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有哪些(出塞曲古诗原文及欣赏)
创始人
2024-08-09 09:16:51
0

边塞诗有哪些(出塞曲古诗原文及欣赏)

边塞诗,是古诗中读来最豪迈的诗歌题材,因为它们描写了壮阔苍茫的边塞风光,表达了诗人们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读来格调高亢,激励人心。

下面小楼精选唐诗中最豪迈的十首边塞诗,与朋友们一起感受唐诗中的金戈铁马、荡气回肠!

一、王昌龄《出塞》

好的诗词,有超越时代的艺术魅力

秦时明月汉时关七字,浓缩了千年的边关战争历史,凝聚了一代又一代戍边战士的鲜血,抒写了所有中华志士的家国情怀。

千年以后的我们,头顶依然是秦汉的明月,脚下依然是唐宋的大地。

千年以后的我们,依然需要战士奔赴边境,守护国土,依然需要龙城飞将,守护国家的强大。

二、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对于一个守卫国家的战士,最令人动容的誓词就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无论经历多少艰苦卓绝的战争,内心永远拥有一颗保家卫国的坚毅内心,这就是战士最大的人格魅力。

三、王翰《凉州词》

战争,就必然要面对生死。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即使身处沙场,依然要纵情饮酒,即使身处生死边缘,依然对生活充满激情。

在这首诗中,有一种激昂向上的酒神精神。

四、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自天上奔流而来,万仞山下,孤城当关,在这壮阔苍茫的背景中,一曲羌笛幽幽传来,在这荒凉却充满力量的边塞回响。

读王之涣的这首诗,我们感受到了边关的荒凉,感受到了戍边战士的凄苦,但却没有沉沦在这些消极的情绪中,反而在荒凉中感受到了雄强,在凄苦中感受到了悲壮,读之情绪高昂,慷慨悲壮,这就是所谓的盛唐气象。

五、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在苍茫壮阔的边关,不止有金戈铁马、荡气回肠,还有对故乡的无限思念。

当战事消停,在某个夜里,一曲不知来处的笛声,便能拨动思念的心弦,让离家日久的战士,思念起远在家乡的亲人,思念起那个等待自己归来的良人。

六、王维《使至塞上》

关于边塞风光的描写,有很多经典的诗句。

不过都抵不过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的诗句大好,好到你无话可说。

七、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其三》

这首诗中,给我们展现边塞诗中真正的金戈铁马。

茫茫的夜色中,在洁白的大地上,一支骑兵正在追杀遁逃的单于,纷纷白雪,落在勇士们的弓刀之上,映射出勇士们的英姿。

这场追杀,紧张刺激,动人心魄。

八、祖咏《望蓟门》

此诗写诗人到边地见到壮丽景色,意境辽阔雄壮,充满阳刚之美,边关壮景,激发了诗人投笔从戎、为国立功的壮志。诗中带有浓郁的盛唐时期的慷慨之气。

九、李贺《雁门太守行》

诗鬼李贺是营造气氛的高手,”黑云压城城欲摧“七字,便把万军压境,情势孤危的气氛淋漓尽致地渲染出来。诗中描写了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最后用典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李贺此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

十、李白《关山月》

李白的这首《关山月》,是由关山明月、沙场哀怨、戍客思归三部分组成的边塞图长卷,开篇“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四句,雄浑中充满娴雅的气质,展现出李白浩渺的胸襟,历来为人称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人机助力缅甸地震救援 中国救...   中国日报网4月2日电 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多座建筑倒塌,曼德勒等城市成为重...
寻迹中国|外国博主走进河池 体...   河池市是广西最大的茧丝绸主产区,也是我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移”,近年来,...
东帝汶留学生感受“舌尖上的河西...   来自东帝汶的留学生杰克拉已经在甘肃省张掖市河西学院留学一年,活泼开朗的她对于中国美食一直十分向往...
美国加征关税 全球一片反对   美国白宫计划4月2日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的措施。这被认为是美国本届政府影响范围最广、冲...
美国“关税讹诈”破坏世界经济稳...   美国利用关税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讹诈,已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面对美国人为制造的...
特朗普关税乱拳开打 为何美国自...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此外,特朗普当日...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正...   新华社华盛顿4月3日电(记者熊茂伶)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宣布的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措施3日正...
缅甸强震后已发生63次余震   新华社缅甸曼德勒4月3日电(记者张东强)缅甸气象和水文局3日发布报告说,截至当地时间3日8时30...
缅甸强震已致3085人死亡   新华社快讯: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小组发布消息说,截至当地时间4月3日上午8时,缅甸强震已致...
华为、腾讯、招商局....大湾...   从“孔雀东南飞”到“百万英才汇南粤”  今天的广东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  重视人才、渴求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