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5年下半年,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并购活动显著升温。据统计,仅在8月,就有近1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重要的并购或股权投资计划。
以芯原股份、国科微、芯导科技、晶丰明源等为代表的知名企业,正通过密集的资本运作,开启一场围绕技术补强和产业链垂直整合的“买买买”模式,这些交易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从传统的电源管理芯片、功率半导体,到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再到前沿的RISC-V架构、特种工艺晶圆代工。这清晰地勾勒出中国半导体产业通过内部整合,加速国产化替代的路线图。
芯原股份:筹划收购芯来智融股权
8月29日,芯原股份发布公告,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现金方式收购芯来智融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来智融”)的股权,并同步募集配套资金。芯原股份目前已持有芯来智融2.99%的股权,通过本次交易拟取得芯来智融全部股权或控股权。
芯来智融成立于2018年9月20日,注册地址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注册资本501.1623万元。专注于RISC-V CPU IP及相应平台方案的研发,是本土RISC-V领域的代表性企业。打造了N/U、NX/UX四大通用CPU IP产品线和NS、NA、NI三个专用CPU IP产品线。
芯原股份作为国内IP核领域的领军企业,此次收购是一次重要的战略布局。它旨在快速布局RISC-V生态系统,巩固其在IP核领域的领先地位。在芯片设计领域,掌控底层指令集架构就意味着拥有巨大的话语权。
据悉,芯来智融的RISC-V CPU IP与芯原股份现有的GPU、NPU等IP产品线形成协同效应,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更多样的解决方案。通过整合芯来智融在RISC-V方面的技术积累,加速RISC-V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推动国产芯片在底层架构上的自主可控,降低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根据最新消息,芯原股份于8月29日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芯原股份实现营业收入9.74亿元,同比增长4.49%。然而,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20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2.3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3.58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5亿元。
在业务表现方面,芯原股份上半年实现IP授权使用费收入2.81亿元,同比增长8.20%。其中,第二季度实现IP授权使用费收入1.87亿元,环比增长99.63%,同比增长16.97%。量产业务收入达到4.08亿元,同比增长20.47%。
康达新材拟控股北一半导体:加码半导体领域布局
8月28日,康达新材宣布与北一半导体科技(广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一半导体”)及其股东北芯科技(天津)有限公司、YUUNYONG(韩国籍自然人)签署了《收购意向协议》。康达新材拟通过现金方式收购北一半导体不低于51%的股权,以取得其控股权。此次收购标志着康达新材正式将业务触角伸向半导体设备领域,进一步推进其在半导体产业的战略布局。
公开资料显示,北一半导体是一家专注于新型功率半导体模块研发、生产、封装、测试、销售及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主营业务涵盖IGBT、PIM、IPM等功率半导体元器件,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工业控制、工业机器人、光伏、风力发电及储能等领域。北一半导体拥有16,500平方米的IGBT模块生产基地,配备9条全自动及半自动封装产线,并拥有170余台(套)国内外先进设备。
目前,北一半导体正积极推进自主流片晶圆工厂项目建设(一期),主要生产6英寸和8英寸流片。此外,新建3万平方米工厂将专注于碳化硅MOSFET、DSC双面散热和SSC单面散热模块的生产。
康达新材在“新材料+电子科技”的战略引领下,正稳步推进布局。此次收购旨在加速半导体产业布局,吸纳集新型功率半导体模块研发、生产、封装、测试、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优质资产。通过此次收购,康达新材不仅能够快速进入半导体封装和测试设备市场,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更重要的是,它有望实现自身高分子材料技术与半导体设备的协同效应。
富创精密完成对浙江镨芯股权收购,间接持有Compart公司78.03%股权
8月27日,富创精密发布公告,宣布已完成以人民币24.48亿元对浙江镨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镨芯”)64.42%股权的收购。
此次收购是通过特殊目的公司(SPV)进行的,富创精密联合其他投资人共同参与了此次收购。浙江镨芯是一家专注于生产用于半导体制造的特种高纯材料和零部件的企业,其产品主要应用于光刻机、刻蚀机等核心半导体设备。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镨芯间接持有Compart Systems Pte.Ltd.(以下简称“Compart公司”)96.56%股权。Compart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设备气体输送系统(Gas Delivery System)领域零组件供应商之一,拥有超过35年的历史。此次收购完成后,无锡正芯将间接持有Compart公司78.03%股权并取得其控制权。
