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均咏雪表达了什么感情
创始人
2024-06-05 14:31:19
0

吴均咏雪表达了什么感情

咏雪吴均

想必大家一定知道南北朝时期南梁的著名诗人吴均吧,他是南朝梁国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善于描写山水景物,诗风清新而刚健。我们也都知道他的一些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作品,比如《与朱元思书》、《山中杂诗》、《行路难?洞庭水上一》等等。那么大家是否知道他另一首非常有名的五言诗《咏雪》呢?

庭院雪景

这首诗原文是这样的: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那么这首诗到底写的是什么呢?又表达了他怎么样的感情呢?细细读完作者这首诗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微风摇摆这院子中的树木,细细的雪也不断飘落在珠帘里来了,景象美丽而且晶莹,就像薄雾一般,又好似花落在了台阶上。没有看到杨柳长出新芽,却看到了桂枝上落得学就像开花了一样。此时的伤感不能自已,但这种感情又没人可以诉说,只能白白在这里发愁罢了。

这首诗表面是一首写景诗,实则是表达了做的最为慨叹的思想感情的,作者写的学不是原野上广阔的雪景,也不是漫天飞舞的美丽景象,而是庭院中飘落的雪。作者借微风,树,珠帘,杨柳,桂枝等景物,衬托了一幅孤寂幽静的雪景图。从这首诗的后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暗语,以杨柳比喻忠贞,桂枝比作奸谗。忠贞得不到中用,反而奸邪小人平步青云,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深刻感慨。同时他也明白这就是现实,忧愁怅然是没有益处的。

吴均简介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想必大家对吴均的这首《与朱元思书》再熟悉不过了吧,它是我们上学时候每个人都学过的一篇文章,那么大家都了解吴均这个人吗?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吴均到底是何许人。

吴均画像

吴均,字叔庠,据说他是今天浙江安吉人,出生于公元469年,死于公元520年。他是南朝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历史学家和著名的文学家。他曾在南梁武帝萧衍的手下做官,但都是一些清闲文职。在史学方面,他的主要作品是《齐春秋》,在文学方面,写有《吴均集》,但这部著作在历史的长河中亡佚了,其主要作品有:《咏宝剑》、《胡无人行》、《与朱元思书》、《山中杂诗》等等。

吴均出生贫寒家庭,从小就勤奋好学,长大后更是外表俊朗,学识渊博;他的诗文深受同时期的沈约的喜爱。吴均最擅长写山水风景,写景细致,内容现实。他的诗词不仅辞藻华美,而且字词之间透着一股刚健雄厚的风气。而且吴均还擅长书法,被人们成为“吴均体”,他提倡骈体文,主张学习古人,恢复传统礼仪,开创了一代清新秀丽的诗风,在南北朝那个战乱不断的时代,这是难能可贵的。

吴均的诗歌清新秀丽,而且内容反映社会现实,不卑不亢。在文中表达的都是自己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常常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他的诗文风格独特,艺术手法独到,内容和情感真实,这也是他的作品被历代学者所推崇和赞赏的原因。

吴均是哪个朝代的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大家都还记得这篇文章吧,这是《与朱元思书》的第一句,它的作者是著名诗人吴均,他写的诗文清朗爽利,读起来让人体会到大自然的无限美妙。他的文风清丽独特,既能反映社会现实,又能将道理蕴含于景物之中,被人们称作“吴均体”,被后人一直传诵至今。那么吴均他到底是哪个朝代的人呢?

吴均画像

首先,我们来看看吴均生活的年代就可以知道他是哪个朝代的诗人了。根据史料记载公元469年,死于公元520年,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年份计算出吴均是南北朝时期的人了。吴均年轻的时候非常好学,而且为人正直。他的作品大多是反映社会现实的,风格清新爽朗,擅长描写大自然中的景物。

南朝时期梁武帝刚登基的时候,他只当了一个州郡的主簿。过了几年后,他去给建安王当了书记官。后来被临川王推荐给了武帝萧衍,梁武帝非常看重他,让他担任奉朝请,这个官职虽然是一个清闲的文职,但离皇帝比较近,算的上皇帝的亲信。但吴均后来,想要撰写北齐皇帝的起居注和当时大臣的言行记录,但没有被赞同;他便私下写《齐春秋》,因为他在文中写到:梁武帝本来是齐明帝辅佐之臣,这就使得他深深的触怒了武帝。于是武帝烧了这本书,把吴均也罢官了。后来他又奉旨写《通史》,但书还没写完就去世了。

