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后代人数有多少
刘邦的后代
二零零五年时,在西安举办了首期的世界华人祭祀汉高祖刘邦的仪式上,出现了让人惊诧的一幕,有一位日本的友人,虽然不姓刘,但却坚持自己是刘邦的后裔,刘邦的后代到底有多少人?
刘邦画像
刘邦开创了汉朝,在刘邦和后代子孙的努力下,汉朝维持了四百多年的封建统治,其中,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这一时代被我国史学家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掌管黄金时代的刘姓皇族也是空前的庞大,刘姓帝室血缘群体究竟有多少人、分布在什么地方现在也无从考究。
在中国的历史中,以刘邦为首的刘姓皇族的发展繁衍的数量被看成是历朝历代中人数最多的,刘邦共有八个儿子,他积极吸取秦朝因为没有分封,最后全族惨遭灭顶的惨败经验,儿子长大后便分封到各地为王,这些分封出去的王子在封地广纳嫔妃,孕育子嗣,在汉朝统治下的四百多年里,发展的数字也是十分惊人的。据有关数据统计,两汉统治时期,刘邦后代的数量就已经高达了八万人。因为从武帝起,封地不世袭,所以后来很多人都沦为了平民百姓,为数字的统计上增加了不少的难度。
刘邦的后代分布在祖国的各地,人数不详。还有一部分死汉献帝的直系后代为了躲避灾祸,东渡日本,在那里繁衍生息。
真实的刘邦
刘邦,大汉帝国的建立者,后世对他的评价分为两个极端,有黑他到底的,也有捧他上天,有说他是流氓的,也有说他是英雄的,有说他能当上皇帝是一个偶然,也有人说他当上皇帝是历史的必然。
刘邦(陈道明饰)
真实的刘邦是怎样的呢?我们没有生活在他那个时代,我们不知道真实的他是怎样的。但是只要我们不带自己的偏见去看刘邦的一生,也许我们可以慢慢了解这个人。
在见到巡游天下的秦始皇的时候,刘邦和项羽都说了一句话。项羽的话是“彼可取而代之”这句话尽显楚霸王的无双霸气,刘邦说的是“大丈夫生当如此”充满了对秦始皇的羡慕,这句话的大意其实和项羽那句意思差不多,但是表达的更加隐晦,这时真实的刘邦是一个将野心深藏心中的人。
每次遇到投奔他的人才,刘邦都能做到礼贤下士,对于这些贤才的那些小脾气他都能忍受。萧何在月光之下追回了不得志的韩信,刘邦能够放下自己的身段,诚恳的向韩信道歉。然后,二人促膝长谈,刘邦被韩信的军事才能所折服,开始重用韩信,没几年就拜韩信为大将军。此时的他在人们的眼中,是一个礼贤下士,尊贤重才的开明主公。
刘邦和项羽两军对垒之际,项羽将刘邦的老父亲押至军前,要将他活活煮死,刘邦却对项羽说:“你我曾以兄弟相称,你煮死了我的父亲就相当于煮死了你的父亲,请到时候分我一杯肉羹”。此时的他,又是一个为了目的不折手段的无耻厚脸皮之人。
刘邦之所以能成功,除了知人善用之外吧,还有就是他能很快的适应自己的身份,什么身份做什么事情,这才引起后世多他这个人的评价相差巨大。其实,真实的刘邦就是一个普通的人,和我们没有什么不同。
刘邦善于用人
刘邦能够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小小亭长,到最后获得天下争霸的胜利,与他身边拥有着众多的人才是分不开的。比起项羽,刘邦最大的能力就是善于用人,他能让他身边的人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刘邦画像
刘邦用人有八大特点,分别为知人善任、不拘一格、招降纳叛、不计前嫌、坦诚相待、用人不疑、论功行赏、暗中控制。
知人善任首先要知己知彼,后才能做到知人善任,刘邦就是拥有自知自明的人。他知道自己的才能比不上身边的那些人才,但是他知道把这些人放到什么样的岗位上,能发挥他的最大价值,这就是知人善任。
刘邦对于身边人能够做到不拘一格,举个例子。有一天,刘邦和韩信聊天,刘邦问韩信:“如果让我带兵,你觉得多少合适?如果是你,又能够带多少?”韩信回答道:“您的话,十万兵就可以了,至于我嘛。当然是多多益善了”。刘邦听着这大逆不道的话,哈哈大笑。
刘邦身边很多人都是从项羽的大营之中叛逃出来的,刘邦对于这些人都不计较他们的前身,根据他们的能力安排相应高低的职位。刘邦给予了降将尊重,降将也对他报以尊重。对于以前那些得罪过他,后来又为他效力的人,刘邦不计前嫌,在得到天下的时候,也像普通的功臣一样受到了封赏。
当然,为了防止手下人的反叛,刘邦对于身边的人也会有猜忌,只是这种猜忌不会表现在自己的脸上。对于那些遭到他猜忌的人,他会加大监控力度,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就会采取行动。
一个好的领导人,不但自己要有才,而且还要善于运用身边的有才之人,后者要比前者重要的多。
刘邦建立汉朝
刘邦,又名刘季,西汉王朝的建立者,在建立西汉之前,刘邦曾当过四年的汉王,后来在帝位八年,于讨伐叛逆英布的战斗中受伤,最后伤病复发身亡,享年55岁,被后世称为汉高祖。
刘邦登基
