更推荐伏天午睡?
总的来说,伏天尤其应该午睡,主要是为了保护心脏、减少人体津液损耗。
有助“养心”
眼下虽已迎来立秋节气,但立秋不等于入秋,此时仍在伏天。气象学上,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降到22℃以下,才算是真正到了秋季。
中医养生讲究“顺四时而适寒暑”,并强调“暑天养生重在养心”。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亚健康科主任医师彭玉清表示,中医的“心”为君主之官,一主血脉,二主神智。炎热时人容易出现烦躁、失眠、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养心的方法之一就是适当午睡。
防止阳气过亢
首都国医名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郝万山表示,一年中,夏天是人体阳气最亢盛之时;一天中,中午是阳气最亢盛之时。两个“最亢之时”叠加,是“热”最盛的时候,这时就不适合室外活动了,需要回避暑热邪气,回到房间休息。
午睡就是减少人体津液损耗、保护心脏的好方法,可以让身体和内心安静下来,使阳气内收,以免阳气过亢,导致津液损耗过多。
睡不着,闭目养神也有效
高质量的午睡,最好从以下3个细节入手。
就算睡不着,闭目养神同样有效
午休时,不必太计较是否睡着,闭目养神同样可以起到养心、减少津液损耗的效果。
闭目养神,顾名思义就是将眼睛闭上,收心凝神,以固守我们的精、气、神。《黄帝内经》记载:“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古人一直非常看重养心神,认为神的充耗,关系人的壮老,养生当养神。
除了午睡,养心还需做4件事
不管是午睡,还是闭目养神,本质都是为了让身体和内心安静下来,防止阳气过亢,减少津液损耗,进而保护心脏。
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生前常说:“养生先养心。”我国历史上许多思想家、医学家和养生家都把“养心”放在养生首位。
到底如何养心?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内科主任吴伟从事临床工作近40年,他结合临床经验和邓铁涛教授的方法,给大家推荐以下几招。
1
动静结合
任何事情都讲究适度,久动久躺都伤气。养心要动静结合,推荐方法如八段锦、太极拳、搓涌泉(位于双脚前脚掌处)、健步走等。
邓铁涛一生酷爱八段锦,整套动作柔和连绵、松紧有序,适合日常练习。八段锦具体怎么做?世界武术冠军、北京体育大学刘晓蕾副教授为你示范。
2
坚持泡脚
人的脚部有6条经络穿行,泡脚可刺激局部穴位,有助平肝潜阳、养心安神,尤其适合失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人群。
3
起居有常
邓老非常重视生活起居规律的重要性。尽量合理安排自己每天的工作、学习、运动、饮食、起居等活动,长期坚持、形成规律,让生活方式更健康。
4
培养一个兴趣爱好
邓铁涛教授直至耄耋之年,也不间断研习,每天看4~5份报纸。这说明勤于思考、拥有一两个兴趣爱好,对于养心非常受用。比如,坚持书法、阅读、写日记等。
来源: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