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肿瘤可以放疗?放疗后身体带有辐射吗?丨健康总动员
放疗是放射治疗的简称
被誉为“隐形的手术刀”
治疗的目标
是最大限度地
杀灭肿瘤细胞
同时最大程度地
保护邻近的正常组织和器官
大约70%的癌症患者
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
需要用放射治疗
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
需要用放射治疗
约有40%的癌症
可以用放疗根治
放射治疗
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
主要手段之一
也可用于少数良性疾病的治疗
本期嘉宾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院区
放射治疗科主任 主任医师李云海
放射治疗是在医院的放射科进行吗?
不是。放射科是使用射线进行诊断的科室,放射科不治病,是检查科室。放射治疗是在放疗科进行。放疗科和肿瘤内科、肿瘤外科一样是临床科室。医生接诊后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明确诊断后,对符合放疗适应症的患者进行放射治疗。放疗科的医师同时进行肿瘤相关综合性治疗的建议以及后续随访。放射治疗的具体实施在放疗科的机房中进行。全过程有专业技术人员监控和相关的隔离防护。哪些肿瘤患者需要接受放射治疗?
约7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接受放疗。对于一个具体的患者来说,需要根据肿瘤的类型,疾病的期别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来决定是否放疗,且确定是根治性放疗、姑息性放疗,术前放疗还是术后放疗等等。常见肿瘤表:
疾病部位
常见疾病
头颈部肿瘤
脑胶质瘤、脑转移瘤、鼻咽癌、喉癌、副鼻窦癌等
胸部肿瘤
肺癌、食管癌、胸腺瘤等
腹部肿瘤
胃癌、肝癌、胰腺癌、后腹膜淋巴结转移癌等
盆腔肿瘤
直肠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肛管癌等
妇科肿瘤
乳腺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
其他肿瘤
淋巴瘤、精原细胞瘤、肿瘤骨转移等
放射治疗间隙内患者需要注意什么?
整个治疗过程中,请尽可能保持正常的生活,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治疗前的准备工作及放疗中及结束后的随访。应注意:
(1)清洁口腔。如有坏牙、齿槽脓肿、牙周炎等,应治疗后再行放疗。养成经常漱口刷牙的习惯,每次饭后用软毛牙刷刷牙。
(2)积极治疗头颈部及五官的感染灶。如毛囊炎、疖肿、副鼻窦炎、口腔炎、咽喉炎、中耳炎等。
(3)放疗前或放疗中应积极治疗贫血、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4)放疗前和放疗中应戒烟、忌酒、防止感冒、保护皮肤、避免感染。
(5)放疗前以及放射过程中应避免妊娠,有严重妇科疾病患者应积极治疗。哺乳期患者应中止哺乳。
(6)注意保护医生设置的放射野。不要用肥皂、酒精擦洗,以免擦去后影响照射时的准确性。
(7)每次照射前,应严格遵照医生、技术员摆的体位姿势,不能随意变动,以免损伤正常组织。
(8)放射过程中,病人应吃高蛋白、维生素较高的食物。
放射治疗后需要注意什么?什么时候需要复查?
肿瘤病人在放疗后根据肿瘤的部位应进行相应的检查,以便判断治疗效果,并对新出现的问题予以处理。由于一部分正常组织的损伤呈迟发性慢性放射损伤,肿瘤对放射线的反应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观察到,在放射治疗结束时,对以上问题难以得出即刻的准确判断,因此必须在放射治疗后根据具体情况按医嘱定期复查。一般来说,在放疗结束后1、2、6个月进行复查,以后每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这样可以对放疗后不同时期出现的症状及问题作出及时的处理。放疗结束后,病人应按医生的意见远期随诊,到原治疗医院复查,或在附近医疗单位检查,并把结果反馈给原治疗医院请医生给予治疗意见。
放疗与化疗有何差别?
放疗和手术是属于肿瘤治疗的局部治疗的范畴,而化疗则是属于全身治疗的范畴。放疗是用电离辐射局部照射从而杀死肿瘤细胞,化疗是静脉注射或口服药物,通过血液把化疗药物送往全身各处。简单来说,放疗主要针对的是机体肿瘤的原发灶、一个或数个转移灶,而化疗除了针对肿瘤的原发灶和转移灶外,还作用于一些目前检查手段不能检查出来的转移病灶,医学上称作微小残留病灶。
放疗会产生全身毒副反应吗?
放射治疗始终是一种局部治疗手段,所以其全身反应比化疗要轻得多。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一些乏力、轻度的血象降低等副作用。一般都可以耐受。放射治疗的毒副反应是取决于身体的哪部分正在接受治疗。在手术、放疗、化疗这三大传统抗肿瘤治疗手段中,放射治疗的全身反应是相对副反应最轻的,适应症最广的,对年龄及基础疾病的要求相对低一些的。
放射治疗后患者带有放射性吗?能与其他人接触吗?
使用外照射放疗的患者身体并不带有放射性。因为放疗后病人体内并不存在任何放射源和放射性物质。而做骨扫描和同位素治疗的病人体内的放射性物质需经一定时间衰退和排泄,故带有放射性。放疗不能与同位素治疗相混淆。外照射放疗后无需与孕妇小孩隔离。
来源:今日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