晶升股份停牌:筹划重要收购
8月25日,晶升股份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北京为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为准”)的控股权,同时拟募集配套资金。
晶升股份表示,本次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尚无法确定本次交易是否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此外,因标的公司审计评估、交易金额、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比例等内容暂未确定,尚无法确定本次交易是否构成关联交易。本次交易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不构成重组上市。
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票于8月26日(星期二)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此次收购资料显示,北京为准于2014年2月成立,注册资本1588.24万元,专注于视觉检测与机器人技术。成立以来,北京为准已经形成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的完整体系,建立了以北京、深圳、上海、西安为主体,覆盖全国主要电子产品生产制造基地的销售服务体系,已经为国内外多个主流手机品牌累计数亿部手机提供生产测试服务。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晶升股份实现总营业收入4.25亿元,同比增长4.78%;今年第一季度晶升股份实现营业收入0.71亿元,同比减少12.69%。
成立以来,晶升股份向下游半导体材料厂商及其他材料客户提供半导体级单晶硅炉、碳化硅单晶炉和其他设备等定制化产品。其中,半导体级单晶硅炉和碳化硅单晶炉是公司的核心产品。
3.6亿元,宁波精达拟收购无锡微研100%股权
8月24日,宁波精达发布公告,拟以3.6亿元人民币收购无锡微研100%股权。此次收购旨在将宁波精达在精密制造方面的能力与无锡微研在半导体领域的经验相结合,提升公司在半导体设备关键零部件领域的国产化替代能力,进一步拓展在半导体设备产业链中的业务版图。
同时,宁波精达拟向控股股东成形控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配套资金总额为1.8亿元人民币,不超过本次交易中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100%,且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本次交易前上市公司总股本的30%。
晶丰明源计划32.83亿元收购充电芯片制造商易冲科技
8月19日,上海晶丰明源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丰明源”)发布公告,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无线充电芯片制造商四川易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冲科技”)100%的股权,交易价格为32.83亿元人民币。此次收购完成后,易冲科技将成为晶丰明源的全资子公司。
易冲科技成立于2016年2月,主要从事高性能模拟芯片及数模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其主要产品包括无线充电芯片、通用充电芯片、汽车电源管理芯片、AC/DC及协议芯片等。
晶丰明源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专业的电源管理和控制驱动芯片供应商,专注于电源管理和电机控制芯片的研发和销售。公司产品覆盖AC/DC电源管理芯片、DC/DC电源管理芯片、电机控制驱动芯片、LED照明驱动芯片等。
此次收购易冲科技,晶丰明源旨在进一步完善其在电源管理芯片领域的布局,特别是在无线充电、协议芯片、汽车电源管理芯片等关键细分赛道的布局。易冲科技在手机等消费电子的充电管理市场中长期深耕,并在汽车电子领域具有丰富的技术积累,部分产品已进入量产或导入阶段。通过此次收购,晶丰明源将有效补全其在消费电子和车规芯片方向的产品布局,提升其在电源管理芯片领域的竞争力。
晶丰明源此次收购易冲科技的事项已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根据公告,晶丰明源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50名交易对方购买易冲科技100%的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此次交易尚需满足多项条件后方可实施,包括但不限于上交所审核通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注册等。
此次收购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一方面,晶丰明源希望通过此次收购实现“第二增长曲线”的产品研发及市场推广;另一方面,由于晶丰明源已连续三年业绩亏损,此次溢价超260%收购亏损企业易冲科技100%股权,也引发了一些市场争议。
芯导科技:收购瞬雷科技,深化功率半导体布局
芯导科技于8月18日发布公告,拟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上海吉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瞬科技”)100%的股权以及上海瞬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瞬雷科技”)17.15%的股权,从而实现对瞬雷科技的100%控股。