综上所述,我们便能清楚的知道吴均是南北朝时期南梁人了。

吴均的诗

在我国古代,诗词大家可谓是数不胜数,诗歌以唐代最为闻名遐迩,杜甫李白等妇孺皆知的大诗人自不必说,宋代的词也是古代文学的顶峰,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著名词人,在这里也不用赘述。那么在混乱的南北朝时期,大家最熟悉的诗人又是谁呢?有人会说谢灵运,有人会说南陈后主,还有人则提到吴均。在这里我们主要看看吴均和他的诗吧。

吴均画像

吴均,也被人叫做吴筠,字叔庠,他是南朝梁国著名的文学家,他年轻好学,而且长相俊美,被人们广为称赞。他的诗歌作品大都是反映社会现实的,尤其擅长描写景物,诗文自成一家,开创了一代清新刚健的诗风,被人称为“吴均体“。翻阅典籍,他的作品主要有以下几首:

《与朱元思书》、《山中杂诗》、《赠杜容成》、《登二妃庙》、《赠周散骑兴嗣》、《酬别江主簿屯骑》、《答柳恽》、《行路难?洞庭水上一》、《赠王桂阳》。

在这里我们主要看下他的《与朱元思书》,其原文如下: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这是一首骈体文,是写给挚友的一封书信,文章语言词句清新而优美,用词也简单利索;此外条理非常清楚,所写景物也都生动逼真,更重要的是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作者的真情实感。诗人对山水的描写,表达了对他自然的喜爱之情,也暗语自己对世俗官场的厌恶,透露出高尚的情怀。后人都以他这篇文章为山水诗的模范之作,被人们广为传诵。

吴均与朱元思书

大家在中学时一定学过《与朱元思书》这篇文章吧,它是南北朝著名诗人吴均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篇骈体文,是写给朱元的一封书信。作者用自己的所见所感反衬出山水景色之美,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世俗和名利的厌恶,同时也是对友人朱元的劝慰。在其中表达了自己喜爱大自然,决心归隐田园的高洁之志。那么大家还记得,这篇文章的内容吗?

《与朱元思书》书法作品

这篇文章原文如下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在这里我们主要解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和”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两句。那么这两句都是什么意思呢?首先第一句是说:风与烟都慢慢散尽了,天和山变成了同样的颜色。我坐的扁舟让它随着水流而行,有时往东有时飘向西边。从这句我们就能体会作者当时驾一叶扁舟游于江上的惬意和淡薄,体现了他顺其自然的平和心态。

第二句是在说:追求功名富贵的人,如果能和我一起看到这些高峰,就会放下追求名利的念头,整日忙于政事的人,看到这些山谷,恐怕也会不舍得离去了。在这里作者一方面表达了自然山水的美不胜收,一方面是在劝慰友人,放下功名之心,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厌恶世俗的争名逐利和明争暗斗;甘愿放弃功名利禄之心,归隐于田园之间,寄情与山水之乐的高尚节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隧道矿山施工远距线路长电压不够... 隧道矿山施工中,“远距线路长”是导致电压不够的核心难题——输电线路从地面变电站延伸至地下巷道或隧道施...
闻泰科技147亿半导体危机加剧... 闻泰科技半导体控制权之争持续白热化。 作者 | 孙梦圆 方璐 编辑丨于婞 来源 | 野马财经 近期,...
郑丽文接掌国民党主席,卢秀燕弃...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直新闻) 10月18日,中国国民党迎来一场关乎党内格局和未来路线的重要选战,...
南京奥体中心再创纪录:6156... 交汇点讯10月18日,南京队对战泰州队的半决赛现场,吸引了61565名球迷上座观战,南京奥体中心再次...
增强车载芯片等配套能力,顺义、...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张冰)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会议10月17日举行,北京...
独家|友人追忆杨振宁:他没能二... 在10月18日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逝世当日,杨振宁的友人王征接受澎湃...
翼龙精确爆破,总部倒塌,30名... “武直-10能否迎来首战?”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5日,巴基斯坦方面的消息称,巴基斯坦当局拒绝了...
中甲积分榜,辽宁铁人3:0大胜... 中甲联赛第27轮迎来了焦点对决,辽宁铁人客场挑战上海嘉定汇龙。在这场比赛中,辽宁铁人展现出强大的攻势...
从电子压制到火力覆盖,我国陆军... IT之家 10 月 18 日消息,10 月 16 日至 19 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举办...
双英集团公布“一种汽车车门锁开...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广西双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汽车车门锁开关线束装配工装及方法”专利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