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银经典点说《易经》:艰苦时期的对策。过程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事,蛊,乱象之中怎么办?剥,小人得志怎么办?坎,遇到坎危险怎么办?
我们经常讲一个人的一生会遇到各种坎坷,这时候,你会怎样对待?《老子》善者吾善之,条件再坏,你自己不要坏,条件就会渐渐好起来。条件的变化在于你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在于等待。西方也有一句话,只有自己救自己,上帝才会帮助你。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条件再坏自己不坏,条件一定会好起来,这个要充满信心。
《易经》告诉我们,做什么事过犹不及。你做过了和不及是一样的,做什么事都要适可而止。《易经》也会告诉我们,当处于困境的时候你会怎么样。《易经·系辞》里说,“穷则变,变则通”。我们对《易经》不要有神秘感,它不是叫我们记住卦象,只要耐着心一章一章地读过去,你会感到里面有很多的启发。你要剥掉它迷雾的外衣,然后发现其中的一些至理名言。这些至理名言,甚至一句话,都可以让我们受用终生,譬如讲“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些句子你们在日常生活里都会碰到,它的根源在《易经》。
我们不知道,其实我们平时很多语言,在《论语》《孟子》书里都有,今天我们来读经典就会。原来根源在这儿,清华大学这样有名的大学,它用《易经》的思维来使全体的学子能够自强不息,因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体的运作是那样的恢弘而雄健,而我们作为一个个体的人,当然要效仿。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都会有大的困难等待我们: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你要吃苦耐劳,大任才会降临到你的身上。不是躺在那儿,每天想着非常伟大的事情,却一点儿事情都不去做,那怎么行?我们人生都会有种种的困境,而在困境中的崛起,就要凭我们自己。
对我们中华民族来讲,在走上富裕康庄之途的时候,我们整个民族应该有什么样的品德,也还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还是要厚德载物,我们是个大国家,我们有大国的使命感,我们会对世界做出我们力所能及的贡献,这个现在是举世皆知的。我想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强调一个中和之思。你看现在世界各种问题,我们有一句外交部发言人经常用的口语,“我们在联合国框架下进行”,这句话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和之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有联合国,联合国当时的目的是为了缔造一个和平的世界。中国没有什么威胁,这一点我想全世界都应该好好思考思考。我们作为一个大的国家,怎么能够做到利于全世界。
可以讲这是个宇宙的伟大的存在方式,《易经》上讲是否极泰来。我怎么看到很多人一辈子都很悲惨,没有泰来,只有否极。就是因为他没有在否极的时候动脑筋,怎样把主客观条件改变,条件再坏,自己努力,条件都会好起来。永远否极的人,还不光是天命,我想应该从他的性格上找原因。
就是说《易经》是不包括那些性格不好的人的。性格不好的人,叫他们渐渐能够认识到这些问题,《易经》的功效就是这样,就是你那个“泰”不来,一定有很多原因的。在六爻里一定会讲,为什么不来,譬如讲否卦,第十二,卦辞是“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这个“贞”就是“正中”的意思,不利君子所居的正中作为,彖为之传曰,“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这是个不好的卦。可是这里面有爻辞,六二爻说小人吉,大人否,在这个时候小人得意。君子是遇到困境了,可是同样一个卦里,上九爻阳爻就讲,“先否而后喜”,你先不好而后来会渐渐好。《十翼》里边有一篇《象》,为这个爻做传,讲否终则倾,何可长也,就是讲否的状况也是不会很长久的。所以讲这个凶卦有种种说法,讲“大往小来”,不好,这时候小人会得志,君子会处在一个背运的时候。在这个情况下,还会有转机,先否,而后泰,这个否的状况是会过去的,它是不会长久的。这个虽然是不好的卦象,然而先否后泰。
苏东坡亦看出此卦,自泰为否也易,自否为泰也难。一个人由非常辉煌而一下子倒霉是很容易的。从高山上滑下去只要几秒钟,从高山脚下爬上去却要几个钟头,所以讲自泰为否很容易,自否为泰也难。
如果处在困难情况下,不忘记自己处在一个中正,不要因为倒霉而自己失态,那么泰之渐矣,泰会渐渐地来。这个卦说明了一个普通的道理,就是物极必反,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倘能不失其中,则事物则泰可长保,即使不顺利,倘不忘其正,终向吉祥,即泰之渐矣。
易经中的“养贤”和“用贤”概念,强调了尊重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在易经中,六五之吉是因为礼贤下士,养贤尊贤。而六五作为阴爻之尽,需要外力补益,取人以裨我,因物以赡身,才能实现自身的生成之用。同时,六五还需先自固,而后自展,这是居贞之道。周易之第二十七卦颐卦:山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下阳爻,独善其身;上阳爻,兼济天下;中四阴爻待教化众生,教化后独善其身或兼济天下,生生不息,止于至善乃乾,元亨利贞。
