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行iPhone 17不是印度造,果粉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创始人
2025-08-26 17:05:51
0

作者|源Byte 柯基的柯

一场迁徙,正在上演。

8月19日,彭博社知名记者马克·古尔曼扔出了一颗重磅炸弹:印度将首次实现iPhone全系生产,未来,所有销往美国的iPhone,都将从印度金奈的港口出发,漂洋过海。

作为一名常年跟踪苹果,几乎实现100%爆料正确性的媒体老炮儿,马克·古尔曼的消息一出,直接让“咖喱味iPhone”在社交媒体上冒头。

如果没有这则爆料,印度制造的权重也在苹果体系内提升,根据Canalys的报告显示,仅在2025年上半年,印度生产的iPhone数量就达到了惊人的2390万台,同比暴增53%。在全球iPhone的总产量中,那个曾经可以忽略不计的“印度制造”,如今已占据了16%到17%的比重。

苹果的目标,是2027年,将这个数字提升到25%。

四分之一。

这是一个足以让任何一个中国“果链”企业夜不能寐的数字。从2024年3月到2025年3月,在印组装的iPhone总价值已达220亿美元,同比激增近60%。

当库克试图在印度复制中国的“果链奇迹”时,他面对的,究竟是一片充满机遇的新大陆,还是一个遍布陷阱的“修罗场”?

库克很无奈

2023年4月18日,在孟买首家苹果零售店开业那天,苹果公司CEO库克笑得像个孩子。

截图来源于苹果官网

他亲自推开玻璃门,迎接门外早已沸腾的人群。闪光灯、欢呼声,一切好像回到了2008年的北京三里屯。在那一刻,库克看到的,或许不仅仅是印度市场的巨大潜力,更是苹果下一个黄金十年的倒影。

从2008到2018年这十年,可谓是苹果在中国的黄金十年,在印度复刻中国的成功,也不是不行。

在当时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印度”这个词,被库克反复提及了超过20次:“印度市场十分让人兴奋,那里的市场活力令人难以置信。”

数据支撑着这份兴奋:当苹果赖以生存的大中华区营收同比下降2.89%时,包含印度在内的亚太其他地区,却实现了15%的逆势增长,达到81.19亿美元。

但故事的另一面,是无奈。

时间拨回中美关税风波最紧张的时刻,特朗普政府一纸令下,对华加征高达104%的累计关税。消息传出,苹果的股价应声暴跌,72小时内,市值凭空蒸发近6400亿美元。而在大洋彼岸,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等中国“果链”龙头,连续三日跌停。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摩根士丹利当时预测,这一轮关税给苹果带来的年度损失可能高达330亿美元,相当于其财年营业利润的26%。

前所未有的政策压力,让库克寝食难安。美国国家法律和政策中心(NLPC)甚至公开发起了一场运动,指责库克治下的苹果“过度依赖中国供应链”,呼吁股东们“罢免库克”。

政治的压力,市场的恐惧,像两座大山,死死地压在了库克的肩上。超过八成的iPhone仍由中国工厂制造,这个曾经让库克引以为傲的数字,如今却成了他最大的“原罪”。

他没得选,必须要在短时间内找到一个“备胎”,一个能对冲风险、减少依赖的PLAN B。

早在关税风暴正式落地前,苹果就已经在布局。据《印度时报》报道,苹果曾紧急动用5架货机,将价值可能高达600吨的iPhone和其他产品从印度运往美国。一位供应链总监在内部会议上直言:“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每延迟一天,美国仓库就会损失800万美元。”

于是,库克把目光投向了印度。这片曾经改变了乔布斯一生的土地,如今被库克赋予了一个新的使命:复制中国的“果链奇迹”。

1974年4月,19岁的乔布斯来到印度,正式开启了他长达7个月的修行之旅,实现了悟道,彻底改写科技史的底层逻辑。

库克倒是没有乔布斯一般的天才灵感,他更擅长精密计算。在印度,库克娴熟地玩弄着自己最擅长的平衡术,就是典型的“扶持一个,牵制一个”。在中国,他扶持立讯精密,成功制衡了富士康的议价权。如今在印度,他选择了本土巨头塔塔集团,试图故技重施。

