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装前准备
设备与材料检查
确认设备型号为 30V/40A 一用一备恒电位仪,检查外观无损坏、变形,配件齐全(如电缆、接线端子、绝缘胶带、万用表、螺丝刀、扳手等)。
检查电源规格:输入电压为 AC220V±10%,频率 50Hz±10%,电源线无破损。
检查电缆规格:阳极、阴极、参比电极、零位电缆需符合设备要求,无损坏,并标注电缆名称(如“阳极”“参比”)。
环境检查
通风与散热:选择干燥、通风良好的位置,避免靠近热源(如加热器、空调外机)或妨碍散热的设备。
防爆要求:若在罐区等易燃易爆环境安装,需采用防爆型整流电源,并将电源安装在仪表间内。
空间要求:预留足够操作空间,便于日常维护和检查。
位置选择
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位置安装恒电位仪,确保设备能够稳定运行且便于后续维护和操作。
避免安装在潮湿、有腐蚀性气体、强磁场或振动源附近。
二、设备安装步骤
固定设备
使用合适的支架或螺栓将恒电位仪固定在预定位置,确保设备稳固,不易晃动。
若安装于撬装小屋,需确认外部接线箱内各端子标注清晰,避免误接。
电缆连接
电源连接:根据接线图,将 AC220V 电源线连接到恒电位仪的电源输入端子,确保电源连接正确无误,避免短路或触电风险。
参比电极和辅助阳极连接:
参比电极用于测量被保护金属的电位,应放置在金属结构附近的电解质环境中,并连接到恒电位仪的参比电极端子。
辅助阳极是电流流出的电极,通常采用惰性材料制成,应安装在适当位置以确保电流均匀分布到被保护金属上,并连接到恒电位仪的阳极端子。
阴极连接:将被保护金属结构(如管道、储罐)连接到恒电位仪的阴极端子。
接线要求:
使用接线端子进行固定,确保连接牢固可靠,无松动或短路现象。
在接线端子上注明“+”“-”等标识,以便后续维护。
使用万用表检查接线柱是否正确,确保无短路或断路现象。
接地处理
设备安装到位后,应确保设备的机壳有良好的接地性能,接地电阻应 小于4Ω。
这有助于防止设备漏电或静电积累,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三、初始设置与调试
电位器归零
将恒电位仪面板上“手动”“自动”电位器逆时针旋到尽头。
电源开启
合上电源开关,此时电源指示灯应点亮。
手动输出调节
将面板上“手动—自动”开关打在“手动”档。
顺时针旋动“手动”电位器,仪器输出电压逐渐增大。
测量参比电极对零位电位值,以确定输出电压大小。
自动输出调节
将面板上“手动—自动”开关打在“自动”档。
顺时针旋动“自动”电位器,给定电位表逐渐增大,输出电压和参比电位也随之增加。
根据用户需要的参比电位确定给定电位大小。例如,对于 Cu/CuSO₄ 电极,给定电位确定在 -1.30V,10 分钟后测量断电电位,断电电位不低于 -1.15V(CSE)。
稳流值调节
如有需要,调节稳压面板上限流电位器至所需稳流值(只有输出电流进入限流时,调节才起作用)。
四、运行观察与数据记录
稳定运行观察
完成调试后,持续观察设备至少 0.5 小时,确认无异常发热、报警或参数波动。
数据记录
记录输出电流、电压、保护电位等关键参数,建立运行档案。
五、备用设备测试
备用设备安装
将备用恒电位仪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安装和连接。
切换功能测试
在主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测试备用设备的切换功能是否正常。
确保在主设备出现故障时,备用设备能够自动或手动切换到运行状态。
可以通过旋转 YJ1 延时继电器 来调节主备机切换时间,延时时间不得小于 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