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9月11日报道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9月6日报道,多家欧美媒体日前报道,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在美国半导体巨头博通公司的协助下,将于2026年开始量产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AI)专用芯片。此举旨在降低对垄断AI芯片供应的英伟达公司的依赖,减少AI开发与服务方面的限制。
博通4日在财报发布会上透露,从某新客户处获得总额超过100亿美元的订单。博通虽未公开新客户名字,但英国《金融时报》等媒体披露,该客户正是OpenAI。
博通首席执行官陈福阳表示,预计对这家新客户的供货将于2026年5至7月启动。据悉,OpenAI与博通的合作在2024年已初步开始,但此前没有消息报道AI芯片的量产时间。
OpenAI从谷歌等企业招募芯片技术人员,持续推进数据中心专用芯片的设计。与博通的合作意味着其即将进入芯片制造阶段。
与英伟达开发的AI芯片类似,实际生产将由台积电承担。据路透社报道,OpenAI计划在未来数月完成芯片设计,之后向台积电下单。
在开发和运行聊天机器人ChatGPT方面,OpenAI一直依赖英伟达供应芯片。英伟达的图像处理芯片(GPU)因美国科技巨头的抢购而供应短缺。
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早已表明自主设计芯片的方针,多次强调GPU短缺阻碍了ChatGPT新服务的推出。
受业绩扩张预期推动,5日美国股市博通股价较上一交易日上涨9%。相较之下,英伟达股价下跌3%。与专注GPU的英伟达不同,博通致力于开发满足合同客户特殊需求的定制产品,正吸纳急于自主开发AI芯片的科技企业需求。
除OpenAI外,谷歌、亚马逊、Meta等美国科技巨头也都在推进自主开发AI芯片的计划。(编译/刘洁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