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时节,我国各地有着丰富多彩的饮食习惯,例如鲁南地区"喝暑羊"、湘东南地区吃姜、粤东南地区吃仙草、福建莆田地区吃荔枝等等,而今天小编要介绍的则是温州一带的大暑食俗--吃青草豆腐。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青草豆腐”是一种温州人从小吃到大的夏日美食,以“青草”这味中草药熬制而成,清火、消暑、解渴,实乃居家必备之解暑利器。“青草豆腐”一名由温州方言直译而来,以豆腐言其形,以青草道其质。在过去,温州人有“大暑”时节煎“青草豆腐”的习俗。春夏之交,人们去山间踏青采割“青草”,然后将采割而来的“青草”经过晒干、闷之、发酵等工序,使其自然发酵变黑,然后再煎汁、浓缩、晾晒成冻。用“青草”打冻制成的青草豆腐散发着淡淡的田野乡间的味道,如璞似玉,晶莹剔透,吃时撒些白糖粉,再浇上薄荷水,那是一口一阵清新爽口。没错,这就是夏天的滋味。
青草豆腐的制作过程极为复杂,"青草"对生存的环境极为讲究,只有环境干净才有它的身影,更不能用肥料或农药。制作时,将"青草"洗净、切段、晒干或半干,堆叠、闷之,使其自然发酵变黑。
接着,准备一个干净的脸盆,里面倒上适量的清水。清洗后将处理后的"青草"放入锅中熬制3个小时。用手触摸时,可感受一股股带着细碎泡沫的滑腻液汁伴着清香从指缝中流出来。
接下来的工作是过滤,先将落在盆里的枝条、叶梗捞出,取来另一个干净的盆和一个纱袋。把盆里的半成品缓缓倒入另一个盆上方的纱袋里,经过滤的液体就到了另一个盆里了。因为液体浓稠,纱袋细小的眼口很可能被其中的胶质堵上,这时就需要挤压纱袋,将稠汁滤出。
随后,在过滤后的液体中加入适量的小苏打,面粉。过段时间后,一盆碧绿的液体便凝结成青绿色的胶状物质。用刀切成方块盛入盘中,如璞似玉,晶莹剔透,一锅热气腾腾又美味的青草豆腐就完成了。
从品味青草豆腐中得知,它不仅美味,且具一定药用价值。青草豆腐是用凉粉草这一“青草”制成的,而从查阅《中药大辞典》中得知,凉粉草具有清暑,解渴,除热毒之功用,可治中暑,消渴。难怪,温州人暑天喜欢吃凉粉草这一“青草”制作而成的青草豆腐,以消暑解渴,健康度过炎炎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