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由山东华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在电力系统中,电缆作为能量传输的关键载体,其绝缘状态直接影响供电安全与运行效率。局部放电作为绝缘劣化的早期表征,通过科学监测可实现故障预警,避免突发事故。暂态地电压(Transient Earth Voltage, TEV)检测作为电缆放电监测的核心技术之一,凭借其非侵入、高灵敏度的特点,成为行业标准化监测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暂态地电压检测原理基于电磁感应效应。当电缆局部放电发生时,会产生瞬态脉冲电流,该电流沿接地路径传播至设备外壳,导致外壳与大地间出现瞬时电压差。TEV传感器通过高频耦合电容捕捉这种微小电压波动,将其转化为可测量的电信号。这种检测方式无需直接接触带电导体,避免了传统检测方法对设备运行的影响,特别适用于运行中的电缆系统。
TEV传感器技术设计需兼顾环境适应性与测量精度。传感器需具备宽频带响应特性,覆盖从数十千赫兹至数十兆赫兹的频段,以捕捉不同放电类型的特征信号。同时,需通过电磁屏蔽设计降低外部干扰,确保信号采集的可靠性。在数据处理层面,传感器内置信号调理模块,可对原始信号进行放大、滤波与数字化转换,为后续分析提供高质量数据源。
系统实施需遵循标准化流程。在电缆接头、终端等关键部位部署TEV传感器阵列,构建分布式监测网络。通过同步采集技术实现多传感器信号的时间对齐,结合空间定位算法可精准定位放电区域。后台分析平台基于智能算法对放电信号进行模式识别,区分正常操作脉冲与异常放电事件,并生成设备健康状态指数报告。
技术优势体现在三方面:其一,非侵入式检测特性保障了设备运行安全;其二,高灵敏度可捕捉微安级放电信号,实现早期故障预警;其三,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体系可优化运维策略,延长设备检修周期。通过持续监测与趋势分析,可构建从信号采集到智能决策的闭环管理体系,提升电缆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水平。
在实际应用中,TEV检测技术已形成包含设备选型、安装规范、运维规程的完整技术标准体系。通过规范化实施,可显著提升电缆系统的供电可靠性,降低非计划停机风险,为电力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坚实技术支撑,助力工业生产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