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古诗意思(寒食的意思及诗意)
创始人
2024-08-01 02:00:29
0

寒食古诗意思(寒食的意思及诗意)

原诗:

《寒食》

[唐]韩翃(hóng)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幕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作者简介:

《寒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韩翃(hóng),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与钱起等诗人齐名,时称“大历十オ子”。韩翝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诗多写送别唱和题材,有《韩平诗集》。

阅读前感知:

《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了春天京城塞食节的景象。诗人借古讽今,以汉喻唐,揭露了当时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及权贵豪门的腐败现象。

注音:

chūn chéng wú chù bù fēi huā,

春城无处不飞花 ,

hán shí dōng fēng yù liǔ xié。

寒食东风御柳斜 。

rì mù hàn gōng chuán là zhú,

日暮汉宫传蜡烛 ,

qīng yān sàn rù wǔ hóu jiā。

轻烟散入五侯家 。

注释:

〔寒食〕寒食节,通常在

冬至后的第105天,过

去在节日期间不能生火

做饭。

〔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御柳〕皇城里的柳树。

〔汉宫〕这里用汉代皇宫

来借指唐代皇宫。

〔传蜡烛〕指官中传赐新

火。

〔五侯〕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翻译:

《寒食》

唐韩翃(hóng)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译文:春天到了,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里的柳树。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日暮时分,汉宫里传赐着新火,袅袅轻烟散入了王侯权贵家中。

解析:

[第一句中的”春城”指春天里的都城长安。“飞花”即花瓣纷纷飘落,点明暮春季节。

“无处不”,用双重否定构成肯定,进而写出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

第二句中的“御柳”是指皇城里的柳树。古代寒食这天要折柳插门,清明这天皇帝还要降旨取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恩宠。所以诗人在无限的春光中特地剪取随东风飘拂的“御柳”。

第三句中的“日暮”指傍晚。“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第四句中的“五候”一般指东汉时,同一天封侯的五个宦官。这里借汉喻唐,泛指权贵豪门。

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传赐新火,除了皇宫,权贵豪门也可得到这份思典。]

学习难点⑴:古代寒食节有哪些风俗习惯?

答:古代寒食节的习俗是节日期间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绵延两千多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学习难点⑵:从诗句中的“传”与“散”两个字,你会联想到什么?

答: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读到这里我们就会联想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俗语,从而更好地领会诗歌的主题。

读后感:

《寒食》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寒食节禁火,然而权贵豪门,却得到皇帝的特赐新火,讥讽了权贵的特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人机助力缅甸地震救援 中国救...   中国日报网4月2日电 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多座建筑倒塌,曼德勒等城市成为重...
寻迹中国|外国博主走进河池 体...   河池市是广西最大的茧丝绸主产区,也是我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移”,近年来,...
东帝汶留学生感受“舌尖上的河西...   来自东帝汶的留学生杰克拉已经在甘肃省张掖市河西学院留学一年,活泼开朗的她对于中国美食一直十分向往...
美国加征关税 全球一片反对   美国白宫计划4月2日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的措施。这被认为是美国本届政府影响范围最广、冲...
美国“关税讹诈”破坏世界经济稳...   美国利用关税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讹诈,已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面对美国人为制造的...
特朗普关税乱拳开打 为何美国自...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此外,特朗普当日...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正...   新华社华盛顿4月3日电(记者熊茂伶)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宣布的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措施3日正...
缅甸强震后已发生63次余震   新华社缅甸曼德勒4月3日电(记者张东强)缅甸气象和水文局3日发布报告说,截至当地时间3日8时30...
缅甸强震已致3085人死亡   新华社快讯: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小组发布消息说,截至当地时间4月3日上午8时,缅甸强震已致...
华为、腾讯、招商局....大湾...   从“孔雀东南飞”到“百万英才汇南粤”  今天的广东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  重视人才、渴求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