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美国是怎么去干预全球芯片供应链的,总体来讲,芯片产业的全球一体化是必然的,谁也改变不了这种大趋势,不可能让全球化不存在。
因为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可能搞定芯片产业的所有环节,美国不行,欧洲不行,韩国不行,中国也同样不行,都得依赖全球供应链,来实现整个市场的平衡。
所以,也许小企业,可以自己玩,但对于一些较大的半导体企业而言,全球化是必须的。
比如台积电、ASML、中芯国际、苹果、英伟达、高通等等这些企业,不管是Fabless类型,还是Foundry,或者IDM类型,或者是封测企业,都需要融入到全球的供应链中去。
而在这些环节中,芯片制造,是最为核心、关键的环节,谁掌握了芯片制造产能,谁就掌握了核心供应链。
近日,有机构整理出了全球芯片制造产能,需求分布,可以看到目前谁的芯片制造产能,是严重空缺的,谁的产能是严重富余的。
如上图所示,可以看到美国需求的芯片产能占全球的比例是53%,但自己的产能只占8%,所以美国是缺口最大的,高达45%的大缺口。
所以我们看到,像苹果、高通、英伟达、AMD等等芯片巨头,都无法在美国制造芯片,要找台积电、中芯、 三星等来代工,因为本土只能解决8%。
而台湾省则是富余最多的,拥有全球27%的芯片产能,但本土的需求只有5%,富余了22%,所以台积电要全球接单,才能够让自己活下来,否则产能会大过剩。
中国大陆则是芯片产能第二富余的,产能占全球的15%,而本土需求只占6%,有9%的富余,意味着国内的一些晶圆厂,其实也要接国外的订单,比如中芯、华虹等就有很多订单来自于海外客户。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欧洲是有缺口的,所以欧洲的很多芯片企业,设计出芯片后,找中国晶圆厂来代工。而日本、韩国的芯片产能是有富余的,所以也需要海外的订单。
从这个数据可以预计的是,未来美国肯定还要增加芯片产能,减少对外的依赖。
而中国大陆、台湾省、韩国则要想办法抢一些海外的订单,仅靠本土企业的需求,无法完全满足产能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