既有对未来的渴望,也有对当下的恐惧,这就是库克在印度的矛盾与纠结。

库克没得选

然而,印度不相信“奇迹”。

它只相信现实。一种近乎残酷的现实。

在库克描绘印度蓝图之前,一众“果链”台系代工厂,早已作为先行者,在这片土地上接受了一场残酷的现实主义教育。它们的经历,就是一串大写的“水土不服”。

纬创,是最典型的例子。

这家苹果的核心代工厂,曾耗资7亿美元,在印度班加罗尔建起一座现代化的工厂,雄心勃勃,准备大干一场。然而,迎接它的不是订单,而是接连不断的麻烦:工厂罢工、工人闹事、火灾频发…最终,在耗尽了耐心和金钱之后,纬创选择了“割肉”离场。

接盘的,是印度的“亲儿子”,即被称为印度版三星的塔塔集团。成交价,1.25亿美元。不到总投资额的20%。

如果说三星集团是韩国人生命轨迹的见证者,那么塔塔集团就是印度人生活的全景式注脚。

塔塔集团LOGO

印度人的一天通常是这样的:早上起床后悠闲地泡一杯塔塔茶,随后开着塔塔生产的汽车去公司上班;工作时使用的可能是塔塔生产的电子产品,甚至连软件都是塔塔开发的;中午时,又会从塔塔开设的超市买份午餐;下班回到家中,使用的所有家电也都出自塔塔旗下。

和硕的命运,如出一辙。同样是响应苹果号召,同样是巨额投资,同样是疲于应付各种奇葩事件,其金奈工厂甚至在2023年9月发生火灾,导致iPhone组装业务一度中止。最终,它同样是将工厂的控制权,无奈地交到了塔塔手中。

没办法,在印度这片土地上,外企总是会出现各类的意外,一度被外界称为“外资坟场”。

库克不可能看不到这些状况。但他不得不去尝试,地缘博弈带来的压力,迫使他必须接受印度制造的一切,哪怕品控是一场噩梦。

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报道称:在塔塔集团运营的一家iPhone零部件工厂,每两个零部件中,只有一个是完好无损的。

也就是说,良品率,只有50%。

对于一个以“零缺陷”为信仰、连手机边框有个小瑕疵都能上热搜的公司,这等良品率的确难以接受。台湾“中时新闻网”更是爆料,印度工厂的卫生管理问题,导致产品大肠杆菌超标。

效率,同样堪忧。富士康在印度的工厂,效率只有中国郑州工厂的55%。一些拆解视频更是揭示了印度组装的iPhone存在的各种低级瑕疵:主板上清晰可见的指纹,摄像头内部的灰尘。

除了硬件,人的问题,更是无解。

印度工厂里,女工的薪资比男工要低30%到40%,缺少“狼性文化”的印度工人,也让习惯了中国速度的管理者们头疼不已。小米的工程师曾分享过一个哭笑不得的故事:他们为了让印度工人熟悉操作,特意编写了英文教程,结果发下去才发现,因为印度官方语言众多,很多工人根本看不懂英文。

后来,富士康更是从其印度工厂撤回了300多名经验丰富的中国工程师,试图用本土人才替代。分析人士认为,这一举动在短期内,必然会导致生产效率的进一步下降。

但苹果似乎已经等不及了。

一位富士康印度园区的管理层人士,曾对媒体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淡季期间,减产减的也是中国产能,印度全是满产。”

这句话背后,是库克宁可用“满产”的低效,也要换取供应链安全的无奈,这已经不是一道商业计算题,而是一道政治生存题。

“果链”的分化

苹果的迁徙,直接撬动“果链”企业的一池春水。

最激进的,是富士康。作为苹果最大的代工厂,郭台铭的选择是“赌桌在哪,我就在哪”。它不仅计划将印度的员工数量从10万增加到20万,更是在2025年5月宣布,向印度子公司追加投资15亿美元。

但大陆的“果链”企业,则显得谨慎得多。

立讯精密董事长王来春,这位从富士康流水线一路打拼出来的“潮汕女首富”,在谈及印度时,态度颇为冷静:“需要谨慎一点,毕竟印度跟中国的状态不一样,其产业链生态的完善跟国家的建设和人才培育有关系。”

