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乙肝朋友们,每年的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年世界肝炎日的宣传主题是“消除肝炎,积极行动”。
而针对乙肝感染朋友们,抗病毒治疗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抗病毒治疗,我们可以有效控制病毒,减少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乙肝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
乙肝是一种慢性疾病,长期感染可能导致肝硬化、肝衰竭甚至肝癌。
及时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是控制乙肝的关键,可以抑制病毒复制,保护肝脏,减缓疾病进展。
扩大乙肝抗病毒治疗指征
既往的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仅针对具有高并发症风险的患者进行治疗,如乙肝病毒水平较高、肝功能异常等。然而2022年末我国更新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问世。
此次最重要的核心内容就是治疗适应证的进一步扩大,新版指南推荐:对于HBVDNA阳性者,无论ALT水平高低,只要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均建议抗病毒治疗:
①有乙型肝炎肝硬化家族史或肝癌(HCC)家族史;
②年龄>30岁;
③无创指标或肝组织学检查,提示肝脏存在明显炎症(G≥2)或纤维化(F≥2);
④有HBV相关肝外表现(如HB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等)。
已知我国现存约有8100万的慢性HBV感染者,其中约92.6%的人年龄> 30岁;而在其余不足8%的年轻患者中,大多为母婴垂直传播或家庭内部的水平传播,很可能具有肝硬化或HCC家族史。因此,其治疗适应症,已几乎是全面覆盖了所有HBV DNA阳性患者,“乙肝全治疗”的理念应运而生。
乙肝抗病毒药物的选择
目前恩替卡韦(ETV)、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是我国指南推荐的一线抗乙肝病毒药物,均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效果和治疗安全性。
本期我们请到了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这“三剑客”来做个访谈,下面有请他们依次出场介绍一下自己吧。
01. “老大”——恩替卡韦(ETV):
我是“三剑客”中的老大——恩替卡韦。2004年出道,资历最老,一直因为疗效好、副作用小、耐药率低而成为广大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首选药物之一。
当然,我也不是十全十美,我需要空腹给药,胃肠道吸收才好,因此服药前后2小时都不能吃东西。
此外,我和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存在交叉耐药性,如果既往使用过这两个药物的病人,不建议再换用我了。
部分患者服用了我后可能发生乳酸酸中毒,但不要担心,只是少部分患者出现,且程度轻微,一般不影响使用。
02. “老二”——富马酸替诺福韦(TDF):
我是“三剑客”中的老二——富马酸替诺福韦。2008年出道,我除了具有恩替卡韦疗效好、副作用小、耐药率低的优点外,还不受饮食影响,餐前、餐后或进餐过程中都可以服用。
此外,我对孕妈妈和胎儿安全性好,使用过程中可以正常怀孕,怀孕后无需停药,分娩后可以继续使用,用药情况下可以母乳喂养。
但是,我有导致肾功能损伤和骨质疏松的风险。因此,对于年龄大的伴有骨质疏松,或者曾经有骨折病史、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或者有高危肾损伤风险(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的患者,要慎重选我啦,但不要担心,我造成的骨肾损伤风险发生率很低,使用期间只要定期监测,绝大部分患者都可以放心使用。
3. “老三”——丙酚替诺福韦(TAF):
我是“三剑客”中的老三——丙酚替诺福韦。2016年出道,我最大的优点是使用剂量低,疗效好、副作用小,目前尚未发现耐药情况,而且在血液中比较稳定,通过肾脏排泄的量比较少,可以充分地到达肝脏细胞中发挥作用,即使肾功能明显损伤的患者也可以不用减量。
此外,我对血糖、血脂有一定的影响,但在医生监测下可放心使用。
▲图源:腾讯医典
乙肝长期抗病毒药物的重要性
既往由于多数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为进口原研药物,治疗成本较高,每月动辄上千元的药物费用难以被广泛接受。
近几年随着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的实施,乙肝抗病毒药物每月的治疗费用已不足10元,天价药真正变成了“白菜价”,长期服药对改善肝脏炎症、防止肝硬化失代偿或减少HCC发生风险的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
因此肝友们一定要在肝病专科医师指导下,每天规律服用,定期复查,不可自行停药或者更改服用方法!
行动起来,让爱无‘肝’扰"
乙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它的忽视。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是乙肝患者,了解并开始抗病毒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请咨询专业医生,获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让我们共同努力,抗击肝炎,守护肝脏健康。
以上部分内容来自SZX肝胆科普园地。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有用的知识又增加了!点赞+分享~
*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江苏疾控(微信号:jscdcwx)
供 稿:重大项目办
美工编辑:江苏疾控微创团队
推荐阅读
迷惑!明明是绿豆,煮出来的汤为啥是红色的?解暑是人人皆宜吗?
7-29
世界肝炎日(一):主动检测,自我关爱,健康生活每一天
7-28
天气再热也要盖好肚子哦!为啥?祖传的!
7-26
上一篇:什么是台风残余环流?气象专家解读
下一篇:长安汽车:老字号怎么把新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