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高考语文阅读题如何得高分?(之一)
创始人
2024-05-29 02:38:04
0

今天是5月28日,距离2024年的高考还有9天!

每年高考,语文都是第一场考试,这不仅是因为“语文是百科他妈”,慢待不得;从考试心理学来讲,在所有高考科目中,毕竟语文还是最容易得分的那一科!作为国人,语文是我们的母语,从娘肚子里生下来、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声啼哭,我们用的就是汉语,从那一刻开始,我们就开始学习语文了!

如果到现在还有人说“语文不好学,很难!”那我只能告诉你:那是因为你根本就没学,至少是没有用心学!

所以,语文作为高考首场科目,它的首场考试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第一场考好了,心情大好,其他各场乘胜追击,势如破竹;第一场如若不幸考砸了,严重影响了情绪,那么其他各场,就只好阿弥陀佛、听天由命、求神保佑了!

从2018年开始,为了适应新一轮新课程改革,无论你所在地区是否已经启动了新一轮高考改革,——换一种说法,无论你所在地区是否启用了修订后的课程标准(2017年修订版)、修教材(教育部统编),其实,新高考改革的精神和理念,已经开始体现在各种版本的高考命题中了!——高考改革要实现“软着陆”,稳中有变,直至脱胎换骨成新高考!

今年是老、旧高考的最后一年,明年将全面进入新高考!新高考的改革理念和精神,在今年的高考命题中,将会体现得更加充分——那就是,更加重视学科核心素养!

2018那一年,我们使用的高考语文全国卷,有两大变化:一是取消了选考题板块,将选考题变成了必考题!——在150分钟的考试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额外增加了一篇文章的大阅读题,——虽然一些题型相应作了调整,但试卷总长度一下子被拉长了好多!这就是这几年语文部编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天天在喊的“语文试卷要让一部分考生读不完、做不了”!——不过,不用紧张,这两年稍微缓和了一些!

二是语言运用题全部带语境!这就是语文新课标在“课程性质”里要求的“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 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带语境”有何意义?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所有的语言交际都是在某种具体的情境中展开的!“带语境”有多可恶?一个词在词典里的义项可能有10种、20种,但在具体的语境中,其意思有并且只有一种!十里挑一,甚至十几、几十里挑一,你说难不难?

考题带语境命制,那么考生答题时,就必须考虑语言运用的具体场景!要知道,语言运用要“得体”,实际上就是使用语言交流时,一定要“分场合、看对象”——这就是语境!不分场合、不看对象的瞎侃胡论,那叫“差点子”!

说白了,现在的一张150分的高考语文试卷,其实只有两大部分构成:阅读和写作!前者90分,后者60分!更不客气说一句,即便是写作,也需要先阅读!——如果你读不懂作文命题的实质,把握不住立意的关键所在,作文写跑题偏题了,你还能得高分吗?

既然阅读这么重要,那么在考场上答题的时候,就必须抓住读懂文章、读懂题目这些关键问题。之所以强调这两点,是因为在平时的复习备考过程中,由于“时间宝贵,不可浪费”,我们的学生做题时是从来不通读文章的!他们不明白“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个道理!

因为做题前没有通读文章、更不要说读懂文章了,他们连文章的基本信息、基本观点(内容、感情)、基本思路(结构、层次)都不知道是什么、在哪里,导致他们每做一个题——包括选择题的所有选项,都需要再浏览一遍文章!——这样导致的严重后果是:本来文章通读一遍5分钟、8分钟可能就懂了、通了,结果图省事,弄巧成拙,导致三个选择题12个选项,再加上两道主观题,你得十几遍浏览文章,哪省时?哪费时?哪值多?哪值少?——这个账,每个考生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前段时间,我有个亲戚带着孩子来找我,说是高中三年还是高三一年,他的语文考试好像从来没考过105分以上,最多100出头,问我咋回事。我问他语文考试做题之前读过文章没有,他很干脆的说“没有”,我说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阅读、写作都是一种能力,确切地说,所有能力测试都需要现场面试!为便于操作,高考对于阅读能力的考查,只能通过一篇文章几道命题来实施!你根本就没读文章,你的阅读能力从何体现出来?这就像考驾照,你必须上车才行!只说不练,站在车前,任你把驾驶要领说得头头是道、背得滚瓜烂熟,都是白搭!

为什么我开门见山直接问这个问题?因为这是学生的通病!

2014年在博达学校教复读生的时候,一次周末文言文阅读训练,其中有一道题,如果不读文章,根本就做不对;如果读了文章,就绝对不会做错!周日在家改试卷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周一评讲课上,我做了调查,请没读文章直接做题的同学站起来,结果站起了两男一女三位同学,直接把我给逗笑了!我对那位女孩子说:“都说男孩子粗枝大叶,做事胆大,他们不读文章直接蒙就算了,你一个女孩,应该是胆小心细的,没想到你居然也不读文章直接蒙题,胆好肥啊!”从那之后,我就特别留意这个问题。

前不久,在高三学生的毕业典礼上,我又见到了我的这位外孙,他特意到我跟前告诉我:在这次市“四测”中,他的语文有史以来,第一次考了114分!我勉励他:高考向120分进军!

——我不知道:我们现在究竟还有多少学生高考考查阅读能力,可他们答题却不读文章!希望语文老师抓紧时间给学生补上这一课!

要读懂一篇文章,有几个基本的原理要明白——

一是不论古今中外什么样的文章或文学作品,都是人写的(现在可不一定,有可能是AI创作),作者是人,咱也是人,人心不同,人心自通:作者能想到写出的,咱差不多也能想到!所以读文章之前,你要先想:如果你是作者来写这篇文章,你会咋写?这样想了,读文章时你就会格外用心!用心读的文章还能读不懂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人机助力缅甸地震救援 中国救...   中国日报网4月2日电 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多座建筑倒塌,曼德勒等城市成为重...
寻迹中国|外国博主走进河池 体...   河池市是广西最大的茧丝绸主产区,也是我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移”,近年来,...
东帝汶留学生感受“舌尖上的河西...   来自东帝汶的留学生杰克拉已经在甘肃省张掖市河西学院留学一年,活泼开朗的她对于中国美食一直十分向往...
美国加征关税 全球一片反对   美国白宫计划4月2日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的措施。这被认为是美国本届政府影响范围最广、冲...
美国“关税讹诈”破坏世界经济稳...   美国利用关税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讹诈,已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面对美国人为制造的...
特朗普关税乱拳开打 为何美国自...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此外,特朗普当日...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正...   新华社华盛顿4月3日电(记者熊茂伶)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宣布的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措施3日正...
缅甸强震后已发生63次余震   新华社缅甸曼德勒4月3日电(记者张东强)缅甸气象和水文局3日发布报告说,截至当地时间3日8时30...
缅甸强震已致3085人死亡   新华社快讯: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小组发布消息说,截至当地时间4月3日上午8时,缅甸强震已致...
华为、腾讯、招商局....大湾...   从“孔雀东南飞”到“百万英才汇南粤”  今天的广东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  重视人才、渴求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