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据《参考消息》报道:财政局对原产于台湾地区的134个税目产品,终止减免关税政策。在发布这个公告后,有不少台湾人都纷纷“喊疼”,开始呼吁:民进党在涉及大陆的问题上应保持谨慎克制,避免台湾企业受到更加严重的影响。而大陆的这一招,也确实比军事演习所带来的震慑更强。
其实一直以来,大陆都是台湾主要的经贸合作伙伴,而且出于两岸同宗同源,加上推动两岸统一的目标,我方一直在给台湾单方面让利,还与台湾达成ECFA协议,协议中规定不少台湾产品在出口到大陆市场时可享受到减少,甚至免除关税的优惠福利。
ECFA协议,让台湾成品可不受影响的进入大陆市场,所以每年与大陆进行贸易都可给台湾带来金额巨大的贸易顺差。这些钱被台湾当局用来发展经济、升级基建,可以说,如果没有大陆的话,就没有台湾现在的经济水平。
可是民进党不断破坏台海局势、挑衅大陆,这让大陆决定采取行动。大陆停止对台方让利没有丝毫问题,毕竟在ECFA协议签署后,我方一直切实履行这一条约,可台湾没有。当年台湾当局是明确承诺:要逐渐对大陆降低关税的,可实际上台方还是单方面限制来自于大陆的超过2500项产品输入。
对此,大陆也并没有计较。可如今民进党越来越过分,92共识、一中原则全都不承认,那我方也没必要再给台湾让利。而现在大陆逐渐停止履行ECFA协议的关税减让项目,对台湾来说非常致命。
在去年,大陆商务部就宣布对台湾设立贸易壁垒一事展开调查,自那以后两岸贸易额就开始迅速下降——根据台方在今年所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2023年两岸双边贸易总额仅有2239.5亿美元,比2022年同期水平下降17.5%。台湾对大陆的商品出口总额,也降到1522.5亿美元,同比下降18.1%。
这不到一年的时间就降20%,那2024年大陆直接停掉ECFA协议中的部分减让项目,今年的两岸双边贸易总额说不定连2000亿美元都没有。那台湾企业怎么可能不着急?如果没有大陆市场,又该去哪里寻找替代合作伙伴?
大陆市场本身便是现在最具消费潜力的存在,台湾也不是没有想过找第三方替代合作者,但却无功而返——就比如苹果公司的主要代工厂、富士康的母公司台湾鸿海科技集团,前些年可是大手笔要投资印度市场,还要在印度建立半导体工厂,想要把产业线迁往印度,因为印度劳动力成本相对要低。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鸿海集团在印度的投资计划完全失败,目前他们已经宣布正式退出印度半导体工厂投资项目,这能看出台湾企业离开大陆是不奏效的,相信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台湾企业呼吁民进党和大陆保持联系、恢复两岸合作,因为没得选
就算台湾能成功打开欧洲、东南亚,甚至是美国、印度的市场又能怎样?这些国家有可能对台湾商品大开绿灯,甚至减免、免除关税吗?显然不可能。只有大陆才把台湾看成是一家人,给予这种前所未有的关税减免政策。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民进党的台独行径都非常不理智。
大陆停掉134项关税减让项目,也仅仅是一个开始。如果台湾当局继续执迷不悟,试图引入美国势力干涉台海,那接下来还有接近400项的关税减让项目可以取消。若大陆将这些关税检查项目全部取消,台湾对陆出口恐怕要锐减一半。
因为台湾出口到大陆的很多产品,我方自己也有——就比如说之前的凤梨,还有农产品。所以也希望某些台独势力不要再抱着大陆没有台湾不行这种想法,大陆就算不从台湾买东西,也可以从其他市场选购。
其实在两岸关系中,本身便是台湾单方面依赖大陆市场。如果台湾还是继续加大台独力度,那么大陆以后则可在经济、军事上双管齐下——经济上继续停掉更多的减让项目,军事上搞军事演习。
经济手段虽然比军演更有效果,但军演给台湾的额外压力也同样不容小觑。解放军军演能够进一步压缩台湾的战略空间,让越来越多的外资离开台湾——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外资,会把自己的钱留在随时可能会爆发战争的地区。一旦真有冲突,那这些外国资本的投资就会荡然无存。
上一篇:如何预防职业性中暑?中疾控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