歌尔股份也明确表示,目前没有在印度设厂的具体计划。裕同科技的印度负责人更是直言,印度的海关等部门经常要求企业在一天内上交资料,增加了大量隐形成本。

面子上虽是谨慎,但里子开启了一场更为激进的、旨在对冲“苹果风险”的资本大逃杀。

2025年,成了中国“果链”的“资本运作年”。

8月18日,立讯精密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计划融资超过10亿美元。招股书中明确提到,募资的用途之一,是“投资上下游行业或相关产业的优质目标”。

就在递表之前,立讯已经展开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并购:3月,以43.89亿元收购闻泰科技的ODM业务,从纯粹的“代工”向上游的产品集成拓展;更早前,还斥资5.25亿欧元,收购了德国百年汽车线束制造商莱尼。

无独有偶。

7月9日,“玻璃大王”蓝思科技正式在香港挂牌交易,集资47.68亿港元。7月21日,歌尔股份的子公司歌尔微,也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

“果链三巨头”,在2025年,齐聚港交所。

上述“果链”企业正在利用香港这个国际资本平台,为自己储备弹药,寻找苹果之外的“第二曲线”。汽车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XR,这些能想到的领域,都成了它们新的战场。立讯精密的财报显示,其汽车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业务线的收入,复合年增长率分别高达49.6%和19.6%。

之所以有底气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资本运作,根源在于,中国的“底牌”还在。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印度目前扮演的,仍是“最后拧紧螺丝”的终端组装者。

目前,苹果全球主要的200家供应商中有超过80%在中国设有工厂从事苹果相关的生产。

“中国是我们供应链的一个核心部分,我们在这里投资了30年。我们会一直在这里——我不认为这会改变,我们将继续在中国进行大规模投资。”苹果首席运营官杰夫·威廉姆斯表示。

换言之,芯片、传感器、显示屏、摄像头,几乎所有用于印产iPhone的关键零部件,仍然需要从中国长途跋涉,运往印度。

更重要的是,那种经过数十年沉淀、被苹果投入了数百亿美元、培训了超过2800万人次工人后才形成的,高度整合、反应极快、执行力强的制造文化和产业生态,短期内无法被复制。

印度的富士康工厂里的设备通常来自中国,所有的标准操作程序、工作说明、命令、软件都只有中文,“连‘紧急按钮’都用中文写。”

那是中国制造业的“灵魂”。

眼下,哪怕iPhone包装盒上写着“印度制造”,但这款全球最具标志性的消费品,还是离不开中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林科技:子公司产品满足半导体... 证券之星消息,国林科技(300786)09月18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午评:沪指涨0.45% 半导体... 人民财讯9月18日电,A股三大指数早盘低开后震荡拉升,截至午间收盘,沪指涨0.45%,盘中一度逼近3...
南钢申请新型中间继电器接线装置... 金融界2025年8月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新型中间...
电位传送器和电位采集仪的区别 一、功能定位:信号转换与传输 vs. 数据采集与监控 电位传送器 核心功能:将电位信号(如电压、电势...
磐盟半导体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来源:猎云网 9月18日,据光源资本消息,江西磐盟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磐盟半导体”)宣布完成近...
芯片股延续近期强势,截至发稿,... 芯片股延续近期强势,截至发稿,华虹半导体(01347.HK)涨9.93%,报58.65港元;晶门半导...
半导体设备ETF(159516... 近期,《新闻联播》节目报道了“中国联通三江源绿电智算中心项目建设成效”,其中就披露了阿里旗下平头哥最...
【盘中播报】沪指涨0.41% ...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上午10:28,今日沪指涨0.41%,A股成交量770.57亿股,成交金额...
【汽车电子关注度提升!消费电子... 9月18日,A股三大指数走势分化,上证指数盘中上涨0.22%,电脑硬件、半导体、发电设备等板块涨幅靠...
电位传送器的核心功能与应用 一、核心功能:电位信号的精准转换与传输 电位传送器是一种工业级电信号转换设备,其核心功能是将微弱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