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主角之一唐僧 他的父亲究竟是何人
唐僧的父亲是谁
唐僧是吴承恩所编写的小说《西游记》的主角之一。书中所著,唐僧是唐太宗的义弟。并且唐僧佛法造诣极高,在从西天取得大成佛法流传讲经之后,世人尊称其为“玄奘”。唐僧幼年身世坎坷,因遭奸人所害,尚未出生就家庭破散,令人唏嘘不语。那么唐僧的父亲是谁呢?
唐僧父亲剧照
唐僧的父亲叫做陈萼,字光蕊。文识绝佳,在唐太宗的年代考中状元,偶然被殷小姐从绣楼扔下的绣球砸中,两人结为夫妻。夫妻两人很是甜蜜,过了一段幸福日子。后来经由魏征推荐,陈光蕊做了江州知州。
陈萼夫妇在乘船赴任之时,遭奸诈小人刘洪所害。刘洪此人,粗鄙不堪,对容貌艳丽、娇软可人的殷小姐起了歹意,先是趁陈鄂不备,取了他的性命,将他投入河中,然后取了他的官印,强占他的妻子,令唐僧还未出生就失去了父亲。殷小姐碍于身怀幼胎,为保护幼儿,不得已委身刘洪。胎儿生下后,因刘洪又对唐僧心生歹意,殷小姐无法,只得将孩子放入木盆之中,随江而去,然后对刘洪言将孩子溺死了。唐僧身处木盆,被金山寺长老救助,留在寺中,听佛诵经,直至十七岁。
唐僧的父亲遭奸人抛尸水中,幸而得到洪江龙王相助,虽无法助其还阳,却可以用定颜珠保存尸身等有缘时机。十七年后,长大的唐僧在师傅的告知下得知了自己身世的真相,最后唐僧的父亲陈鄂还阳了。
唐僧图片
由这张唐僧图片可以对唐僧有一个简略的了解。这张唐僧图片上唐僧头戴毗卢冠。毗卢冠上面有四位天佛,而毗卢冠只有德高望重的主持才可以戴的,一方面可以展现唐僧的德高望重,佛法高深的形象,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唐僧前世“金蝉子”的身份。
唐僧剧照
这张唐僧图片上唐僧嘴角常挂一副悲天悯世的微笑。无论见到平凡人还是富贵人、乞丐还是国王,唐僧嘴角的笑不曾有过改变。只有在遇到令人悲愤之事,唐僧才会皱起眉头,收敛起微笑。他以这样的面容在取经的路上帮助了无数需要帮助的人,宣传了佛家佛法的普度众生的理念。
唐僧身上还带有一件佛珠,时时刻刻身披袈裟,鲜少改变。这种装扮,一方面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忘佛家身份,另一方面也是起到宣传佛法的作用。唐僧在取经路上,这幅装扮是十分经典的,令不少观众记忆深刻。
唐僧图片上唐僧还拿着一根九环锡杖。这是观世音赐给他的三件圣物之一的九环锡杖。唐僧在取经路上将它拿在手中,一方面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观世音的点化之恩,其次因为取经路途艰难,在遇到艰险之路需要借助它走过那些难走之路。
总之整张唐僧图片展示了一个悲天悯人的一代高僧形象。他不畏惧取经路上的种种磨难,和他的三个徒弟一边斩妖除魔,一边救助世人。在成功到达雷音寺后取得大乘佛法,重回大唐继续普度世人,为人敬佩。
唐僧扮演者
央视版《西游记》的拍摄中,因为种种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唐僧扮演者有好几位,第一任唐僧扮演者是汪粤,他起初为能演唐僧是很开心,不过后来因为拍摄时间太长,他又想多尝试新人物便离开了。第二位是徐少华,他因为在拍摄期间考上大学也就离开剧组,第三位则是迟重瑞。
,中汪粤,右徐少华)" src="/uploads/allimg/160717/1532195303-2.jpg" />
唐僧的扮演者(左迟重瑞,中汪粤,右徐少华)
汪粤是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内地的男演员,中国戏剧学院的教师、副教授。汪粤还是电影学院学生的时候被杨洁导演挑中,让他演唐僧,他在演了三集之后,担心自己演唐僧之后从此定型,便离开了剧组,去尝试其他新的角色。
徐少华是山东青岛人,他是一个影视剧演员、话剧演员。他从小就有学习舞蹈,在1964年的时候还在青岛少年宫学习过芭蕾舞,初中的时候在学习话剧。1980年的时候,他第一次踏入影坛,在电影《精变》中扮演的是男主角“元丰”1983年的7月,徐少华进入了央视《西游记》剧组出演唐僧这一角色。他在剧组中拍摄了约有两年半时间,后来因为考上了大学,不得不离开剧组。
第三位唐僧扮演者是迟重瑞。迟重瑞是北京人,他是一位演员也是一位商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他出生于一个京剧世家,他从小就受到京剧艺术的熏陶,在耳濡目染下的迟重瑞并没有因此走上京剧之路。他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当过知青,之后有去云南当文艺兵,在退伍之后他考入了中国广播艺术团。两年后被保送到上海戏剧学院。在他毕业后,他去了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成了一名职业的演员。他出演《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因为前两位演员的离开,使得他幸运的成为最后取得真经的一位唐僧。
唐僧取的是什么经
唐僧取经的故事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据书中记载,唐僧是东土大唐的得道高僧,平生最伟大的事迹就是前往西天取的经书,普渡世人。那么唐僧取的是什么经书?根据统计唐僧取的经书主要有大小乘经律520夹,并上《大菩萨藏经》之类的共有657部,可以看出唐僧取的经书种类和数量是很繁多的。
唐僧取得的部分经书
在古代佛教的僧人修习的大多是小乘佛法,小乘佛法包含两宗即成实宗以及俱舍宗。成实宗主张空宗,而俱舍宗主张有宗。空宗可以理解为一切皆空,无具实体,有宗与空宗相反,意为主张万物皆有实体。
