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什么时候做听力筛查和复查,不通过怎么办?
创始人
2024-03-28 07:57:59
0

原标题:新生儿什么时候做听力筛查和复查,不通过怎么办?

生完宝宝的家长都知道,宝宝出生后医院会给宝宝做听力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分为初筛和复筛,检查结果为通过或未通过两种,通过听力筛查可以及早发现有听力障碍的新生儿。

婴幼儿期,特别是3周岁以前阶段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因而这个时期即使是轻度听力损失,也能够导致宝宝语言障碍,甚至智力发育迟缓,造成其心理和行为交往的缺陷。

对听力损害的婴幼儿,在出生6个月内进行干预,可以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所以,只有早期确定宝宝有无听力损伤,才能给予相应的早期处理,最大程度地降低听力损伤所导致的不良后果。

新生儿听力筛查都有明确的筛查时间,最好严格按照筛查时间去检查,万一发现宝宝听力有损伤,要及早的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干预。

初筛:在婴儿出生后72小时内进行听力筛查;对没有通过的婴儿,可在出院前再复查1次。

复筛:对初筛未通过的婴儿,42天到医院复查。

未通过初筛、复筛的新生儿,在出生后3个月内需接受全面的听力学诊断性检查,包括:声导抗、耳声发射、听性脑干诱发电位、40Hz听觉相关电位、行为测听及其它相关检查。

对诊断出存在有听力损失的患儿,要根据进一步的检查进行相应的治疗和处理。对存在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即使通过听力筛查仍应当在3年内每半年至少随访1次。

如果新生儿未能通过检测时在其出生后42天前后进行复查,如仍未通过,则需要进行听损伤诊断检查及医学评估,如怀疑存在听力损失,一般应尽量在小儿出生3个月内确诊,以便早期接受医学干预。

虽然目前的听力检测手段较为先进,但仍会由于某些影响因素的存在出现假阳性的结果。

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一般有:宝宝外中耳分泌物的影响、周围环境噪声的干扰、宝宝哭闹、仪器的故障或使用不当等因素。

因而即使初筛没有通过,也不能一定就说宝宝存在听力损伤的情况,还需要结合复筛的结果,综合分析和诊断。

由于耳声发射筛查主要检测内耳外毛细胞功能,不能完全反映耳蜗及蜗后听神经通路的功能,因此,存在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即使耳声发射筛查通过也需要警惕蜗后聋疾病。

这种情况,家属要注意加强对宝宝日常言语功能发育的观察,如发现或怀疑有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针对影响筛查结果的因素,筛查前用棉签帮宝宝清理干净外耳道的分泌物,筛查时尽量使宝宝保持睡眠或安静状态。

筛查前检测仪器的使用状态是否正常,并且选择大小合适的耳塞等,通过这些方法有助提高筛查的准确性。

对于做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诊断为听力损伤的宝宝,可以采取下面这些干预措施:

1、针对病因治疗:中耳炎、突聋、中耳畸形等进行相应的药物、手术治疗。

2、对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在6个月内选配和使用助听器。佩戴助听器无效的重度或极重度聋儿,1岁左右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3、康复训练:配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后,应进行相应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和家庭康复指导,促进聋儿的听力、语言的发育。

其实,在给宝宝做听力筛查的时候,很可能因为宝宝的不配合或其他因素导致筛查不通过,但是看完这篇文章后,家长可以收藏,给宝宝做听力筛查的时,尽量通过文章介绍的方法提高筛查的准确性,避免不必要的担心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gilent N2783B电... Agilent安捷伦N2783B电流探头 带宽(-3dB): 直流至100MHz 上升时间:3.5n...
原创 从... 韩国KBS播出的纪录片《明见万里》引发了全国范围的讨论。节目邀请了国际事务专家金兰都,围绕世界格局、...
杭州半导体硅片龙头,启动IPO 芯东西(公众号:aichip001) 作者 | ZeR0 编辑 | 漠影 芯东西10月11日报道,1...
【ESG动态】万隆光电(300... 日前,华证指数公布了新一期(2025年7月31日)的ESG评级结果,万隆光电(300710.SZ)获...
原创 A... 传统电子病历存在录入效率低、信息提取难等问题,AI 电子病历可通过自动抓取诊疗数据、规范文本格式、辅...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单片机综合... 采购人名称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中标(成交)供应商名称 浙江天煌科技...
WSF4015双芯MOS管:汽... 随着“舒适进入”功能下探至15万元主流车型,汽车座椅需在8秒内完成80 mm升降并同步驱动四路静音风...
加工错位频发?别漏查电压!陶瓷... 在陶瓷精密加工车间里,技术人员常常陷入这样的困惑:设备刚完成全面保养,刀具是全新更换的,夹具也反复检...
靶向肿瘤血管:NGR肽修饰Ce... 【摘要】 一种NGR肽修饰的脂质体,用于负载光敏剂 Chlorin e6 (Ce6)。NGR肽可特...
最担心的事情要发生了,枭龙3拒... “枭龙”战斗机为中巴联合研发的战斗机,一直受到外媒的关注。在2025年10月7日时,印度媒体《欧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