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量子信号:巨头都在造芯片
创始人
2025-10-05 21:04:49
0

当下有一门技术,正在重演 20 年前芯片的崛起路径 —— 但它的影响力,可能是芯片的 10 倍。

它能破解现有的加密体系,也能让新药研发周期从 10 年缩到 1 年;能让天气预报精确到街区,也能重构整个算力网络。这就是量子技术。

过去我们总觉得它是 “实验室里的神话”,但 2025 年的全球格局已经变了:真金白银在入场,大国在博弈,人才在抢位,甚至普通人的认知差里,都藏着未来的机会。

今天我们就把这张 “量子竞赛地图” 摊开,看看这场技术革命,到底在比什么?我们又该如何抓住它?

先看全球竞赛的 “记分牌”:专利和论文里的大国博弈

判断一门技术热不热,先看 “谁在投钱做研发”—— 专利和学术论文,就是最直观的记分牌。

过去 10 年,量子相关专利翻了 5 倍。2024 年全球每 10 个量子专利里,就有 6 个来自中国,美国占 19%,日本紧随其后。但有意思的是,专利数量≠技术影响力:企业和高校贡献了 91% 的专利,其中企业占 54%(比如 IBM、百度),高校占 37%(比如清华、MIT)。但 2023 年出现了一个关键信号:企业专利开始下降,高校专利却冲到峰值,这说明行业可能在从 “抢地盘” 转向 “练内功”—— 先把基础研究做扎实,再谈商业化。

再看学术研究,这里藏着更细的竞争逻辑:

  • 中国
  • 量子通信领域的绝对王者。论文数量占全球 39%,H 指数(衡量研究影响力)51,远超美国的 39。我们熟悉的 “墨子号” 卫星、1.2 万公里量子通信网,都是这个战略的落地成果 —— 中国想先把 “量子安全” 的护城河挖深。
  • 美国
  • 量子计算的领跑者。虽然论文数量(22%)略低于中国(23%),但 H 指数 104,是中国的 1.7 倍;全球 Top10% 高被引论文里,美国占 34%,中国占 16%。这意味着美国的研究更能带动行业突破,比如谷歌的 “悬铃木”、IBM 的 “苍鹭” 芯片,都来自这些高影响力研究。
  • 欧洲
  • 均衡的 “追赶者”。德国、英国在两个领域都有不错的表现,但论文数量和影响力都略逊于中美。不过欧洲的优势在 “协同”—— 比如欧盟的 “量子旗舰计划”,把 27 国的资源整合起来,避免单打独斗。

简单说:中国在 “量子通信” 上抢先发优势,美国在 “量子计算” 上筑技术高地,欧洲在 “协同作战” 中找机会。这场竞赛,没有单一的赢家,只有不同的战略选择。

真金白银入场:量子技术从 “实验室” 走向 “商用” 的 3 个信号

技术能不能成,最终要看 “钱愿不愿意来”。2024 年,量子领域的资金动向,藏着 3 个关键信号:

第一个信号:融资规模创纪录,但仍属 “稀缺赛道”。2024 年全球量子领域公开融资里,量子计算公司拿了 16 亿美元,量子软件公司拿了 6.21 亿美元 —— 这两个领域占了总融资的 70%。但即便如此,量子融资仍不到全球 VC 总规模的 1%。这说明什么?赛道还没拥挤,但已经有真金白银在押注未来。

第二个信号:大公司和政府开始 “联手给钱”。最典型的是澳大利亚公司 PsiQuantum,2024 年拿到 6.2 亿美元,其中一半来自政府的股权 + 贷款。这种 “公私合投” 的模式,正在成为主流:美国的 “国家量子计划”、中国的 150 亿量子投入、欧盟的 10 亿欧元旗舰基金,本质都是 “用国家资源托底,吸引市场资金跟进”。

第三个信号:产业巨头开始 “下场造芯”。2025 年刚过去几个月,大动作就没停:

  • 微软推出 “马约拉纳 1 号” 量子芯片,专攻 “拓扑量子比特”(一种更稳定的量子比特);
  • 亚马逊发布 “豹猫” 芯片,把量子计算和云服务绑在一起;
  • NVIDIA 要和哈佛、MIT 建量子研究中心,想把 GPU 的生态优势复制到量子领域。

这些动作都在说明:量子技术不再是 startups 的 “玩具”,而是巨头们 “押注下一代算力” 的必选项。

最稀缺的不是技术,是人:量子人才的 “全球抢人大战”

任何技术革命,最终拼的都是 “人”。量子领域的人才缺口,已经到了 “白热化” 的程度。

先看需求:美国从 2018 年到 2024 年,需要 “量子技能” 的岗位需求几乎翻了 3 倍。但供给跟不上 —— 全球能真正做量子研发的科学家,目前只有几千人。这种稀缺性,让各国开始 “各显神通”:

  • 美国
  • 搞 “全链条培养”。通过 “国家量子计划”,在高校建量子中心(比如 MIT 的量子实验室),还搞 “量子即服务”(QaaS)—— 企业员工能通过云平台练手,边用边学。
  • 德国
  • 抓 “高等教育入口”。全球带 “量子” 字样的硕士项目里,德国有 12 个,占比 17%,远超美国的 9 个、英国的 10 个。德国想从源头培养 “懂量子的工程师”。
  • 中国
  • 侧重 “应用端人才”。在深圳等城市的中学开量子选修课,和 IBM、华为合作搞培训,目标是 “让更多人能用上量子技术,而不只是研究它”。

这里有个很重要的认知:量子人才不是只有 “科学家”。现在行业需要的,既有能做 “量子纠错” 的专家,也有能帮企业落地 “量子优化” 的咨询师,甚至还有懂 “量子政策” 的合规人才。换句话说,你不需要懂量子力学,只要能把量子技术和具体行业结合,就是稀缺资源。

为什么说量子是 “大国战略必争之地”?

