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长沙讯7月23日上午,《湖南省加快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加快高校成果转化二十条”)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举行。会上,湖南省科技厅厅长朱皖分析了当前湖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形势及可能面临的挑战。她表示,当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必须从体制、机制上“再破题”。
朱皖介绍,“加快高校成果转化二十条”主要有三大特色。首先,政策突出问题导向,针对“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不会接”等难题,提出了20条具体举措,旨在通过强化绩效考核、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支持设立持股平台等措施,激励高校及科研人员积极参与成果转化,并提升地方、园区和企业的承接能力。
其次,新政策在改革创新方面亮点纷呈。例如,实施高校科技成果初始权益分配改革,将符合条件的横向科研项目认定为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实施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明确横向科研项目间接费用比例可达项目经费的60%,结余经费由研发团队自主使用等,这些措施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同时,“加快高校成果转化二十条”还注重操作落地,配套推出“一体系三指引”,进一步明确相关政策边界,提升政策可操作性。特别是在尽职免责方面,出台了《湖南省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操作指引》,详细规定了责任主体、尽职免责范围、负面清单和禁止行为等,为监管部门提供了执纪参考依据,有效消除了成果转化参与人员的后顾之忧。
朱皖表示,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的一系列举措,“加快高校成果转化二十条”中“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加快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制度”的内容与其高度契合,下一步,省科技厅将联合教育、工信、财政、人社等部门共同发力,促进“加快高校成果转化二十条”落地见效,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记者彭皓泽
数据
51%
高校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36%,在湘转化占比由42%上升到51%。
70%
“十三五”以来,湖南省内高校集聚了全省近70%的高层次科技人才、近40%的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
80%
省内高校承担了全省近60%的科技计划项目,产出了全省近80%的国家科技奖。
上一篇:下一步稳就业如何发力
下一篇:下一步稳就业如何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