雷在山下震动之表象,引申为咀嚼食物时上颚静止、下颚活动的状态,因而象征颐养;颐养必须坚守正道,所以君子应当言语谨慎以培养美好的品德,节制饮食以养育健康的身体。第二十七卦 3.3《颐卦》(艮上震下),是六十四卦中第27卦,展示在像“颐”的形势下各种变化的可能性。“颐”指面颊,腮。代号为4:1,表示主卦是震卦,卦象是雷,阳数是4;客卦是艮卦,卦象是山,阳数是1。客方的消极被动给了主方积极发展的机会,客方像山,只要不触及客方利益,主方就可以在广阔原野上尽情发展,不过,主方也不能指望从客方得到什么,主方必须着力于“自求口实”。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艮)相叠。震为雷,艮为山。山在上而雷在下,外实内虚。左图中,红色表示当位的爻,天蓝色表示不当位的爻,箭头表示有应。震为雷,艮为山,山下有雷。山止于上,雷动于下,下动上止,如口嚼食物,供给营养,为颐。颐为养,故颐象征颐养。观察事物的颐养现象,当以正道自力更生来养活自己。
《颐》:贞吉。《颐》卦:占问吉。观颐,自求口实。观察面颊,看人是否吃饱,自己要求得口粮来吃饱。
《彖》曰:颐䷚贞吉,养正则吉也。颐,“守正道则吉”。养正则有吉祥。《颐卦》象征颐养:占问吉。只有坚守正道才能获得吉祥;通过观察能够体现颐养的具体实例,以及自己是如何谋取口中食物的,这样才能真正地掌握颐养之道,获得吉祥。观颐,观其所养也;“观颐”,观察其所养。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自己获取口中之食”,是观察自己的谋生之路。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天地养育万物,圣人养育贤人以及万民百姓。颐之时大矣哉。颐所涵含的顺时之义盛大呵。
《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颐卦》的卦象是震(雷)下艮(山)上,为雷在山下震动之表象,引申为咀嚼食物时上颚静止、下颚活动的状态,因而象征颐养;颐养必须坚守正道,所以君子应当言语谨慎以培养美好的品德,节制饮食以养育健康的身体。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初九,舍弃你如同神龟般的聪明智慧,痴呆地看着我鼓动腮帮子进食,结果必然导致凶险。《象》曰:“观我朵颐”,亦不足贵也。初九,舍弃你如同神龟般的聪明智慧,痴呆地看着我鼓动腮帮子进食,结果必然导致凶险。“痴呆地看着我鼓动腮帮子进食”,是说初九爻虽重视保养身体,但由于不能坚守正道,并不值得推崇。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六二,反过来向下属乞求食物以获取奉养,是违背常理的,向高丘处的乞食,则前进的途中必然遭遇凶险。《象》曰:六二“征凶”,行失类也。《颐卦》的第二爻位(六二)“前进的途中必然遭遇凶险”,是因为前进的途中没有相应的同类。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六三,违背颐养的正道,仍然一味地只求口腹之欲,结果必然遭遇凶险,在十年的漫长岁月里被遗弃而得不到养育,没有一点好处。《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在十年的漫长岁月里被遗弃而得不到养育”,是因为它与颐养的正道大相径庭,从根本上违背了养育他人和保养自己的原则和方法。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六四,反过来向下属乞求食物以获取奉养,可以获得吉祥;因为这就像老虎要扑食那样,虎视眈眈,专心致志,孜孜以求,则必然能够达到目的,当然也没有什灾祸。《象》曰:“颠颐之吉”,上施光也。“反过来向下属乞求食物以获取奉养的吉祥”,是因为六四位居在上,与初九照应,同时又能坚守正道,虽取之于民,却又用之于民,这也就是说,它能够向下普遍地施舍光明恩德。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六五,违背颐养的正道,但是却能够安然地居于尊位,所以结果吉祥,只是尚不能处理极为艰险困难的事情,就像不能够涉过大河一样。《象》曰:“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能够安然地居于尊位,所以结果吉祥”,是因为能够顺从有阳刚之美的贤者。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上九,天下百姓都依靠他的养育而得以安居乐业;肩负如此重任,必须谨防危险,有所戒惧才能获得吉祥,这样也才能排除万难,就像顺利涉过大河一样。《象》曰:“由颐厉吉”,大有庆也。《象辞》说:“天下百姓都依靠他的养育而得以安居乐业,必须谨防危险,有所戒惧才能获得吉祥”,是说养育天下百姓,因而能得到天下的信任和爱戴,达到普天同庆。
《山雷颐第27卦》春雷炸响山花开,草长莺飞食盈满。光照土润滋万物,斗转星移养天年。
金台高筑求良骥,招才纳士聚能贤。厉行节约传美德,洗面照镜正衣冠。
感悟:自食其力养人养德——学会养家糊口
人要学会自食其力,自力更生,创造财富,养护自己和家人,不要好逸恶劳,好吃懒做,游手好闲,成为家庭的懒汉,国家的负担。
27.读懂颐卦,管好自己。颐,纯正以养。修身先养身,养身先养心,养心重养德,只有德正心正,才可养家糊口。养自己,不可贪污;养家人,不可养二奶;否则都会遭凶。正当、方法正、懂节省,终会吉。饭不乱吃,话不乱讲,礼不乱收,钱不乱攒;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少攀不比,心中清净;才有资格修身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