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汽车+机器人Tier1”双龙头企业均胜电子正式通过港交所聆讯,港股上市进入冲刺阶段,即将实现“A+H”双资本市场上市。
根据招股书,均胜电子此次港股IPO拟发行不超过2.83亿股普通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智能驾驶技术研发、全球产能扩张及供应链体系优化,为其汽车智能化业务发展注入新的资本动力。
斩获200亿智能化订单,汽车智能化业务显著突破
目前,全球汽车产业面临智能化转型机遇,均胜电子凭借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的深度布局实现了显著突破。
2025年上半年,均胜电子获得某自主新能源品牌百万台高阶智驾域控制器订单后;9月份斩获两家头部主机厂的汽车智能化全球订单,全生命周期金额达150亿元,预计2027年量产;10月再次获得50亿元汽车智能电动化订单,直接刷新了其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的订单纪录,意味着其技术实力已获得全球顶级客户的高度认可。
订单所涉及的中央计算单元(CCU)产品,集成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与智能网联等核心功能,堪称下一代电子电气架构的“超级大脑”。该产品通过软硬件一体化设计,实现了多域控制功能的深度融合,能够有效帮助长期降低硬件成本与系统复杂度。
均胜电子在汽车电子领域的技术积累,得益于其构建的开放协同技术生态。公司与行业内多家领先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形成了覆盖芯片、算法、生态的全方位布局。
例如,均胜电子与Momenta达成战略合作,聚焦行泊一体方案的研发与量产;在与高通的合作中,双方联合开发了基于Snapdragon Ride平台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而与华为共同开发的鸿蒙智能座舱,更是带来了多模态交互与跨场景互联的创新体验。
这种“技术自研+生态协同”的双轨模式,使得均胜电子既能掌握硬件集成核心能力,又能快速对接行业前沿技术,在汽车智能化浪潮中继续保持竞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均胜电子上半年整体毛利率达到18.4%,创下近五年来新高。其中,汽车电子毛利率达到21.5%,显著高于毛利率15.9%的汽车安全业务,已成为公司盈利增长的新引擎。
全球化生态布局,港股上市打开价值空间
作为中国少有完成全球化布局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均胜电子的全球化布局为其带来了独特的竞争优势。目前,均胜电子在全球设有超过25个研发中心和60多个生产基地,覆盖亚洲、欧洲和北美等核心汽车市场。这种“Local for Local”的布局模式。
不仅使其能够快速响应各地客户的需求,也有效提升了应对贸易壁垒的能力。花旗银行分析指出,受益于完善的海外产能布局,均胜电子受国际贸易环境变动的影响微乎其微。
截至2025年4月30日,均胜电子客户覆盖超过100个全球汽车品牌,覆盖全球和中国前十大整车厂,包括特斯拉、比亚迪、宝马、奔驰、奥迪、大众、通用、福特、本田和丰田等全球知名车企。
招股书披露,2022年-2024年,均胜电子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连续三年接近50%。这种深度绑定的客户关系为其订单稳定性提供了保障,也为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提供了可靠的应用场景。
此次赴港上市将成为均胜电子价值重估的重要契机。随着"A+H"双资本平台的建立,均胜电子有望通过提升融资效率、加快技术迭代和产能扩张,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强化在全球汽车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为汽车智能化业务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