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不同阶段的人生态度分析
创始人
2024-04-27 06:30:27
0

陶渊明不同阶段的人生态度分析

陶渊明的人生态度

陶渊明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人生态度,可分为前期与后期之分。陶渊明前期有着积极入世,大展抱负的的人生态度;到了后期,人生态度开始发生转变。他鄙弃官场,淡泊名利,追求安逸知足的生活。

陶渊明

陶渊明自小勤奋好学、博学儒家与道家的思想,深受儒家孔子济人救世思想的影响,有志之年心中就抱有远大的志向,渴望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热情。在二十岁时,陶渊明就开始了为实现政治理想的宦官生涯。

然而,十多年的官场生涯并没有实现陶渊明的理想,反而令他憎恨。官场的黑暗、朝臣的奸污和政治的昏庸,让陶渊明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态度。最终,在督邮刘云检查公务时,他保持着自身高尚的人格“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选择辞官归隐田居。这个时候,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已经发生了大转变。

陶渊明看透了仕途生涯注定是一条失败的道路,与自己的人格背道而驰。于是,他选择了隐居的生活。回到家乡耕耘着几亩田地,农作之余饮一杯薄酒,赏一片菊花海,远离世俗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平静,享受岁月的美好,如此生活妙不可言。

陶渊明后期追求隐居生活的人生态度有积极和消极的意义。从积极的方面来讲:面对官场黑暗社会腐败,尽管陶渊明没有力量去改变它,但也没有被它改变,在这浑浊的尘世中仍然保持着自身的朴质纯洁,此高洁傲岸的品质是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反之,陶渊明隐居田园生活不过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消极态度。

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

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他的诗文。陶渊明的诗歌中所展现出来的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以及不愿与那些热衷于利益的尘世势力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都对后人起到了一定的模范和教育作用,但是陶渊明那般辞官隐退的避世态度也给后世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陶渊明

陶渊明所引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即使诸多著名的伟大诗人也曾受到他的影响。唐代著名世人李白不愿巴结奉承权贵的自尊不屈与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唐朝诗人高适也曾想要学习陶渊明辞官归隐山林的做法,远离世俗利益。不仅如此,陶渊明的诗歌也给后人带去了精神支持与鼓舞。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与清朝诗人龚自珍都曾在自己的作品中赞美陶渊明的为人处世的态度,以及因他而得到的感悟。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显示了他对于桃花源的向往,而他的桃花源社会也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后世中有不少文人学者对陶渊明提出的桃花源社会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对此种社会的向往与歌颂。就例如著名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曾经用自己的作品对那般安定和谐的桃花源社会表示赞赏,而对与之相反的现实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与感慨。

陶渊明在给后世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他那舍弃所有归隐山林,逃避现实的态度也给后世之人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后世中颇为有名的诗人白居易曾在晚年退隐山林,而在那期间他非常喜爱陶渊明以及他的诗歌,但实际上那只是他在超脱世俗的陶渊明那寻求精神上的安慰罢了。

陶渊明归隐的原因

陶渊明于二十岁时踏入官场,为求生计的同时也是为了一展抱负,然而在官场沉浮十余后,他便辞官隐退,归隐田园。而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一是出于陶渊明自身喜好自然、淡泊名利的个性有关,二则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现实促使他作出辞官归隐的决定。

陶渊明采菊图

陶渊明本就向往追求心灵上的自由以及悠闲优雅的生活状态,充满利益与算计的官场生活并不符合他那喜爱闲逸的本性。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是个崇尚自由、玄学盛行的年代,再加上政治官场的黑暗使得诸多文人士大夫为了避免被迫害纷纷选择隐退山林,而陶渊明隐逸性情的形成与这种现象有很大关系。而就是陶渊明的这种崇尚自然与自由、隐逸的性情使得他厌恶充满利益算计的官场,最终辞官归隐。

除了陶渊明的本性之外,他的入仕与辞官也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关。年轻时期,受儒家的教育,陶渊明也曾有着济世之志,渴望建功立业。更何况,他的家庭中曾有做过朝廷官员的家人,可以说陶渊明是出身于官宦家庭,因此他的家庭背景也会影响到他,使他有期望在政治仕途上有所作为。但是陶渊明那个时代,政局动荡不安,社会也相当动乱,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有壮志雄心的陶渊明也不得不被消减了一番想要建功立业的热情,而黑暗无比的官场与混乱充满血腥的权力也使得本性良善的陶渊明非常厌恶。因此,陶渊明作出了辞官归隐山林的选择。

