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半导体事件正在引发全球汽车供应链危机
创始人
2025-10-23 16:43:10
0

界面新闻记者 | 陆柯言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闻泰科技(600745.SH)子公司安世半导体突遭荷兰政府“锁喉”,或将引发全球汽车供应链“断供”危机。

安世半导体(Nexperia)是来自荷兰的一家知名半导体公司,主要生产和测试半导体技术软件集成电路、电子元配件、系统级封装技术及其应用材料和其他电子产品。2019年,闻泰科技以268.54亿元收购安世79.98%股权,后续加码至全资控股。这是中国企业首次收购具有全球领先地位的半导体公司,也让闻泰科技这家手机ODM制造龙头,逐渐向半导体业务转型。

安世半导体官网

但荷兰政府突如其来的冻结令,让安世半导体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

9月30日,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动用《商品供应法》下达部长令,强行冻结安世半导体全球30个主体的运营、暂停原CEO张学政的职务,并强行任命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外籍董事,实质剥夺了闻泰科技的控制权。

这是全球商业史上少有的以国家安全为由、强制干预其他国家企业正常经营行为的事件。如今,安世半导体的全球生产已经受到严重影响。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已开始实施出货限制。由于全球多家工厂生产均收到影响,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已于近日发出警告,安世事件将会引发汽车供应链中断,并对其他行业产生溢出效应,“影响非常严重”。

10月19日,荷兰经济事务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Vincent Karremans)就安世半导体相关事宜发表公开声明。他将此次强行干预的原因归结为防止欧洲芯片技术完全依赖外国,以及阻止CEO转移资产。他还否认荷兰政府此次行动与美国制裁有关。

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

是“资产转移”,还是合理的本土化战略?

卡雷曼斯在采访中解释了对安世半导体下达冻结令的原因。他表示,安世半导体是欧洲(包括荷兰)目前仅剩的、具备相当规模芯片生产规模的企业。“然而,公司CEO一直在暗中转移公司资产、将业务迁往海外,这会让欧洲在芯片领域的地位陷入极其被动的境地。”

然而,安世半导体的核心制造环节(即晶圆生产)主要在德国汉堡的工厂进行。据界面新闻了解,其运营模式是全球化分工的典型:晶圆制造在欧洲,封装与测试则在亚洲完成。这是现代半导体产业一种高效的供应链模式,并不属于“资产转移”。

安世半导体全球工厂分布(图片来源:安世半导体官网)

闻泰科技内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安世半导体的本地化产能布局,也源于其欧洲核心客户提出的“China for China(在中国,为中国)”本土化战略。“China for China”要求跨国企业将其核心的研发、生产和供应链能力深度布局在中国本土,这不仅是一种供应链安全的考量,也能够更高效地服务于庞大且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

例如,为了满足供应链本土化需求,自去年以来,意法半导体、英飞凌、恩智浦等IDM厂商就都宣布了“China for China”战略。其中,意法半导体已宣布将其40nm MCU交由中国晶圆代工企业华虹集团代工,恩智浦也表示将建立一条中国供应链。

上述人士告诉界面新闻,安世半导体本地化战略决策并非由个人独断,而是由公司的德籍首席运营官Achim Kempe及其领导的德国团队全程主导规划与执行,关键环节也由欧洲籍高管负责。作为控股股东,闻泰科技严格遵循了上市公司治理规范,依法召开了董事会、监事会及股东大会进行审议,关联方均依法回避了表决。

安世半导体的前身是荷兰皇家飞利浦的半导体业务部门。上述人士介绍道,从恩智浦分离时,其原有的技术平台主要集中于6英寸与8英寸晶圆的分立器件,并不具备IGBT、ICS、SGT及12英寸晶圆的先进制程技术。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通过联合研发获得了其原先不具备的先进制程技术,相关知识产权为共同所有。

“这些技术合作,增强了安世半导体自身的技术储备与产品竞争力,也并非单方面转移。”这名人士补充道。

事实上,在闻泰科技主导安世半导体期间,后者业绩实现了高速增长。2018年,安世半导体营收仅十数亿欧元,毛利率为25%。而到2022年,这家公司营收已经增长至23.6亿欧元,毛利率突破42.4%,全球车规级功率芯片市占率超过30%。

惊人的“巧合”?

