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崖山海战为什么会输
崖山海战为什么会输
??崖山海战为什么会输,想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先了解崖山海战。在崖山海战进行的时候,宋朝当时已经只剩下崖山这一座城池,并且只有参与崖山海战的这20万兵力了。而当时的元朝已经统一了中国的绝大部分,只剩下崖山这个地方没有攻下。
崖山海战图片
历朝历代有很多人探究崖山海战为什么会输。宋朝的兵力有20万,战船有一千余艘,元朝有2万余人,四百艘战船。按道理来说,宋朝的兵力远远大于元朝的兵力,但为何宋朝会输得一败涂地。
宋朝的兵力虽然有20万,但是这20万鱼龙混杂,其中有文官、太监、宫女,还有士兵的家属。其中到底有多少士兵,不得而知。因此,宋朝这20万兵力中能够充当士兵的数目不是很多。
宋朝在当时只剩下崖山和海南岛地区,集中在崖山的兵力都是南方各地溃退的士兵,这些士兵是从各地汇集的,并没有在一起集中作战过,因此配合性不好。这个原因可以很好地解释宋朝崖山海战为什么会输。
探讨崖山海战为什么会输的问题还要考虑到元朝方面的情况。元朝的兵力有2万人,这两万人中有2000蒙古人,其他的士兵有汉人、契丹人、西夏人、金人,虽然民族成分复杂,但是这些士兵都是各民族中的精锐。虽然是海战,但是作战的时候,双方船只碰撞在一起,双方的士兵是在船上进行白刃战,在白刃战方面,元朝的军队有很大的优势。
??
崖山海战的背景
崖山海战,是指1279年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进行的大规模海战。也是古代中国历史少见的大规模海战,那么崖山海战的背景是什么呢?
赵昺剧照
1206年,蒙古族的首领铁木真统一漠北各部,建立蒙古并称成吉思汗。窝阔台汗六年,宋朝未经充分的准备,即遣军收复原宋南京、东京、西京,被蒙古军击败。1271年,元朝建立。次年,元朝派兵分水陆两路南下攻打南宋,这也成为崖山海战的背景之一。
元军在襄樊之战中大破宋军后,直逼南宋首都临安。德祐二年宋廷求和不成,于是5岁的小皇帝宋恭帝投降。不久,刚满7岁的赵昰登基称帝。自那以后,元朝加紧灭宋步伐。宋端宗景炎二年,福州沦陷,宋端宗的南宋流亡小朝廷直赴泉州。张世杰要求借船,却遭到拒绝,随即早有异心的将领向元朝称降。张世杰等人抢夺船只出海。宋端宗准备逃到雷州,不料却遇到台风,帝舟倾覆,端宗差点溺死并因此大病一场。左丞相建议带宋端宗到占城(今越南南部),并亲自前往占城,但后来二王数次召其不返;最后逃到暹罗(今泰国),最后死于异乡。端宗因落水染病,不久崩逝。继而由弟弟7岁的卫王赵昺登基为帝,年号祥兴。赵昺登基后,左丞相陆秀夫和太傅张世杰护卫著赵昺逃至崖山,并成立据点,打算继续抗元。不久之后,在广东和江西二省抗元的文天祥得不到朝廷的支援,被张弘范部将王惟义生擒,以此为崖山海战的背景下,在陆地的抗元势力就此覆灭。
崖山海战地点
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规模海战,崖山海战地点也具有纪念意义。
崖山海战图片
崖山位于现今新会区崖门镇,银洲湖水由此处出海,这也是潮汐涨退的出入口。东有崖山,西有汤瓶山,而两山之脉向南延伸入海,如门束住水口,从而故又名崖门。但仅从地势上看,两山夹一海,地势险要,实在易守难攻。现如今,崖山港在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迁之后,因泥沙淤积,已成为陆地。人们不可能再一睹当年的海港风貌。而且在当时技术条件下,宋军的舰船只能屯驻和停泊在崖山西北的港口内,不能将舰队全停泊在崖山的东南岸,面向大海。西北港内虽有南、北两个出入口,但由于“其北水浅,舟胶,非潮来不可进”,在退潮时只有一个出入口,实际上也影响着军事上的进退。因此选择崖山作为战争据点和基地,是有些令人困惑的。