公元前206年,项羽违反和楚怀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封先入关中的刘邦为汉王,封地在环境恶劣的巴蜀之地。项羽自称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项羽分封之后,诸侯动乱,刘邦又乘机占领了关中等地,与项羽分庭抗礼,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
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困于垓下,在乌江自刎而死,楚汉之争以刘邦的胜利而结束。同年二月,刘邦在汜水登基称帝,建立大汉帝国,史称西汉,定都洛阳,后来又迁到长安。刘邦建立西汉之后,开始论功行赏,分封了大量的异性王侯。但是,后来这些异性王侯中叛乱者居多,其中最出名的是大将英布和彭越的叛乱,刘邦就是在讨伐的英布的时候受伤的,后来因为创伤复发去世的。
消除了大部分的异性王侯之后,刘邦分封了大量的同姓王侯,用来巩固自己的集权统治。刘邦在位期间,实行重农抑商的,与民休息的政策,注重普通民众的生活。政府号召那些因为战事躲进深山的人,返回自己的家乡,进行相关的生产活动,有爵位和田产的返乡者全部恢复之前的爵位和田产。战争期间,被迫卖身为奴的,全部削除奴籍。另外,战争时期参加军队的士兵,可以选择去留,离去的士兵给予田产和抚恤金。刘邦还任命朝臣修改《秦律》,制定新的《汉律》法典。
汉朝统治初期,社会安宁,国家处于一个稳步发展的过程之中,虽然饱受少数民族的侵略,但是由于汉朝政策得当,整个大汉帝国的发展没有受到多少影响。
刘邦是英雄
刘邦在楚汉争霸之中,打败了当时的大英雄项羽,建立了绵延四百年的大汉帝国。很多人都会说刘邦只是一个历史的偶然,这个草莽出生的流氓,能够当上皇帝,不是靠他自己,是靠他身边的人帮助。
刘邦剧照
毛主席曾在历代帝王评价里给了刘邦最高的评价,他说“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这是毛主席在历代帝王评价中给出的最高评价了。后世很多人认为刘邦不是英雄,是将他和世人所熟知的大英雄项羽放在一起对比的,他们认为刘邦没有项羽那样大气、正义凛然。相比较项羽来说,刘邦是差了很多,但是刘邦也不是一无是处的,他也有着英雄必备的几个特点。
什么是英雄,英雄者,有凌云之壮志,气吞山河之势,腹纳九州之度量,包含四海之胸襟,能救万民与水火之中,有傲视群雄之气势,有敢于与天下为敌的勇气。刘邦他有凌云壮志,在秦始皇出巡的时候,他发出“大丈夫该当如此”的豪言壮语,他也有携千军万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他的度量比之项羽可是要大很多,虽然有时候这种度量是装出来的,但是他是真的做到了。
刘邦对待民众也比项羽好了很多,他不但能够让百姓吃饱肚子,还能让他们的后代享受安宁的生活,这就是救万民于水火。刘邦所缺的就是一人战一军的霸气,但是,英雄的评价标准不能片面的从一个方面来进行。
真正的英雄,不仅要有不朽的功绩,有盖世的武力,还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智慧,要对当时的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刘邦的妃子
汉高祖刘邦后宫之中有多少妃子,现在已无从考究,但是被后世之人所熟知的有戚夫人和薄姬,她们一个是因为刘邦的宠爱而出名,一个是因为自己的儿子而出名。
刘邦和戚夫人(剧照)
戚夫人,是刘邦被封汉王的时候,在定陶征战的时候得到的,楚汉时期著名的歌舞名家。刘邦在得到戚夫人之后,对他异常的宠爱,出去打仗的时候,都会将她带在身边,而将自己的结发妻子吕雉独自一人留在后方。
后来,戚夫人多次向刘邦提出要废除太子刘盈,立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就在刘邦准备废长立幼的时候,吕雉听从张良的建议,请来了刘邦素来钦佩的四个名士共同辅佐刘盈,这才打消了刘邦废太子的想法。
后来,刘邦死去,吕后独断专权,开始对戚夫人进行报复。她先命人拔光戚夫人的头发,让她为奴舂米,戚夫人一边舂米,一边悲伤的唱着歌,听到这首歌的人无一不伤心落泪。吕后听到这首歌是时候,非常的气愤,她命人将戚夫人的四肢砍掉,挖去她的双眼眼珠,然后在将她丢入茅厕之中。后来,吕后又趁惠帝出宫之时,命人毒死了戚夫人的儿子赵王。
薄姬,本是项羽手下将军的妻子,后来被刘邦连同其它两位貌美女子收入宫中,薄姬和另外两位女子约定,她们三人之中只要有一人得到宠幸,都不能忘记另外两人。薄姬入宫一年都没能见到刘邦的面,与她有约定的那两人双双得到刘邦的宠幸,刘邦无意中知道了三人的约定,于是找来薄姬,宠幸她,后来薄姬就生下了刘恒,即后世的汉文帝。
薄姬在刘邦的后宫之中一直郁郁不得志,为人也很低调含蓄,其子刘恒在刘邦的诸子之中也不显山露水,所以吕后在刘邦死后,就允许薄姬去其子代王刘恒的封地之中,安享晚年。吕雉死后,大臣经过商议,决定立代王刘恒为帝,史称汉文帝,尊薄姬为太后。
上一篇:周公解梦关于龙的详细描述