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政坛那叫一个热闹,比电视剧还跌宕起伏。主角是刚当上自民党总裁的高市早苗,本来以为按老规矩,自民党总裁就是未来首相,结果没高兴几天就遇上大麻烦——合作了26年的“老搭档”公明党,直接宣布退出执政联盟,这下高市能不能当上首相,彻底悬了。
先说说这事儿的来龙去脉。之前自民党选总裁,高市早苗赢了小泉进次郎,成了自民党新老大。过去好多年,日本众议院的多数席位都是自民党和公明党凑一块儿才够的,俩党组成执政联盟,自民党总裁自然就是首相。所以高市一开始信心挺足,还特意找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谈,想把联合执政的协议签下来,甚至在历史认知、移民政策这些之前挺强硬的问题上松了口,算是低头妥协了。可没想到,公明党根本不买账,直接撂挑子不干了。
公明党为啥突然翻脸?说起来理由还挺多。最直接的是“钱的事儿”——公明党一直要求自民党整改“黑金政治”,比如规范企业给政党捐钱的事儿,可自民党没给个像样的答复,高市还把涉“黑金案”的政客提拔成党内要职,这让公明党没法忍。另外,高市任命前首相麻生太郎当自民党副总裁,麻生本来就是公明党不喜欢的人,这人事安排更让双方矛盾激化。还有个重要原因是“没被当回事”,高市当上总裁后,一门心思拉拢别的政党,把合作26年的公明党晾在一边,换谁谁也不高兴。再往深了说,俩党理念也不一样:自民党想改和平宪法,高市更是出了名的右翼,还总去参拜靖国神社;公明党相对温和,对这些事儿很谨慎,早就看高市不顺眼了。
这下联盟一散,高市想当首相就难多了。日本选首相要看国会众议院的票数,得超过233票才算赢。之前自民党有196席,公明党有24席,加起来勉强能凑够数;现在公明党走了,自民党就剩196席,离233席差老远。而在野党那边,最大的立宪民主党有148席,要是再联合公明党(24席)、日本共产党这些,或者拉拢国民民主党、日本维新会,总票数就能超过自民党。虽然现在在野党还没完全抱成团,比如立宪民主党和国民民主党政策差得有点多,但至少给了高市一个大大的威胁——之前觉得稳了,现在能不能赢全看其他党派的脸色。公明党更是直接放话,首相选举时不会投高市,党首齐藤铁夫要投自己,这等于断了高市的一条路。
不光是选首相悬了,这事儿还让日本内政乱成一团。首先是“政治真空”,本来该赶紧选新首相,现在估计要拖到10月20号以后,这段时间石破茂还是首相,但高市是自民党总裁,俩人各管一摊,政府根本推不动新政策。比如之前说好的汽油税减税、高中学费减免,这些关系老百姓的事儿,现在全搁置了,民众意见不小。其次,自民党单独执政的话,以后想通过个法案更难了——之前石破茂当首相时,就因为议会席位不够,好多法案卡壳,现在高市的处境更糟,就算当上首相,想做事也得看其他党派的脸色,搞不好还会引发更多政治矛盾。
外交方面也受影响。马上美国总统特朗普要访日,还有亚太经合组织的会议,这些重要外事活动都需要新首相来对接。可现在新首相迟迟定不下来,准备时间不够,日本很可能在这些外交场合抓不住重点,影响自己的国际形象。而且之前日本外相还希望高市能改善和中韩的关系,现在高市能不能当上首相都不一定,就算当上了,也得先处理国内的烂摊子,和中韩关系的改善估计要往后拖,甚至可能因为高市的右翼立场,让双边关系更紧张。
面对日本政坛这乱糟糟的局面,中国这边的态度很明确。有记者问外交部怎么看,发言人就说了4个字:“不作评论”。这4个字看着简单,信息量可不小。一方面,这是说日本选谁当首相、政党怎么结盟,都是人家的内政,中国不会插手,这是尊重别的国家;另一方面,也是在提醒日本,不管谁最后当上首相,都得好好对待和中国的关系。毕竟中日是邻居,经济合作、地区安全这些事儿都离不开彼此,得遵守之前达成的共识,别搞那些让关系变差的事儿。
总的来说,现在日本政坛就是“群龙无首、诸侯混战”的状态。高市早苗要么再放低姿态,求公明党回来,要么赶紧找别的政党组队,不然想当首相真的悬了。而这出政治大戏还得演一阵子,咱们就当个旁观者,看看最后到底是谁能坐上日本首相的位置,以及新政府会怎么处理和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