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制造外卖骑手的“悲情宇宙”
创始人
2025-03-22 07:02:15
0

  据央视新闻报道,最近,一段提到“外卖平台不允许45岁以上的骑手接单和做外卖员”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引发不少人的焦虑和担忧,但警方调查发现,这段视频竟是捏造的。此外,还有人冒充外卖员的身份,在视频中表情愤怒,吐槽自己辛苦一个月,却只有两三千元的工资。

  除了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也成了这类摆拍视频所青睐的人物设定。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涉“骑手、网约车司机”等网络谣言的年增长率约为151.35%。

  从心理机制来看,网民面对看似“真实度颇高”的视频,容易忽略视频中的不符合实际的细节,容易被唤起愤怒、同情等情绪,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对视频内容作出评论、点赞、转发等行为反馈。

  在这个过程中,“情绪”是虚假信息制作者善用的工具。他们精准捕捉到公众对弱势群体的天然“同情”,发现了解开流量密码的“愤怒”之钥。于是,他们精心选定贴近大众的工作人员角色,使用情绪化、戏剧化的情节制造冲突,引起网民的关注,最终达成流量变现的目的。如今,除了真人摆拍的视频,利用AI技术生成的虚假视频也不在少数,而这些行为已经触犯到法律的红线。

  不仅如此,这样的谣言还容易造成网民对现实情况的误解。随着不实信息传播范围的扩大,还会使网民群体产生极化现象,形成极端化的观点与态度。此外,这些批量化、同质化的虚假信息,也会抹黑其中涉及的灵活就业群体的形象,影响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发展。

  对此,既需要相关监管部门形成常态化的治理机制,加强整治力度,及时惩处造谣传谣的违法犯罪人员,加大对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也需要平台负起监管责任,建立健全对虚假信息的审核和侵权举报机制,对可疑内容作出公开标注,并及时查封违法违规账号。更重要的是,作为信息消费者的我们,应有意识地提升个人媒介素养,在激起强烈情绪的信息前,保持理性的思考与判断。

  总而言之,治理网络谣言乱象,不仅需要技术与法律加持,更需要重建“理性共情”的社会契约——在真相出现以前,不要被带入极端情绪。让善意与事实共鸣,而非成为谣言的燃料。

  林铭汝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新... 感谢您的阅读,请您点击右上角的“关注”二字,后续会在第一时间收到我的首发原创,每天为您提供有价值的信...
大学教师迎来降薪潮、不达标转岗... 原标题:大学教师迎来降薪潮、不达标转岗保安?将如何影响学生培养? 近日,“大学...
原创 河... 6月27日,令人期待的河北省2024年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方案终于公布了。这一次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是怎样...
刘伯温预言:2024年东方出圣... 原标题:刘伯温预言:2024年东方出圣人,并指出救世主的身份,是否可信? 在元...
为啥没人敢娶东北女人,得知原因... 原标题:为啥没人敢娶东北女人,得知原因泪目了! 近日,网络上出现了一个热议话题...
“龙抬头”的小知识:有啥吉祥寓... 农历二月初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这天起,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预示一年好兆头...
原创 四... 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来说,退休后的养老金主要按照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余额、上年度职工月平...
原创 3... 电动车加强管理以后,很多城市只允许使用电动自行车上路,所以很多网友在后台询问,雅迪与九号电动自行车该...
原创 2... 时间来到了9月份,随着多地公布2025年新农合缴费标准,2025年新农合集中征缴期正式拉开了大幕。2...
原创 冤... 今年的智能手机市场,小米14Ultra与华为Pura 70 Ultra作为国产手机的两大旗舰,以其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