唐僧取来大乘佛法,包括《三论宗》、《天台宗》、《净土宗》等等一系列宗体。唐僧取来经书翻译,曾想做删减,但是夜晚梦到有猛虎示警,所以决定一字一字翻译。唐僧还梦到有佛光普照,使自己感到平静,心情愉悦。于是醒后唐僧就逐字翻译,不敢删减。
唐僧取得的经书中《大般若经》在后世十分出名。《大般若经》主要讲的是性空幻有,大意就是一切的事物,他的本身的变化、行为都是讲究因缘的。事物本身并没有自己的定性,这就是性空。幻有是说事物虽然本身没有定性,但是却是真实的事物。这二者合二为一,就是让人们把握这种度数和契合以求解脱。此经书还被当做镇国之典,由此可以看出唐僧取得的经书对后世佛教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唐僧取经用了多少年
唐僧在小说《西游记》中是大唐得道高僧,佛学造诣相当高。唐僧俗家姓陈名祎,乳名叫做江流儿。唐僧自幼身世坎坷,婴儿时期流落至金山寺,后被金山寺长老收养,留在寺院之中。
新版《西游记》剧照
后来唐僧带着三个徒弟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回到大唐。那么唐僧取经用了多少年呢?据《西游记》中记载唐僧取经是用了十四年之久。贞观一十三年,唐僧受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点化,在接受观世音赠予的两件宝物锦斓袈裟与九环锡杖后拜别唐太宗前往西天取经。
取经路上遭遇很多困难,各种劫难层出不穷。在观世音的指点下,唐僧收了无父无母却神通广大的石猴孙悟空作为弟子。孙悟空法力高强,却是顽劣,不服管教,打死了一群要抢劫的强盗,唐僧恼恨孙悟空的凶狠与莽撞,要赶走孙悟空。不料却激发猴子的凶性,观世音及时赶到救下唐僧,后来观世音教唐僧一段紧箍咒用来管教泼猴。
在紧箍咒作用下,孙悟空变得安分许多。随后唐僧又收了二徒弟猪八戒,三徒弟沙悟净。师徒四人一起西天取经。取经路途险恶,虽有三个徒弟在身,但是路上的妖精都想吃到唐僧肉,因为传说吃到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所以取经途中唐僧屡屡被妖怪捉走。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每次都奋力将唐僧从妖怪手中救回。唐僧用了十四年度过无数劫难才到达雷音寺,师徒四人感情越加深厚,在取了绝世真经后,回到大唐普渡众生。
唐僧团队的成功秘诀
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十四年闯过了九九八十一难到了雷音寺取得了真经,可以说是一个成功团队的典范。那么唐僧团队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呢?
唐僧师徒四人剧照
首先他们有一个非常理智和正直的领导者。唐僧就是一个领导者的典范,即抓又放。扶持孙悟空,孙悟空头脑简单、脾气火爆,但是对唐僧基本上是唯命是从。重用孙悟空既可以稳定第一大将,又可以达到暗中挑衅猪八戒的目的。猪八戒好吃懒做,却是很狡猾,但武功不如孙悟空,如此一来就将猪八戒强制夹在底层,避免了内乱。而沙悟净为人忠厚老实,不会在意这些。
唐僧团队的成功秘诀第二条就是他们有分工明确。唐僧是主要领头人物负责外交,孙悟空负责斩妖除魔,猪八戒负责牵马化缘,沙悟净负责挑重物,四人各司其职有条不紊。首先唐僧长相不俗,且是师徒四人之中的唯一人类,又是得道高僧,很有威望。孙悟空虽然武功高强却不懂人情世故,无论是化缘还是担行李都不合适。猪八戒好吃懒做,但是一张嘴却是很甜,由他去化缘,是个很不错的选择。沙悟净为人老实吃苦耐劳,且在流沙河犯下大过错,让他担行李一方面是为当初的罪孽赎罪,另一方面是除了他,没有合适的人可以老老实实担行李。所以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统筹兼顾,分工合理,而这也就是他们的成功秘诀。
唐僧的特点
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每个人都有他们独特的特点,像是大徒弟孙悟空的顽皮机智,二徒弟猪八戒的功利憨厚,还有三徒弟沙僧的忠心耿耿,那么唐僧的特点是什么?
唐僧剧照
唐僧的特点非常多的。他可以说是一个慈悲为怀,胸怀天下有着儒雅气息的君子。但是他也是一个有着儒士迂腐和佛教徒虔诚的高僧。因为在电视剧中唐僧可以说是一个遇到妖魔就害怕,碰到姑娘就会惊羞避开,见到佛像不论真假都会参拜的人。其实这样的形象特点并不符合唐僧。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唐僧应该是一个严格执着的人物,他作为一个高僧能乐善好施,为了众生,会不远万里前往西天拜佛求经。
在前往西天取经的路上,他对可以说是自己从不懈怠,更是对自己徒弟的要求非常的严格。在取经的路上,他没有受到财色的迷惑,更是没有被死亡所征服。他那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信念,支撑着他在西行取经的路上前行。就这样他在取经途中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他没有退缩,在他的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还有白龙马的帮助之下,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大雷音寺取得了三十五部真经,自己也最终在灵山修成了正果。虽说唐僧的特点可能并不完全对他是褒奖,但是毕竟人无完人,唐僧正是因为他的有些特点,才使得这个形象变得更加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