陶渊明图片

图片为陶渊明所作的《归去来兮辞》的一部分,《归去来兮辞》是一篇抒情小赋,也是陶渊明离开官场归隐田园的宣言。这篇文章创作于陶渊明刚刚辞官不久,讲述了他在辞官隐退后的生活乐趣以及心情感受,表达了他对政治仕途的认识与对人生的思考,同时表现了他保持自身清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归去来兮辞》

整篇文章主要是根据辞官、归途、到家、室内生活、涉园、外出、纵情山水以及怎样度过余生的打算这样来叙事的,而全文抒情则是根据先自责自我安慰,然后自安自乐,最后乐天安命的线索来表现的。

《归去来兮辞》的内容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表示了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决心,包含了两层感情,一层是自责,想到田园即将荒芜,本应回家,但是却身在官场不能自主,深感可悲,第二层则是自我安慰,陶渊明现已明白走上仕途实际上是个错误的决定,为如今归隐的决定深感欣慰。

第二部分主要描写的是陶渊明归隐后的田园生活,也可以分成三个方面。一方面表达了回家途中轻松愉快与想要到家的渴望,第二方面描写了他回家后的日常生活,而第三个方面则写了陶渊明在农村的出游经历。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抒发了陶渊明乐天安命的情怀。

整部作品陶渊明主要通过对景物与活动经历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恬静闲适、无忧无虑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

陶渊明的故事

陶渊明作为颇为著名的伟大诗人,历史上有很多的关于他故事,例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至今仍然是一则美谈,还有白衣送酒、葛巾漉酒、颜公付酒钱等世人熟知的故事流传至今。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出自《晋书陶潜传》,故事主要发生在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仕时期。公元405年的秋天,陶渊明为了家中的生计,前往距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县当县令。就在这年的冬天,陶渊明在彭泽县上任八十一天时,恰逢浔阳郡的督邮前来彭泽县巡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是个名叫刘云的人,他凶残狠厉的为人以及贪婪的个性在附近非常有名,每年两次都以巡视为借口向各县索要贿赂,如果不给贿赂的话,他就会栽赃陷害那个人,因此,他每次巡视完毕后都是满载而归的。

这次前来彭泽巡视的督邮是个非常傲慢又庸俗的人,他一到达彭泽的旅馆,就命县吏叫县令去见他。陶渊明虽然相当瞧不起那些贪图富贵、狐假虎威的人,但是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就立马动身去了。没想到的是却被县吏阻拦,而且还被告知参见督邮需要身穿官服,并且要束上大带,不然是失礼的表现,会被督邮趁机大做文章的。这下子,陶渊明再也不能忍受了,长叹一声后说自己怎么能为了五斗米的俸禄而低声下气地向那些小人献殷勤呢。

说完之后,陶渊明就取出自己的官印,并且写了一封辞职信,离开了彭泽,而彭泽县令这个官职陶渊明只做了短短八十多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59岁南京大爷卖芯片:三年亏5... 作者 | 铅笔道 阿欣 10月下旬,中国证监会批准了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注册申...
“智联向新·创见未来”AIoT... 11月1日上午,“智联向新·创见未来”AIoT驱动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对接会在无锡中国物联网国际创新园...
南都电源89亿元订单在手仍亏2... 5年转型路漫漫,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南都电源”,300068.SZ)尚未进入战略转型...
罗麦多重返泰山!看山东泰山如何... 11月1日,中超第29轮的比赛中,山东泰山在主场迎战天津津门虎。这场比赛不仅是两队争夺积分的重要战役...
MOS管专业企业,背后藏着怎样... 引言:在MOS管领域,专业企业犹如行业的中流砥柱。深圳市烜芯微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专业内容服务商,深知企...
警方回应“拴绳大狗惨遭柯基主人... 极目新闻记者 刘琴 10月31日,浙江杭州有网友发布视频显示,一男子紧拽着一只大狗不断砸酒瓶爆头,狗...
10月31日材料等权(0000... 证券之星消息,10月31日,材料等权(000071)指数报收于4507.43点,跌1.7%,成交73...
原创 中... 近期,在联合国大会上,一场围绕叙利亚问题的辩论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中国代表投下反对票,坚决否决有关解除...
从00后到60后,逆水寒成了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最大众化的娱乐和社交平台,相对应的,能够横跨多个年龄层、成为现象级社交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