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小学堂
给孩子受益终生的人文底色
小学三、四年级,有一批学生数学成绩突然掉了下来。很多人以为这是孩子数学天赋不行,脑瓜不行,不是的,关键是因为数学思维的地基没有打牢。
这个时候,遇到一位合适的老师,恰当的点拨一下,对孩子重新培养好的数学思维习惯,非常重要。
01
数学的“梯次掉队”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家有孩子从小学低年级进入高年级,是不是听说过“3年级前数学成绩具有欺骗性”“梯次掉队”这些词?
从前数学语文经常拿双百,怎么后面就有差距了呢?
很多老师也观察到: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批学生数学成绩突然掉了下来;
再往后,到了初二、初三时,常常又有一批学生的数学成绩落后了;到了高中时,仍然有人不断掉队。
“孩子对学数学没兴趣”“孩子不开窍”“粗心大意”……很多家长把原因归结为“天赋”这些先天因素。
在懂教学规律的老师眼里,数学不是用来淘汰学生的,而是用来锻炼孩子聪明的大脑的——出现掉队现象,关键在思维能力的地基没打牢。
《小舍得》里数学老师提到的思维问题
数学是需要想象、抽象化、逻辑推理、总结规律、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高级思维活动,越往高年级走的时候,需要的各种思维能力就越多,当思维能力不足的时候,掉队是必然的。
比如说——小学三年级以前,数学只需要记忆力就可以了,记住一些计算规则就好了。
但到了小学四年级,光有记忆力就不行了,还要逻辑能力,这时逻辑思维能力不足的小朋友就掉队了;
追及问题,难的可能需要孩子列方程
到了初中,还需要用空间想象力,到了高中呢,可能还要用到抽象、归纳、演绎等思维能力,这方面综合能力不足的学生,就力不从心了。
所以,要想孩子数学好,首先帮他“打地基”——练好数学思维。
02
如何破解?
有很多家长问,学奥数就是练思维吗?
奥数的题目的确有训练思维的作用,不过很多奥数班刷题的孩子,只是简单地套用模型。
让孩子“背公式”、“记套路”,貌似可以快速的提高数学学习成果。但忽略了数学的本质是“逻辑和推理”,不仅对孩子思维成长帮助不大,还可能会形成固化的思维。
怎样才算训练思维?比如孩子们最容易混乱、算错的生活情境题:
现在实施新课标了,来自生活又结合其它学科知识的情境题目会越来越多,也更能锻炼孩子“活”的数学思维。如果孩子仔细一想就傻傻分不清,可以引导他这样思考:
忽略局部环节,只从整体看最初和最后,看看发生了什么?
最初,500ml 的可乐、雪碧各一杯
最终,500ml 的可乐、雪碧混合液体两杯
可乐杯最初、最后都是 500ml 没变,那出去多少可乐,就一定进来了多少雪碧。
孩子思路卡住了,除了可以用形式转换来跳出瓶颈,用整体与局部来分辨关键要素,正向推理走到头了,还可以反向思考,他有没有练习过这种思维呢?
未来的数学,套路会失效,知识要活用,怎样让孩子在小学期间掌握这种新的数学思维方式呢?怎样学数学,比奥数更靠近生活又有趣,还能对数学思维素养、逻辑推理能力、解题建模方法有扎实的训练?
不刷题、培养孩子自主思考探索能力的数学思维学习方法,并不是纸上谈兵的教育理论,而是一位北京数学教育家经过18年的教育实践,提出的教育思想。
孙维刚老师第三轮实验班的40名学生中,有22人进入清华北大,而6年前小升初的考试中,只有16人达到区重点最低录取线。
孙维刚老师课堂
孙老师的学生有很多闪亮的表现——55%考上清华北大、国际数学奥赛金牌、西屋科学奖等等。他们不只学到了数学的思维,还把这一套思考方法运用到其它学科学习。
孙老师和清北学生合照
更令人惊奇的是,孙维刚老师班上六年期间没有任何硬性家庭作业、每天睡眠九小时以上……这些成果的背后,是孙老师对数学思维、素质培养的深刻理解。
他先后出版了《我的三轮教育教学实验》、《孙维刚谈励志成才》、《孙维刚初中数学》、《孙维刚高中数学》等专著,提出“孙维刚结构教学法”,启发学生着眼于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从系统的高度去把握知识,达到八方联系、浑然一体、浮想联翩、思潮如涌的思维状态。
孙维刚老师的教学一直关注孩子“思维能力”、“智力素质”的发展。让不聪明的孩子变聪明,让聪明的孩子更聪明,主要体现在:思维的活+思维的深刻与准确。
虽然孙维刚老师已经逝世,但还好有一批老师专研他的教学方法,发扬他的数学思维思想——陈硕老师,就是孙维刚教育研究院的教研负责人。
他是清华大学读本科和硕士,从四川小镇普通班四十多名的学生,高考694分考上清华大学。在清华读研后,在清华教育研究院跟着副院长学习教育理论,旁听课程却门门第一名。
陈硕老师教龄长达12年,对数理、学习方法、思维训练等课程,对人的学习规律及方法有深入研究,熟知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联系。他希望的是,把好的数学学习方法、思维训练传递给更多和自己一样,出身普通,成绩普通的孩子。
在新课标强调数学核心素养之前,陈硕老师已在多年教学中摸索出这套教学方法:从日常生活、游戏、逻辑谜题中选择有意思的素材,变成数学问题,带着孩子去探索和解决。
春晚时候带着孩子破解刘谦魔术
看陈硕老师趣味解析分糖果题目↓
让数学越学越轻松的方法,就是让孩子从趣味数学问题入手,理解背后的数学模型,进而理解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维过程,最终,能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复杂问题。
家长反馈
滑动看详情↓
陈硕和家长讨论数学教育的关键:
2024秋季·小学数学思维系统课
《换个角度看问题》
即将开课
选择 50+ 经典数学谜题
推理背后的数学思维模型
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复杂问题
-适合对象-
新4~6年级孩子
-往期家长反馈-
感兴趣的家长
可添加小学助教老师微信详聊↓
上一篇:原创 泰迪长癣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