此次交易价格暂定为4.03亿元人民币,其中现金对价为1.27亿元,可转债对价为2.76亿元。此外,芯导科技还计划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5000万元,用于支付部分现金对价等。
芯导科技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专注于功率半导体研发与销售的企业,其产品涵盖功率器件、功率IC、第三代半导体和IGBT等四大系列。2024年,芯导科技实现营业收入约3.53亿元,同比增长10.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12亿元,同比增长15.7%。此次收购瞬雷科技,旨在进一步完善芯导科技在功率半导体领域的布局,特别是在车规级和工业级功率半导体产品方面。
据悉,瞬雷科技专注于车规级和工业级功率半导体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产品包括TVS、ESD保护器件、MOSFET、肖特基二极管等。瞬雷科技拥有独立自主的生产工厂,能够实现从晶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成品封装测试的完整生产环节。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瞬雷科技的营收分别为1.95亿元、2.17亿元、1.0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526万元、3794万元、1861万元。
此次交易的主要目的是拓宽产品线。通过整合瞬雷科技在高端功率半导体方面的技术和客户资源,芯导科技能够丰富自身产品线,特别是在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和工业自动化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此外,芯导科技的电源管理技术与瞬雷科技的功率半导体技术相结合,可以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集成方案。这起收购是芯导科技在“大功率”方向上的一次重要战略部署,旨在抓住新能源、工业控制等领域带来的市场机遇。
必易微:拟以2.95亿元现金收购上海兴感半导体100%股权
必易微于8月13日发布公告,宣布拟通过支付现金的方式,以约2.95亿元人民币收购上海兴感半导体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兴感半导体将成为必易微的全资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兴感半导体成立于2019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传感器芯片设计的企业,拥有两家控股子公司——上海兴工微电子和江苏兴宙微电子。其以“感知控制系统,让机器设备更安全、更高效地服务”为使命,致力于为运动传感检测控制、电流传感检测控制提供芯片级解决方案。
目前兴感半导体处于净亏损状态,2024年营收4670.08万元,净利润-1286.45万元;2025年1-5月营收1863.73万元,净利润-416.02万元。
对于必易微而言,这次收购是一次典型的技术和产品线的补充。必易微的核心业务是电源管理芯片,而电流传感器和磁编码器正是电源管理和电机控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件。通过收购兴感半导体,必易微能够将兴感在传感器领域的核心技术与自身的电源管理芯片技术相结合,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系统级解决方案。
此外,这次收购也帮助必易微快速切入高精度传感器市场,丰富公司产品矩阵,并借力兴感半导体在工业和汽车领域的客户基础,加速必易微在这些高价值市场的渗透。
国科微筹划收购特种工艺半导体晶圆代工企业获最新进展
8月5日,湖南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科微”)发布了《关于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的进展公告》。
公告显示,国科微正在筹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宁波甬芯集成电路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等11名交易对方购买其合计持有的中芯集成电路(宁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芯宁波”)94.366%的股权,并拟向不超过35名符合条件的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此次交易预计构成关联交易、重大资产重组,但不构成重组上市。
自2025年6月6日披露重组预案以来,国科微及相关各方正在积极推进本次交易的各项工作。截至2025年8月5日,本次交易所涉及的审计、评估、尽调等工作已有序开展,交易方案正在进一步协商完善中。
8月26日,国科微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5亿元,同比增长15.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45亿元,亏损同比减少30.21%。尽管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幅度有所收窄,显示出公司在市场拓展和成本控制方面的积极成效。
在业务表现方面,国科微继续在存储、固态硬盘(SSD)和芯片设计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不断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持续增加,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