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鲍之交的翻译及原文(管鲍之交的意思翻译)
创始人
2024-08-07 13:15:56
0

管鲍之交的翻译及原文(管鲍之交的意思翻译)

出处:《列子?力命》:“桓公礼之,而位于高、国之上,任以国政,号曰仲父。桓公遂霸。管仲尝叹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 ”此世称管鲍善交者,小白善用能者。”


释义:比喻朋友之间友谊深厚,情深意长,矢志不渝。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对好朋友叫管仲和鲍叔牙。他们都在齐襄公手下做事,管仲追随襄公的大公子纠,鲍叔牙追随二公子小白。当时,齐襄公荒淫无道,百姓都担心有一天国家发生内乱。公元前686年,管仲和召忽陪同公子纠避难到鲁国,而鲍叔牙陪同公子小白避难到莒国。

不久,公孙无知作乱,齐襄公在内乱中被杀害。国不可一日无君,齐国派使者到鲁国迎请大公子纠回国主政。避难在莒国的公子小白也在鲍叔牙的帮助下准备迅速回国争取王位。两股人马在莒国和齐国交界的即墨遭遇,因无法劝说对方放弃争取王位发生战斗。管仲见无法阻止公子小白回国,对公子小白暗下毒手,在背后偷放冷箭,结果射中了小白的带钩。为了迷惑对手,公子小白急中生智,大叫一声倒在战车上,口吐鲜血。管仲以为公子小白被射死,便按照原计划保护公子纠回国。

不料想,公子小白将计就计,只因受到惊吓,大叫一声,同时咬破舌头,口吐鲜血,成功骗过了管仲和公子纠一伙人。管仲他们出发后,鲍叔牙保护公子小白抄近道抢先回到齐国都城临淄,并向齐国大臣提议由公子小白立即继承国君之位。

然而,大臣们拿不定主意,有人说:“使臣已经到鲁国迎接公子纠回国将继承国君之位,怎么可以立公子小白呢?”还有的人说:“长幼有序,公子纠是长兄,应该立公子纠。”

鲍叔牙见状,义正辞严对各位大臣说:“齐国遭此内乱,应该拥护有才能和智慧的公子。假如让公子纠继承国君之位,那鲁国必以齐国恩人自居,必定要求答谢他们,以后齐国在诸多方面必将受制于鲁国,这对齐国有百害而无一利。”

大臣们认为鲍叔牙说得很有道理,于是拥立公子小白为君,史称齐桓公。

登上君主位后,齐桓公马上派出使者到鲁国,威胁鲁国杀死公子纠,两国因此发生战争。鲁国战败后,齐国派兵直逼鲁国都城,以此威胁鲁国杀死公子纠和召忽,管仲作为射杀齐桓公的凶手被囚禁,送回齐国接受处置。管仲被送到齐国,鲍叔牙亲自到城外迎接,还向齐桓公推荐管仲担任重要职务,齐桓公不解问:“管仲曾暗箭伤人,差点杀了我,他是我的仇人,你怎么还推荐他呢?”

鲍叔牙说:“当时,我们俩都是各为其主,他那样做自然有他的道理,但论治国理政的本事,管仲强我百倍。主公如得此人相助,何愁霸业不成!”

后来,管仲被拜为相国,官职在鲍叔牙之上,他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对于鲍叔牙,管仲曾感动地说:“我年轻时家里穷,与鲍叔牙一起经商,获利时我多分红,他不认为我贪财,觉得我家里穷;我曾为鲍叔牙出谋划策,但是搞砸了,他不认为我愚蠢,知道我有时谋事不顺利;我与鲍叔牙一起打仗,多次失败我先逃走,鲍叔牙不认为我贪生怕死,他知道我不拘小节,而担心自己的才能不会显露于天下。生我者父母,但最了解我的人是鲍叔牙啊!”


心香一瓣:不以利交,不慕权位和虚名,始终以“淡如水”的君子之交温暖彼此。始于义气相投,终于人品和“三观”相合,这样的友谊才地久天长,坚如磐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人机助力缅甸地震救援 中国救...   中国日报网4月2日电 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多座建筑倒塌,曼德勒等城市成为重...
寻迹中国|外国博主走进河池 体...   河池市是广西最大的茧丝绸主产区,也是我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移”,近年来,...
东帝汶留学生感受“舌尖上的河西...   来自东帝汶的留学生杰克拉已经在甘肃省张掖市河西学院留学一年,活泼开朗的她对于中国美食一直十分向往...
美国加征关税 全球一片反对   美国白宫计划4月2日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的措施。这被认为是美国本届政府影响范围最广、冲...
美国“关税讹诈”破坏世界经济稳...   美国利用关税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讹诈,已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面对美国人为制造的...
特朗普关税乱拳开打 为何美国自...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此外,特朗普当日...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正...   新华社华盛顿4月3日电(记者熊茂伶)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宣布的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措施3日正...
缅甸强震后已发生63次余震   新华社缅甸曼德勒4月3日电(记者张东强)缅甸气象和水文局3日发布报告说,截至当地时间3日8时30...
缅甸强震已致3085人死亡   新华社快讯: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小组发布消息说,截至当地时间4月3日上午8时,缅甸强震已致...
华为、腾讯、招商局....大湾...   从“孔雀东南飞”到“百万英才汇南粤”  今天的广东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  重视人才、渴求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