安世半导体正在遭受两面夹击。

荷兰政府对其下达行政命令的时间是2025年9月30日。同一天,美国工业和安全局就发布新规,将美国出口管制限制扩大至由美国实体名单上的一个或多个实体持有至少50%股权的实体。尽管安世半导体并未被明确提及,但闻泰科技于去年12月就被列入上述实体名单,安世也因其闻泰科技全资子公司的身份而被波及。

荷兰政府与美国商务部的双面夹击均发生在同一天,也引起外界质疑这并非常规的企业干预,实为地缘政治的操弄

虽然卡雷曼斯在采访中强调这是一种“巧合”,但他也同步透露,美荷官员在2025年6月的会晤中,美方就已明确要求安世半导体“中国籍首席执行官必须更换”才能获得制裁豁免。这也意味着,荷兰政府在行动前数月已知悉美方意图。如此高度同步的监管行动,显然难以用简单的“巧合”解释。

并且,在10月1日下达行政命令后,荷兰经济部随即以“利害关系人”身份向企业法庭发函,明确要求法庭“尽快处理”并“在最短时间内作出决定”,这与其一向倡导的司法独立性相悖。

更令人不解的是,从9月30日行政冻结,到10月7日完成CEO更替、股权托管等全部核心裁决,整个过程仅用了7天。而欧洲同类案件的审理周期平均长达三个月左右,也令人质疑司法程序是否被加速以配合行政目标。

此外,卡雷曼斯还在采访中表示,启用《物质供应法》是出于“关乎荷兰和欧洲经济的重大利益”,但法律适用前提和实际效果均与此声明相悖。

《物质供应法》是一部源于1952年冷战时期、旨在应对战争等极端危机的紧急状态法。在安世半导体持续正常运营、未出现供应中断的情况下动用此法律,其必要性与合理性存疑。此外,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接管”一家中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在欧洲几乎没有先例。即便安世半导体可以继续生产,但荷兰政府仍有权阻止或推翻其认为“有害”的决策。

事实上,作为大众、宝马、奔驰等一线汽车品牌的关键供应商,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风波已经引起欧洲乃至全球汽车供应链危机。大众汽车公开承认,芯片库存仅能维持三周,德国沃尔夫斯堡工厂已濒临停工,宝马和奔驰的新能源生产线也因缺芯陷入停滞。当下的断供担忧,恰恰损害了欧洲核心产业的利益。

安世半导体情况简介

针对安世半导体现状,10月21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应约与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通话并交换意见。王文涛表示,中方高度重视中荷经贸合作。荷方针对安世半导体采取的有关措施,严重影响全球产供链稳定。中方敦促荷方从维护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的大局出发,秉持契约精神和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尽快妥善解决问题,保护中国投资者合法权益,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卡雷曼斯则表示,荷方高度重视荷中经贸关系,愿与中方密切沟通,为安世半导体问题寻找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全球汽车供应链正在等待“急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钧崴电子取得一种电阻元件专利,... 金融界2025年8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钧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电...
张升民同志像 新华社照片,北京,2025年10月23日 张升民同志像 新华社发
乌军少将:别等到战场上再认清,...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20日,俄罗斯方面称,乌克兰国防部下属的情报总局局长,基里尔·布达诺夫少将表...
股票行情快报:力鼎光电(605...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0月23日收盘,力鼎光电(605118)报收于28.1元,下跌0.18...
股票行情快报:和辉光电(688...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0月23日收盘,和辉光电(688538)报收于2.72元,下跌0.37...
股票行情快报:新光光电(688...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0月23日收盘,新光光电(688011)报收于40.63元,下跌1.7...
股票行情快报:埃科光电(688...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0月23日收盘,埃科光电(688610)报收于72.8元,下跌0.61...
股票行情快报:龙腾光电(688...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0月23日收盘,龙腾光电(688055)报收于3.91元,上涨0.77...
股票行情快报:路维光电(688...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0月23日收盘,路维光电(688401)报收于46.4元,上涨0.69...
莱特光电:2025年前三季度净... 每经AI快讯,莱特光电(SH 688150,收盘价:25.32元)10月23日晚间发布三季度业绩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