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名句出自哪些诗词与文章 王勃的一生介绍
创始人
2024-04-30 07:01:22
0

王勃名句出自哪些诗词与文章 王勃的一生介绍

王勃名句

王勃是我国唐朝时期十分著名的大诗人,但是却英年早逝,年仅二十六岁,便已经离开人世。在王勃短暂的一生当中,写下了诸多诗词与文章,并且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名句。那么,王勃的名句都有哪些?又都出自哪些诗词与文章呢?

王勃画照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句诗词,是王勃众多的名句当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句。出自《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平常的生活当中,每当我们与自己的朋友分别,在送行的时候,都会跟朋友说上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以表达自己对离别的朋友的祝愿之情。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名句是出自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当时正值九月初九重阳佳节,王勃作为官场当中的一名官员,受到了当中的朝中重臣阎都督的邀请,来到阎都督的府上做客。

阎都督在宴席的过程当中,向众人说道:今天是重阳佳节,各位在场的文人雅士们,不妨吟诗作对,为众人助兴。在场的人都没有动,是因为大家都知道阎都督早就已经安排了自己的女婿在宴席上出风头,不想触霉头。但是王勃却已经喝多了,便十分张扬的开始作诗。

阎都督一开始十分不悦,随着王勃将自己继续创作的《滕王阁序》念出之后,阎都督开始欣赏起来。直到王勃念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句时,惊讶道:“真乃不世之材!”

除此之外,王勃还留下了“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一名句,深受后人的称赞。

王勃的一生

唐代大诗人王勃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称得上是一段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王勃出生书香门第,六岁即能写诗作赋,十四岁便以出众的文采受到唐高宗的赏识而官拜朝散郎,成为当时最年轻的朝廷命官,可谓少年得志,富贵功名不可限量。

王勃图片

顶着“神童”的美誉,王勃的仕途经历一度顺风顺水。在此期间,他的文学创作水平达到巅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其中尤以一篇《滕王阁序》骈文最为世人所称颂,该作通篇文字对仗工整,以大量文墨铺叙了风景名胜滕王阁附近的人文景致,辞藻之瑰丽,大有汉赋之遗风,是后世普遍认可的王勃之代表作。

王勃一生光明磊落,然而盛名之下最易遭人嫉妒,加之王勃性格狂放孤傲,不通人情世故,因而朝堂之上亦不免受到政敌暗算。乾封二年,王勃因一篇《斗鸡赋》而受到同僚弹劾,称其有挑拨离间之嫌,唐高宗震怒,遂将其逐出长安,一度被称为旷世奇才的王勃顿时沦为被贬罪臣,不得不远离京师。

至咸亨二年,好容易在朋友引荐下当上虢州参军的王勃再度因年少轻狂而闯祸,竟将身犯重罪的官奴曹达私下杀害,此案震动朝野,连累王父亦遭贬官。后因好友多番周旋,王勃虽性命得保,然而仕途之路却不得不就此戛然而止。

这世上若真有一种人生恍如烟花般短暂却霎那间光彩夺目,那王勃的一生,便是对这类人生最完美的诠释。上元三年暮春之际,王勃至交趾匆匆拜别老父之后,乘船回乡,当时正值初夏,南海风急浪高,王勃不幸溺水。一代诗坛巨匠,就此殒命南海。

春庄王勃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一首《春庄》,笔触生动地为世人描绘了一幅宁静清幽的田园风光,由此,唐代诗人王勃也以其擅长借景抒情的写作风格而被人们所熟知。

王勃画像

历代田园派诗人中,笔者最为熟悉的有两位,一位是“采菊东篱下”的五柳先生陶渊明,另一位便是唐代杰出的诗词名家,“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王勃的田园诗风格清新独特,从描绘细节入手展开丰富联想,使人有置身清幽山林,沐浴自然风光之淡泊心境,读来令人不禁神往。

相传《春庄》一诗,创作于乾封元年,王勃被授朝散郎期间。未及弱冠而入仕途,正是春风得意时,偶然外出踏青,于大好春光中观赏山林景致,自是别有一番人生感悟。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语言平实中不乏生动,寥寥数笔勾勒春意盎然的优美景象,并通过对鲜花的赞美,抒发了自己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由衷热爱。虽为由衷热爱,感情却并不奔放,作者选择了一种内敛的表达。从诗作中我们能明显感受到一种既随意而又安详的心性,正如“岂知人事静”一句,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生性淡泊,不爱繁华都市,追求归隐山林,尽享安逸人生的高雅情怀。感受田园美景,聆听繁花絮语,鸟儿的鸣叫声也不觉吵耳,只当作是大自然最美的天籁之音,这不仅是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作者内心充满光明的象征。

