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合同签订、履行中的证据收集与保存,到最终账款回笼,是企业经营管理最容易出现风险的环节,也是考验企业内控制度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志。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如何确保企业款项及时全额回收,更成为经营者需要花费心力主抓的重要课题。
贝斯哲法律财税事业群近期向企业推出的《寒冬下如何做好收款管理》内训课程,受到了客户的广泛好评。培训过程中,不时有业务及财务人员提问,企业通过诉讼已经赢得了判决,但在执行过程中发现被告明显缺乏资金支付能力,在此情况下,是否可以直接将被告企业的股东追加进来作为被执行人?
依据相关规定,为了避免随意扩大变更、追加范围,追加被执行人必须严格遵守法定主义原则,即必须有法律、司法解释的明确规定,不得随意扩张债务人以外的第三方承担责任。
为此,上海二中院民庭法官助理库娅芳曾撰文《不了解这些,可能难以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以下为摘选:
一
申请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要有合理理由
执行程序中追加新的主体为被执行人要严格遵循法定原则。依据法律规定,只有经法院生效判决的债务人才能成为执行案件中的被执行人。追加其他第三方主体为被执行人属于突破相对性,让债权债务之外的第三方承担责任是生效法律文书执行力的扩张。因此需要严格遵守法定主义原则,即追加被执行人必须有法律、司法解释的明确规定,避免随意扩大变更、追加范围。而关于追加公司股东为被执行人的六种情形集中规定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七条至第二十二条。
(1)股东未缴纳或未足额缴纳出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七条规定,作为被执行人的营利法人,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未缴纳或未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出资人或依公司法规定对该出资承担连带责任的发起人为被执行人,在尚未缴纳出资的范围内依法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股东抽逃出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八条规定,作为被执行人的营利法人,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抽逃出资的股东、出资人为被执行人,在抽逃出资的范围内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3)股东未依法履行出资义务即转让股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九条规定,作为被执行人的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其股东未依法履行出资义务即转让股权,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该原股东或依公司法规定对该出资承担连带责任的发起人为被执行人,在未依法出资的范围内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4)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财产与公司财产混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条规定,作为被执行人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自己的财产,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该股东为被执行人,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5)股东未尽清算义务即办理公司注销登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规定,作为被执行人的公司,未经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导致公司无法进行清算,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为被执行人,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6)公司解散,股东、出资人无偿受让公司财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非法人组织,被注销或出现被吊销营业执照、被撤销、被责令关闭、歇业等解散事由后,其股东、出资人或主管部门无偿接受其财产,致使该被执行人无遗留财产或遗留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该股东、出资人或主管部门为被执行人,在接受的财产范围内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二
如何启动申请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你是否清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案件立案、结案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九条第(四)项规定,申请执行人申请追加、变更被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执行异议案件予以立案。该类案件的审查以公开听证为主,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案件,可以采取书面方式进行审查。相较于诉讼的实质审查,该类案件只需进行形式审查即可。
申请人申请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1)由申请人以书面形式向执行法院提出申请,而不能由执行法院主动启动追加被执行程序;
(2)向执行法院提出;
(3)提交材料包括:追加被执行人申请书、被执行人相关身份信息、“终结本次执行裁定书”及其他证据材料。
三
追加申请被法院驳回或支持后,下一步你该怎么做?
执行法院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七条至第二十二条的规定作出裁定后,申请人可根据结果的不同来选择下一步措施。
(1)如果法院作出驳回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的裁定,申请人可以自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执行法院提起执行异议之诉。执行异议之诉,不是一个执行程序,而是一个独立的诉讼程序,需要对案件进行实质审查。如果法院对执行异议之诉作出胜诉判决,申请人可按照方法(2)进行操作。
(2)如果法院作出同意追加股东的裁定或判决,申请人即可向执行法院申请恢复案件的执行程序,将追加的股东列为被执行人,要求其承担相应责任。
(来源:上海二中院 作者:库娅芳 民庭法官助理)
贝斯哲法律财税事业群
电话:021-64881926
E-mail:main@bestchoiceco.com
联系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顾戴路2988号赢嘉广场A座12C
上海市静安区万航渡路778号金融街静安中心2号楼1002单元
關注我們
上一篇:如何看待宗馥莉辞职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