如果你觉得量子只是技术圈的事,那你就错了 —— 它已经成了大国博弈的 “新战场”。

2024 年,有个很关键的动作: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荷兰,同时对量子技术实施 “出口管制”。管制的不只是量子计算机,还包括相关的材料、软件、设备。为什么?因为量子技术能破掉现有的加密体系,也能提升导弹制导、情报侦察的精度 —— 这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

各国的战略选择,也能看出这种 “必争” 的态度:

  • 美国
  • 搞 “平衡术”。一边通过 “国家量子计划” 砸钱研发,一边和 11 个国家签 “量子合作协议”(比如和荷兰合作量子通信),同时用出口管制防 “技术外流”。
  • 中国
  • 走 “自主可控” 路线。投入 150 亿搞量子研发,重点突破量子通信和量子传感,还自己搞 “抗量子加密标准”,避免被别人卡脖子。
  • 欧盟
  • 玩 “协同战”。27 国凑钱搞 “量子旗舰计划”,目标是 2035 年建 “欧洲量子互联网”,用集体力量对抗中美。

简单说:量子技术已经不是 “要不要做” 的问题,而是 “怎么在安全和创新之间找平衡” 的问题。这场博弈,没有旁观者。

普通人该如何面对量子时代?3 个关键认知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这些都太宏大了,和我有什么关系?其实,量子时代的机会,藏在 3 个认知差里:

第一,量子不是遥远的未来,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在。现在已经有企业在用量子技术做药物研发(比如阿斯利康用量子模拟找抗癌药)、优化物流(比如 UPS 用量子算法规划路线)。未来 5 年,量子技术会像当年的云计算一样,从 “高大上” 变成 “谁都能用”—— 提前看懂的人,能先拿到行业红利。

第二,量子的机会不只是做技术,更是用技术。你不需要成为量子科学家,只要能帮传统行业解决问题,就是机会:比如帮银行做 “抗量子加密”,帮车企优化供应链,帮医院做精准诊断。这些 “量子 + 行业” 的岗位,会比纯技术岗位更缺人。

第三,公众认知和技术进展之间,有巨大的机会窗口。去年对美国 1375 人的调查显示:60% 的人支持私企做量子研发,但 58% 的人怀疑政府能管好量子安全;对 “量子做材料研发”,53% 的人兴奋,但对 “量子做密码破解”,24% 的人担忧。这种认知差,恰恰是科普、咨询、合规等领域的机会 —— 谁能把量子技术讲清楚、用明白,谁就能赚到 “认知红利”。

量子时代,我们该做什么?

量子技术不是一场技术狂欢,而是一次认知升级。它就像 20 年前的互联网,当时有人觉得邮件能替代写信就够了,但没人想到会有微信、抖音、外卖。今天的量子技术,也远不止 “更快的计算机”—— 它会重构安全、医疗、能源、物流…… 几乎所有行业。

对普通人来说,不需要去学量子力学,但需要做到 3 件事:

  1. 关注但不盲从
  2. 知道量子技术的大致方向,别被 “量子骗局”(比如量子水杯、量子鞋垫)收割;
  3. 找 “量子 + 自己行业” 的结合点
  4. 如果你是程序员,关注量子软件;如果你是投资人,关注量子落地场景;如果你是家长,关注量子相关的教育机会;
  5. 和懂的人同行
  6. 量子领域的信息还很分散,和关注这个领域的人多交流,能帮你更快抓住机会。

量子时代不是少数人的游戏,而是所有人的机会。看懂它,就不会在下一代技术浪潮里,被远远甩在后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泰克TBS2000示波器提升测... 在电子测试领域,示波器作为信号分析的"眼睛",其精度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泰克TBS2000示波...
泰克DPO70000SX系列示... 在电磁波谱的深空探索中,每一纳秒的信号失真都可能导致通信链路断裂或目标定位偏差。泰克DPO70000...
光电股份:10月9日融券卖出1... 证券之星消息,10月9日,光电股份(600184)融资买入1132.07万元,融资偿还1257.87...
中国石油成功研制国内首套解耦型... 近日,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套解耦型平方米级光电制氢装置,并在户外环境下实现...
四川锦博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四川锦博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廖国杰,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经...
原创 当...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当ChatGPT石破天惊而来,科技潮水的方向便已彻底改变。 时至今日,...
天山电子:专注触显一体领域研发... 证券之星消息,天山电子(301379)10月09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新宙邦:柔性电子皮肤用聚酰亚胺... 证券之星消息,新宙邦(300037)10月09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问...
液态贴片 (SMD) 车规铝电... 液态贴片(SMD)车规铝电解电容通过封装形式革新、性能优化及自动化生产适配设计,成为新能源汽车电子系...
微创光电:10月9日融资买入6... 证券之星消息,10月9日,微创光电(920198)融资买入66.28万元,融资偿还13.79万元,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