采莲曲王勃

《采莲曲》是一首以七言为主的叙事长诗,描绘的是江南水乡的生活场景。此诗为唐代著名诗人王勃在上元二年,遭受官场挫折后,满怀忧伤,南下前往交趾探望被贬官的父亲王福畤时,一时心有所感而创作的。

王勃《采莲曲》图片

由于王勃作《采莲曲》时,正是连番遭贬,颠沛流离之际,此刻途经江南,目睹水乡人家的生活,尽管民情世故恬淡依旧,自己却早已不似当年踌躇满志的少年朝散郎模样,因而《采莲曲》之清新优雅的文风中,亦难掩作者内心凄苦,壮志难酬的几多愁绪。“相思苦,佳期不可驻。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自古心怀天下的文官被迫辞别庙堂的心境,大概与征战沙场的武将憾然远离疆场一样,是为人世间最难平复之忧伤吧。

诗人王勃的满腔忧愁,在这首《采莲曲》中表露无遗。诗歌着重写景,通过对眼前撑船而过的采莲女子柔美的形象塑造及心理描绘,表现出她们对塞外征夫的深切思念与无限幽怨,亦不难看出作者内心对现实生活的愤懑,对和平、宁静的无限向往,以及对劳动人民所承受的战争苦所难寄予深切的同情。“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寒江浊浪滔滔,关山不知几重。泪眼看世界,一切皆是模糊的。或许诗人王勃在赋予《采莲曲》无比深刻的内涵之时,也一早预知了自己终将怀着悲愤痛苦的心情,与这江南的好山好水融为一体的最终命运……

九日王勃

在唐朝时期,是一个思想开放、文化璀璨的时代,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大文豪,而王勃就是其中一个。

王勃石像照

王勃被后人称为“诗杰”,王勃在短暂的一生当中,写下了众多的诗篇。除了《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两篇人们耳熟能详的著作之外,还有很多,而王勃诗中《九日》就是其中一首。

《九日》原文是这样的: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九日》王勃这一首很短的五言绝句,但是却仍旧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与赞美。《九日》的大致意思是: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只要是打开家门,到处都可以看见菊花。但是陶渊明也有无可奈何的一天,那就是有一个送酒的人不知道哪里是陶渊明的住所。

王勃之所以会写下这一首五言绝句,就是因为王勃感叹自己与陶渊明十分的相似。空有一身的才能,但是却没有人可以包容他们,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让他们发挥才能,报效国家的途径。最终只能隐居山林,与菊花为伴,最终使得人们再也无法找到他们。

他们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敬仰的对象,特别是对于官场上受到了挫折的人而言,更是他们崇拜的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为官的机会,归隐山林。而《九日》王勃这一首诗就表明了王勃因仕途不顺,受到挫折,最终想要放弃入朝为官的念头。想要像陶渊明一样归隐山林,与品德高尚的菊花为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10月30日绿色治理R(480... 证券之星消息,10月30日,绿色治理R(480058)指数报收于1608.69点,跌0.59%,成交...
10月30日绿色治理(9800... 证券之星消息,10月30日,绿色治理(980058)指数报收于1375.24点,跌0.59%,成交1...
路维光电:2025年前三季度净... 每经AI快讯,路维光电(SH 688401,收盘价:48.99元)10月30日晚间发布三季度业绩公告...
联创光电:第三季度净利润比增长... 联创光电10月30日盘后披露的2025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5.03亿元,同比增长2...
恒生电子: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 每经AI快讯,10月30日,恒生电子(600570.SH)公告称,公司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前...
虎门镇党委书记蒋亚军,任东莞市... 10月30日上午,东莞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召开,表决通过人事任免事项。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
因卡皮耶的逆袭:从替补到战术核... 直播吧10月30日讯,阿森纳在本轮联赛杯中以2-0战胜布莱顿,成功晋级八强。这场比赛不仅为球队带来了...
原创 特... 据国际在线报道,特朗普的外交战略,似乎在他的亚洲之行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刚刚与中国达成实质性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