若追踪一下崖山海战地点,就会发现另外一个现象。流亡中的宋廷曾在南方的湛江海面硇洲岛驻扎,现如今岛上仍然有宋廷修建的行宫、书院等遗址。由此可以推测,若不是有长时期驻扎的打算,宋廷是绝不会在未准备充分的状态下大兴土木的。但由于宋军在此驻扎不久后就掉头北返前往崖山。从行军的路线上看,这是迎向元军追兵之“逆行”之举,并且从季风的角度看,亦是逆流、逆风。
现今崖山海战地点业已不可考,约位于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向南约5公里,南海与银洲湖的相接之地。即以古井镇官冲村中一个无名小丘为中心,北起银洲湖,南至崖门口,方圆数十里的水陆区域内。
崖山海战的评价
???历史上关于崖山海战的评价是具有双面性的,一方面,宋朝军队在崖山海战中奋勇抵抗,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宋朝军队切断自己的退路,背水一战,与元军决一生死,以此来保卫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虽然宋朝的领土仅剩下崖山这一个地方,但是这些宋朝的兵民没有选择投降。
忽必烈雕像
历史上关于崖山海战的评价还有另一方面。元朝在集聚了力量后,开始进攻南宋。沿着东南海岸,元军将南宋的皇帝逼到了广东地区。元军打赢了崖山海战,灭掉了南宋,统一了中华地区。北宋虽然统一了中国,但是只是小格局的统一,但是元朝却是大格局的统一。
元朝的皇帝忽必烈在评价崖山海战的时候,并没有贬斥他的敌人,而是非常赞赏这些南宋军民的抗争精神,他号召蒙古人要学习这样的精神。周恩来在评价崖山海战的时候,说崖山海战显示出了中国人民的不屈精神,崖山海战的遗址要好好保存,要让后代人铭记崖山海战的精神,在极端情况下也不要屈服。
近年来,网络上有些关于崖山海战的评论很不和谐,这些言论中指出,崖山以后无中国。他们认为,汉人的宋王朝在崖山以后已经灭亡了,新建立的元朝是胡人的王朝,这种言论明显是破坏国家统一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论是汉人的宋朝还是蒙古人的元朝,都是中华民族的朝代。
??
??
崖山海战的历史意义
??崖山海战的历史意义中,最为重要的是改变了当时中国的政治格局,中国实现了大统一。唐朝灭亡以后,宋朝虽然实现了大统一,但是格局非常小。而元朝实现的大统一是大格局的,和唐朝一样。
崖山海战图片
多民族的统一性也是崖山海战的历史意义。崖山海战结束后,标志着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统一了中国。新建立的元朝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这种多民族性一直传承到现在。因此崖山海战是多民族统一性的一个开始点。
崖山海战也有着另一方面的历史意义。崖山海战结束后,宋王朝正式灭亡,元朝成立。宋王朝是农业文明国家,元朝是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两种国家有着不同的意识形态,这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不同的文明时期。
南宋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也是崖山海战的历史意义。崖山海战中,南宋军民已经是穷途末路,但是这些人依然守卫崖山,保护着危在旦夕的宋王朝。战争的最后,这些人没有选择逃跑,全部葬身大海。崖山海战显示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抵抗侵略的精神。
崖山海战是宋王朝同元王朝进行的最后一次对决,也是元王朝在中华地区的最后一次大型战役。崖山海战结束后,宋王朝灭亡,元朝实现了大一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崖山海战是新旧王朝交替的里程碑事件。
??
下一篇:崖山海战和澎湖海战有何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